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1章5)(1997年)

已有 6573 次阅读 2008-2-6 09:56 |个人分类:世界历史研究(07-11)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15)(1997年)

 

黄安年撰稿,发表:《世界大通史》文稿/1997年;黄安年的博客/200825日发布

 

本文为《世界大通史》第18卷(当代世界经济卷)的第10章的一节,写于1997年,笔者为该卷主编、该章作者。根据协议该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迄今尚未公开出版。本文未能反映1997年以来的新情况,应读者要求现在发表的是当时的文稿,内容未做改动,请网友注意。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21226网上首发,现在我的博客上发布。

 

*********************************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15

 

黄安年撰稿,发表:《世界大通史》文稿/1997年;学术交流网/世界历史研究/20021226日网上首发

 

 

.  全球性资源危机和解决资源问题的对策

 

全球性资源、粮食、能源危机

   

一般认为世界资源从广义的角度讲,包括人口、粮食、自然资源、海洋和科技资源,以至信息资源; 从狭义上讲专指自然资源。这里涉及的是粮食、自然资源、海洋资源。自然资源含矿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本章前几节已经论述了环境污染加剧和自然资源遭破坏的情况,这里集中在原料、粮食和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危机上。

   

世界上各种农业原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天然纤维中的棉花,在80年代初,全世界年产约1500万吨,主要产于亚洲大陆的南半部、美国南部、巴西、墨西哥、埃及、苏丹等国。棉花以外的纤维作物如黄麻、剑麻和马尼拉麻等也主要产于发展中国家。天然橡胶则全部产于发展中国家。其中80%产于东南亚地区。至于饮料作物的茶叶、咖啡和可可大部分产于发展中国家。糖类中的甘蔗绝大部分产于发展中国家,烟草产量的一半以上也产自发展中国家。大豆、花生、向日葵、棉籽、亚麻籽、油菜籽、芝麻、大麻籽、油橄榄、油棕。椰子等油料作物的产量,发展中国家也占重要比重。[1]

   

当代世界能源消费量最大的当推石油和天然气,但在常规能源中以煤炭储藏量最为丰富。就煤炭的储藏量而言,苏(独联体)、中、美、澳共占世界总产量额定86%。到1980年底,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770亿吨,天然气的剩余可采储量76亿立方米,按1980年的产量测算,只能分别维持开采26年和50年。美国<<世界石油>>,19818月。对于能源危机,西方世界从资源即将枯竭的角度称之为资源危机,有的学者认为,这是由于石油价格暴涨引起的危机,如1973年中东石油危机和19791980年的石油短缺危机被称为价格危机,因为进口来源受阻和价格上涨引起。而另一些人认为这是由于国际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从而称之为平衡危机,认为它实际上是廉价优质石油时代结束的危机。

   

根据统计材料,1950年至1982年间粮食总产量由6.31亿吨增加到15.51亿吨,增长了145%,由于人口激增,这一期间的人均粮食产量由251公斤增加到337公斤,只增长了34.26%。但是世界人均产量掩盖了发达国家和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极大差距。1982年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的26%,生产了世界粮食的51.5%,人均产粮736.5公斤,而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的74%,生产粮食的48.5%,人均产粮241.2公斤,两相差3倍。[2]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不少人处于饥饿与办半饥饿状态,另一方面则是发达国家有时处于“粮食过剩”状态,实际上,在当今世界粮食问题的危机主要表现在世界粮食的分配危机。由于人口激增和环境恶化,80年代以来粮食问题凸显。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791993年间,有统计数字的40个低收入国家,粮食平均增长率出现负增长的有11个国家,形势相当严峻。[3]1973年时世界粮食储备可供全球用56天,而到1996年则只能用51天。从1984年到1993年,世界年粮食增长率不到1%,人均粮食产量下降了1%。[4]

 

 

各国政府的资源、粮食和能源政策

 

70年代发生的两次能源危机对于发达国家调整能源政策发生重大影响。其中美国卡特政府的对策具有代表性。美国能源危机愈演愈烈, 美国石油消费量猛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工业能源结构的变化, 1950年石油占36.2, 1979年上升到50; 居民消费方式发生变化, 住宅和商业建筑用油也惊人地增长; 在能源消费上存在着严重的浪费, 每个家庭的平均耗电量超过西欧和日本。为解决能源短缺, 卡特采取了开源节流兼顾的能源政策。还在19774, 卡特就提出了第一阶段能源计划, 经过18个月的讨价还价, 国会才批准了一个折衷的方案。这是一个由五个能源法案组成的一揽子计划, 规定分阶段取消对天然气价格的控制; 鼓励以煤代替油和天然气; 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者减税; 改革用电收费标准; 鼓励其它节能措施。

