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氯胺酮是一种麻醉药物,其特殊性是能让人产生灵魂出窍的感觉,正是因为这种效应也让氯胺酮成为一种流行的危害很大的毒品。但是,现在氯胺酮也已经被作为抑郁症的治疗药物,最新研究意外发现,这种药物抗抑郁症作用似乎只是因为麻醉。这一结果是非常令人意外,因为最近这些年对氯胺酮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且根据这些研究开发了新的药物。如何理解这种结果,给相关领域带来了一个问题。
Trial of Ketamine Masked by Surgical Anesthesia in Depressed Patients | medRxiv
Ketamine no better than placebo at alleviating depression, unusual trial finds | Science | AAAS
RCT试验阴性,能证明这种药物无效吗?这一研究对照是普通麻醉,也就是氯胺酮不能产生比麻醉更好的效果,或者麻醉才是效果的原因,而不一定氯胺酮。
氯胺酮是一种强大的麻醉剂,有时是娱乐性药物,会使人感到与自己的身体分离。最近的研究表明,这种药物可能有助于治疗那些尝试过更常规治疗但没有成功的抑郁症患者。但是,关于是什么使它起作用存在重大问题。是奇怪的分离体验吗?对大脑有某种分子效应?或者只是参加临床试验的经历?
在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审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以一种独特的方式找到答案:他们在全身麻醉下给志愿者服用氯胺酮,理论上阻止参与者去旅行。这种方法减轻了受试者的抑郁,但并不比安慰剂好。
作者将此解释为氯胺酮对抑郁症的影响与患者被医疗专业人员看到的经历密切相关的证据。但其他专家表示,这项研究的含义可能更为复杂。
氯胺酮会引起“分离”效应,例如灵魂出窍。患者有时还报告视觉和听觉幻觉 - 例如,不在场的朋友和家人的声音。氯胺酮的解离作用与更强的抗抑郁反应有关,可能是通过帮助患者从外部角度重新构建他们的经历。但对于进行双盲临床试验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问题,因为参与者通常可以判断他们是否接受了氯胺酮或安慰剂。
为了将氯胺酮的主观体验与药物的生化作用分开,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40名准备接受普通手术并且患有轻度至中度抑郁症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志愿者被麻醉后立即给予氯胺酮或盐水作为安慰剂,但在手术前,基本上使他们对任何迷幻或分离作用视而不见。然后,在接下来的3天里,研究人员调查了参与者的抑郁症状,对他们进行了悲伤,食欲不振和睡眠不足等因素的评分。
手术后,大约40%的参与者正确猜测他们是否接受了安慰剂或氯胺酮 - 也就是说,并不比运气好 - 表明麻醉在掩盖药物的解离作用方面已经完成了工作。两组患者的抑郁评分都下降了15分,两组中约40%的患者在输注12天后仍下降了3分以上,这意味着他们的抑郁症处于缓解期。
这种改善类似于参与者服用氯胺酮并有分离体验时报告的抗抑郁作用,Phaneros研究所的神经科学家Eduardo Schenberg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麻醉本身缓解了抑郁症。在其他研究中,麻醉已被证明有助于抑郁症。然而,作者指出,这项研究中使用的麻醉剂量远低于其他抗抑郁研究中使用的麻醉剂量。
所有这些都表明,氯胺酮和麻醉本身都不能缓解抑郁症,斯坦福大学的麻醉师,该研究的合著者Theresa Lii说。相反,简单地经历复杂、有序的治疗程序本身——在此期间,参与者得到关注并与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对人们有益。她说,仅仅通过参与这项试验,氯胺酮组和安慰剂组的参与者可能已经产生了一种期望,即他们会变得更好 - 他们确实做到了。
该研究表明,氯胺酮对抑郁症的影响并不依赖于“仅仅药物”,伦敦国王学院的神经精神病学家Matthew Butler说,他没有参与这项工作。“这些结果有点震惊了叙事。
这项工作使一个已经令人担忧的领域复杂化,斯坦福大学的麻醉师,该研究的作者Boris Heifets说。在研究深入研究氯胺酮的生物学作用的同时,为患者提供药物的诊所正在美国各地关闭。
然而,志愿者仍然有可能有一种主观体验,比如迷幻或分离之旅,这可能会影响研究结果,Schenberg说,但作者没有检查这一点。“这使得除了全身麻醉具有抗抑郁作用这一事实之外,很难解释结果。申伯格指出,人们经常报告麻醉下的梦幻般的视觉、听觉和情感体验。“也许在麻醉期间有梦幻经历的人比没有梦幻经历的人有更多的改善,”他说。
即使只是安慰剂效应在起作用,这项研究也强调了这种效应有多强大,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家大卫马泰说,他没有参与其中。“[这些影响]反映了一种希望感和信念,即有人可以变得更好,”马泰说。“我认为这是临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进入研究,肯定有'旅行重要吗?'的问题。李说。“我们带着一个不同的问题从研究中得出:'旅行前后的整个经历是否更重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4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