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gpingya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ongpingya

博文

袁隆平“领衔”两系法杂交稻特等奖?

已有 7348 次阅读 2014-11-11 09:4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在北京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袁隆平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在18个单位、50位获奖人名单中,袁隆平排位第一,石明松排位第二。奖金100万元。(新华社北京110日)

 

点评: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的创建,解决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难题。两系法是针对三系法杂交水稻存在的配组不自由等问题,组织全国多单位多学科协作攻关,利用光温敏不育水稻新材料,开辟了杂种优势利用新领域,相对于三系法筛选出优良稻种的可能性提高了20倍。翻开2012年全国种植面积300万亩以上的6个杂交稻品种,两系杂交稻品种就占去了4个;袁隆平这几年放的“超级稻卫星”,用的品种(Y两优2号、Y两优900)都是两系法培育出来的。两系杂交稻,功莫大也!

 

请注意,袁隆平是国家科技特等奖“领衔的”、之后的石明松名字上加个“黑框”。业界人都知道,石明松是两系法杂交水稻理论和应用技术体系的创建人,应该是荣获国家大奖的主角。惜哉英年早逝。

 

长话短说,石明松湖北省荆州农校毕业,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刻苦钻研,积极实践,创造了光温敏不育水稻育种法并奠定了理论基础,198510月通过权威专家鉴定,认为这是我国水稻史上继矮化育种、杂交三系育种成功后的第三次重大发现,树立起水稻杂交育种史上一座新的丰碑。石明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惜哉年仅50岁的石明松英年早逝,失去挂冠两系法杂交稻特等奖的机会;袁隆平越俎代庖,名实难副

 

 

 

附:石明松发明“两系杂交稻”事迹

(2014年03月27日06:55  荆楚网

 

图1:石明松进行两系法杂交水稻科研实验

 

      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国家授予科技工作者的至高荣誉。

1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获颁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特等奖。在50个获奖人名单中,袁隆平排第一,石明松排第二。

石明松?很多人诧异。这是一个公众和媒体都很陌生的名字。

事实上,石明松辞世已经26年了。

光阴似箭,科技如飞。26年间,水稻领域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却不足以冲淡“石明松”这三个字。

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与袁隆平共执牛耳?

让我们把日历翻回到41年前……

 

沔阳田间发现神奇稻种

1973年,对于水稻杂交技术来说,是一个不能忘记的年份。

这一年,以袁隆平为首的科学家成功培育出了三系法杂交水稻,开创了利用水稻杂种优势提高单产的新纪元。

谁也没有想到,袁隆平的三系法杂交水稻刚刚培育成功,就出现了日后将其淘汰的“种子”。

就在这年秋天,我省沔阳县(现仙桃市)沙湖原种场大田中,年仅35岁的基层农技员石明松在农垦58晚粳中有了一个令其激动不已的发现:3株雄性不育株。今天看来,当年的这一发现如同东方的晨曦,预示着太阳必将冉冉升起,照亮整个水稻世界。

石明松,江苏如皋人,1959年毕业于荆州农校,后分配至沔阳县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等工作。

发现这3株水稻的第二年,石明松就利用自然结实的种子种植了48株,有雄性不育、可育两种类型。此后6年,他对不育株进行测交和回交时发现,不育株的再生分蘖上能自交结实,分期播种的结果表明育性与光照长度有关。由此,他提出了水稻育种的全新设想:在长日高温下制种,在短日低温下繁殖,一系两用。划时代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由此开端。

这一发现和设想震惊了业界,被称为“世界领先的顶级发现”。

 

“谷种是爸爸的命根子!