 

197945, 卡特又宣布实行第二阶段能源计划, 要求征收石油暴利税。1979717, 卡特宣布内阁全体成员总辞职, 以示坚决。经过激烈争论, 198031327日国会众、参两院,分别通过了修正了的石油暴利税计划, 42, 卡特签署生效。它规定从198031日起, 向石油公司征收50%的石油暴利税, 以便在10年内集资2273亿美元, 用于解决能源开发的经费。521, 国会还通过了发展合成燃料法案。此外,卡特政府还修建地下战略储备石油基地, 调整对中东的政策, 寻找新的进口能源国。卡特的能源政策虽不能应急, 也难从根本上解决能源危机, 但是, 80年代美国能源危机的缓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并且提供了调整能源结构和布局的宝贵经验。[5]

 

一般说来,发达国家为解决能源危机采取开源节流并蓄,综合治理的对策:确保能源有一个长期稳定和可靠的供应基地,改善和主要能源供应国的关系或加强与能源供应国的战略关系;合理利用国内能源,开发利用能源与环境保护相协调;扩大新能源渠道,开发石油的取代能源,加强石油能源的储蓄能力等。

   

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资源储藏地和石油产地,也是原油输出地。70年代初, 中东的石油资源一直控制在美英等外国资本手中,世界上最大的八家石油垄断公司, 控制了中东石油开采的37%。西方石油公司通过垄断资本霸占石油产地, 控制石油的勘探和开采,掌握石油标价决定权, 压低石油标价, 片面发展石油采掘工业, 压制石油加工和石化工业的发展。从1958-1973年间它们控制中东石油的七大石油公司年利润由16.2亿增加到30.3亿美元, 利润累计为595.7亿美元。

 

在中东战争期间和其后,中东产油国以石油为武器, 团结一致, 开展石油战:石油输出国组织提高石油标价和石油价格,石油标价是外国垄断公司交纳油租费用和石油税时作为纳税依据的价格, 又称参考价格。石油标价的高低直接关系产油国的收入大小。1974年底, 石油输出国组织决定在19751-9月间,废除原油标价制, 实行统一价格, 从此结束了帝国主义垄断石油标价的制度。从1971--1974,中东石油标价增加了五倍以上, 产油国的收入大幅度提高。[6]与此同时,实行石油减产和禁运;收回石油企业股权和实行国有化。[7]

   

中东石油战的胜利具有重大意义:它结束了帝国主义掠夺廉价石油资源的时代, 开始了第三世界国家真正掌握石油资源主权的新时期, 这对于第三世界维护其它资源主权的斗争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深重地打击了美国在世界石油领域的霸主地位, 加剧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矛盾和经济形势的恶化, 触发了70年代以滞胀为中心的结构性经济危机。它打破了超级大国和西方列强长期以来垄断世界经济秩序的局面, 推动了国际反霸斗争, 也分化了西方大国的政策, 迫使欧洲共同体和日本修正同第三世界和阿拉伯世界的关系。它加强了产油国的经济实力, 维护了民族经济和主权尊严, 为发展民族经济提供了物质保证, 并在短期内形成了海湾石油致富国。它还显示了团结反霸的巨大威力, 表明发展中国家也可以运用经济武器来制裁在经济上远超过自己的发达国家。

   

为协调各国政府的能源政策,在1973年能源危机后的十年间,举行了四次世界能源会议,1974年的第9次世界能源会议以未来的能源需要对经济及环境的挑战为主题;1977年第10次世界能源会议的主题则是,能源资源的供应能力及合理利用;1980年第11次能源会议的主题是,我们世界的能源;1983年世界第12次能源会议的主题则是,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发展,能源与人类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这些会议表明,人们在寻求能源紧张情况下,如何摆脱困境,协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良性循环发展。19818月,联合国举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会议通过了关于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行动计划。

   

为解决全球性的粮食问题,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成立以来召开了多次世界性粮食会议。19636月召开第一届世界粮食大会,来自107个国家的代表通过决议,建议联合国粮农组织起草一项世界农业发展计划。19706月召开的第二届世界粮食大会,号召各国政府大力增加农业发展基金。197411月召开的世界粮食会议,有133个国家的代表参加,会议通过了<<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世界宣言>>20个有关粮食问题的决议,号召增加粮食生产,改进世界粮食的消费和分配,建立世界粮食安全体制。会上明确提出:10年内不再有孩子饿着肚子上床,不再有家庭担心第二天的粮食,不再因有人营养不良而妨碍发育和能力。1979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大会决定以19811016日为首次世界粮食日纪念日。