上世纪70年代直到1983年之前,石明松独自搞科研时,条件异常艰苦。

今年2月,记者来到仙桃市,找到了石明松的长子石新华、次子石水华。他们将保存完好的父亲手稿、照片、奖状等生前遗物搬出来给记者瞧。

对于他们,这些带着父亲印痕的物件,分量并不逊于父亲新获得的国家特等奖。那些父亲的亲笔手迹和沾满汗渍的发黄纸张,勾起了他们尘封的记忆。

“从小学到高中,只要是放暑假,父亲就让我们哥俩到田里‘打工’。白天,插秧、授粉、赶麻雀,晚上还将竹床搬到稻田里看护。”石水华说,他的母亲郭金兰也是县农科所的职工,帮父亲“搞这搞那”,总之,一家人都围着父亲的科研转。

那时候,生活还很艰苦,遇到青黄不接时只能喝稀饭。有一天,两个不懂事的孩子指着囤在家里的稻种问:“爸爸,这么多谷,为什么不拿去碾米做干饭?”

“那是谷种,是爸爸的命根子!”做父亲的安慰孩子们,等他的杂交水稻搞成功,稻谷产量提高了,大家就都能吃上干饭了。

用炒菜的锅“温”稻种

石明松是县里的农技员,本职工作只是技术推广。当他开始搞水稻杂交育种时,有人表示不理解。

“一个基层农技员,工作就是推广技术。谁叫他去搞研究的,真是自不量力。”

“一个助理农艺师搞科研能有什么作为?鸭子都能捉鱼的话,还要鹭鸶做么事?”

这些,石明松并不在乎。唯一让他苦恼的是经费拮据和条件艰难。

没有钱买实验用品,他因陋就简,“土法上马”。

有一阵,阴雨绵绵。再下几天雨,稻种就要霉烂报废了。有个烘烤箱该有多好!可他一个月工资并不高,哪里还有钱买这种设备?

他想到家里炒菜的锅--只好用锅来“温”稻种了,于是叫起了正在发烧的妻子。妻子支持他的工作,默默无语地做起了“细活”,用小火慢慢地烘起种子来。

没有实验用的去雄夹,就自己做;没有杂交袋,就用信封代替;没有遮光室,就用煤油桶遮光;没有种子储藏间,就一家人挤到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去,把卧室腾出来;原种场里老鼠多,石明松将种子分成小包吊在铁丝上……

1980年初春,省农牧厅春耕生产检查组来到沙湖原种场,石明松趁人少时,将他的研究报告塞到了检查组负责人手中。这位领导回去后,委派粮产处处长专程来看望石明松,并带来3000元科研经费、一台照相机、一个计算器。

石明松热泪盈眶。他从事两系法科研的劲头更足了!

 

7个春节没吃上团圆饭

“1981年,我高中一毕业就给父亲当助手了。父亲出事时,我还在千里之外的海南……”石新华的思绪,回到了随父亲南下育稻种的7年。

舍近求远去海南,石明松是要“追光”。

晚粳自然不育株的育性转换,到底受什么因素控制?是气温、肥料还是光照?这种既能表现完全雄性不育,又能自交结实繁殖的两用核不育系,其遗传机理是怎样的?石明松要解开这个水稻自然之谜。

经过反复试验,他排除了气温、肥料等因素,把注意力紧紧盯在光照上。为了加快育种进程,他带着大儿子远赴海南。

那时的列车不像今天这么快,去海南,路途漫长。石新华至今清楚地记得:父亲坚决不许买卧铺,而是坐硬座,为的是节约公家的每一分钱。

海南地处热带,骄阳似火,特别是正午,气温常在摄氏35度以上。石新华说,那里育种条件十分艰苦,他和父亲每隔五天插一次秧,以验证光照对雄性不育株形成育性转换的影响。田里的蚂蟥和蚊子将身体和脚咬烂了,父子俩也全然不顾。好几次,由于过度劳累,石明松晕倒在田边。

丈夫想念妻子,儿子思念母亲。春节,别人一家乐乐呵呵吃团圆饭的时候,他们却只能寂寞地留守海南。为不打乱育种进程,一家人天各一方。

石新华说,他有整整七年没有回家过年,父亲比他好不了多少。

 

找到了水稻遗传的“钥匙”

大凡革命性的发明,最初都难以得到广泛认可。石明松的“两系法”亦如此。

省农科院党委书记余胜伟回忆,1982年,他刚分配到省农业厅(原省农牧厅)科教处工作时注意到,石明松提出了光敏感核不育系概念,手写、打印了很多论文材料。不过,当时很多人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但省科技厅(原省科委)慧眼识才,当年就拍板,将该课题列入全省科技重点项目,随后与省农业厅共同组织全省科研机构开展联合攻关。

在省农科院、武汉大学和华中农学院育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历时3年,积累了一万多个数据、上千份材料和数十个组合实验,石明松终于找到了水稻遗传机理的“钥匙”:光敏感核不育水稻既能育性转换,且具有杂交广谱性,可与其他常规品种杂交,又可利用其可育特性进行轮回选择,培育出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

1985年10月,原农牧渔业部、中国农科院以及省内外50多位专家鉴定该项目,一致认为,这是我国水稻史上继矮化育种、杂交三系成功后的第三次重大发现。两系法自此彻底淘汰三系法,树立起水稻杂交史上一个新的丰碑。随后,石明松接连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起初,石明松将这种雄性不育系命名为“晚粳日照两用系”,1985年,在中国农科院邓景扬博士建议下,改名为“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邓景扬认为,这种水稻是湖北的特产,是生理遗传的典型例子,可转化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以后的事实验证了他的先见之明,1996年12月,两系杂交水稻研制更是被列为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首。

“三系法杂交水稻程序复杂,种子生产成本高,配组不自由,好品种不易选,石明松的发现克服了这一点,实现了水稻杂交的革命性变革,在作物育种上是一个最富有创新性的世界领先的顶级发现。没有这一发现,就没有两系法!”日前,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所长游艾青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对石明松不吝赞美。

 

50岁早逝,湖北痛失顶尖人才 天妒英才。

正当石明松大展身手的时候,厄运却朝他袭来。1988年1月中旬,春节前不久,他在武昌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因招待所电热水器电线接反,在洗澡时意外触电身亡,年仅50岁,失去了为湖北摘取杂交水稻桂冠的机会,岂不痛哉

7年没回家过年的石新华,一路流着泪从海南赶回湖北。这年的除夕,依旧鞭炮震天,但石家期待多年的团聚,已成了永远的遗憾。

令人唏嘘的是,石明松意外身故后,其家人又遭遇一连串坎坷。妻子郭金兰因身体原因,次年即退休。他们的小儿子(老三)不久患病早逝,老三的妻子现靠打工度日,儿子在北方上大学,靠助学金维持学业。

郭金兰今年75岁,前不久患病住院,大小便失禁,躺在床上由兄弟俩轮流照顾。郭金兰还住在几十年前石明松住过的大楼格子房里,这栋楼破旧不堪,几成危房。

“我马上要赶回武汉上班,只好每天100元请人照顾母亲了。”石新华说。他原来所在的单位(农科所)改制后,每个月发给他300元生活费,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支撑家用,并负担曾经养育过他的80多岁的乡下姑母。几年前,他应聘到武汉国英种业公司工作,收入菲薄,只能几个人共租一套房居住。曾经的农艺师、国家干部身份都离他远去,这位50多岁的“打工叔”长年在外奔波,生活漂泊不定。石水华在仙桃市广电部门上班,工作还算稳定。

“要是父亲健在,生活决不会是这样。”石新华在对父亲获得国家特等奖感到骄傲的同时,也暗自叹息。

(本版图片均由刘自贤收集或拍摄.原标题:仙桃农民发现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与袁隆平共执牛耳)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3-842593.html

上一篇:老袁为“超级稻”放卫星造噱头
下一篇:袁隆平要冲刺超级稻1 340公斤再放世界“卫星”
收藏 IP: 211.100.46.*| 热度|

8 蔡小宁 杨正瓴 李土荣 biofans zhouguanghui GreenUniverse zzxjw tun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20: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