   

1996111317日,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在罗马举行,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和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安全罗马宣言>><<世界粮食首脑会议行动计划>>。强调开展区域和国际合作,组织起来集体解决全球粮食安全问题;消除贫困对增加获得粮食至关重要;各国和平和稳定的环境是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一个基本呢条件;贫困、饥饿和营养不良是发展中国家农村人口加速流入城市的一些主要原因;向所有人提供足够的粮食的目标能够实现;在解决粮食不安全根源方面,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负有重要责任;要实现可持续的世界粮食安全。会上中国政府表达了对世界粮食安全的原则立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把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作为解决本国粮食问题的根本途径;发达国家埃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提供资金和技术援助;加强粮食领域的国际合作,实现互利互补和共同发展;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粮食和农业可持续发展。[8]

   

维护海洋主权和资源, 是发展中国家团结反霸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超级大国也把争夺海洋权作为他们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在1958年在联合国第一次海洋法会议上就专门讨论了大陆架问题, 通过了<<大陆架公约>>, ,1960年召开的第二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讨论了领海宽度问题,但是没有达成协议。

   

斗争最为激烈的是200海里海洋权问题。1952年智利、秘鲁、厄瓜多尔三国签订了<<圣地亚哥宣言>>,宣布对邻近本国海岸享有不少于200海里的主权和管辖权。19705, 智利、秘鲁、 厄瓜多尔、萨尔瓦多等九个拉丁美洲国家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举行会议, 通过了<<蒙得维的亚海洋法宣言>>,重申保卫200海里主权的决心。同年821, 拉丁美洲21个国家举行保卫领海权的会议,通过了<<拉丁美洲国家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

 

197269,又有墨西哥等10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沿岸的国家通过了<<圣多明各宣言>>, 坚持保卫200海里海洋权的立场, 并提出了200海里“承袭海”的主张。“承袭海”是指邻接领海的海洋区域,其宽度自领海基线量起不应超过200海里;沿海国对承袭海水域、海床和底土中的自然比资源享有主权;对承袭海内的科学研究和海员环境保护享有管辖权;其他国家在沿海国的承袭海内享有航行和飞越的自由及敷设海底地缆和管道的自由。由此, 拉丁美洲国家兴起了维护海洋权的斗争。并迅速发展为整个发展中国家维护200海里海洋权的运动。

 

1973524日非洲统一组织发表关于海洋法问题的宣言, 99,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第四次会议也做出了关于海洋法的宣言和决议。到1983,提出200海里领海、经济区或渔区已有89个国家, 其中发展中国家共74个 。[9]在牙买加签字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国家有119个国家, 1985年有159个国家和实体签字。美、英等少数国家未在公约上签字。公约确认, 沿海国家拥有12海里的领海宽度和在领海之外建立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的权利, 并规定对国际海底资源的开发要受国际海底管理局控制。[10]

 

注释:

[1] 李文华:<,世界原料问题>>,<<世界经济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7,680页。

[2]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生产年鉴>>,1982年。

[3] 世界银行:<<1996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5,168页。

[4] <<光明日报>>,1995727日。

[5] ]卡特,吉米著: <<保持信心>>, 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3; []肖普,劳伦斯著: <<卡特总统和美国政坛内幕——80年代的权势和政治>>, 时事出版社, 1980年。

[6] 托斯托,A.:<<石油输出国组织>>,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0年。

[7] []彼得·尔·奥德尔著:<<石油与世界霸权----石油危机的背景>>,三联书店,1978年。

[8] <<人民日报>>,19961115日。

[9] <<海洋法资料汇编>>,人民出版社, 1974年。

[10]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联合国第三次海洋法会议>>, 海洋出版社, 1983年。

 

[20021226日说明:本文为《世界大通史》第18卷(当代世界经济卷)的第10章的一节,写于1997年,笔者为该卷主编、该章作者。根据协议该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由于该书迄今尚未公开出版。本文未能反映1997年以来的新情况,应读者要求现在发表的是当时的文稿,内容未做改动,请网友登陆时注意。发布时分若干篇,分别刊出]

 

学术交流网(www.annian.net)/世界历史研究/20021226日网上首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5440.html

上一篇:读《两场雪灾,一个问题》有感
下一篇:当代世界环境保护理论(《世界大通史》第18卷第10章4)(1997年)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01: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