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一直不想谈这样的话题,似乎我非常鼓励一些不讲科学的态度,其实我是比较科学点的人,对任何事情都喜欢用科学方式,甚至在某些场合下会得罪人,尤其是遇到宗教和传统的话题,就容易出现不必要的争执。但是现在我学乖了,遇到这种情况不在过度追求科学精神和原则了,因为大家不是在同样一个维度上。其实有时候,科学和真相的没有那么必要。
最近金星小姐调侃保健品,关于这个话题,老梁方舟子等名人也反复作为讽刺话题讨论。当然保健品市场确实存在欺骗和混乱的问题,讽刺和打击保健品的话题也非常安全,不太得罪人,并显得高大上,其实这种表面高尚的讨论会对一些弱势人群产生危害。
对于保健食品功能,虽然存在许多争议,但是功能是确定的,中国过去的保健品标准也需要功能因子明确,就是说虽然不能非常确定,但有效成分一定要存在。除了保健品本身具有的作用,另外一个就是关于心理暗示作用,其实学术上现在有专门的概念,是安慰剂效应,就是明明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什么都没有用,但只要患者或受试者自己认为存在,或者意识到存在安慰剂,都会发生对目标疾病的治疗作用。就是明确告诉患者,你吃的不是药物而是安慰剂,但患者只要按照规定服药,仍然能产生治疗作用。不用吃药,产生作用,这不是欺骗是什么,但是这种欺骗要不要?一些英国美国著名医疗机构已经在临床进行研究,并计划在临床上推广。以患者为中心,就是要效果,而不是真相。科学研究发现,安慰剂效应存在物质基础,就是我们的大脑和免疫系统会被安慰剂诱导出治病能力,或者说我们自身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可以被安慰剂动员出来,这道理并不复杂,难的是要找到具体的作用机制,这方面已经取得了非常好的进展,如在大脑内发现启动安慰剂效应的中枢脑区,对某些疾病治疗的化学基础等。
医学发展到今天,看上去已经非常高端,其实有许多基本现象仍然无法理解,面对复杂的生命,医学上有一个法宝,就是安慰,安慰和安慰剂存在许多类似性。在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长眠着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特鲁多医生,但他的墓志铭却久久流传于人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行医人。“To Cure Sometimes, To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中文翻译简洁而富有哲理:“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名言现在已经被医学界广为接受。我在医学院学习期间,经常就听到一些老师讲自己和同事过去如何使用安慰剂疗法的传奇。有人去拜一下观音,自己的病好了,因为她对观音深信不疑,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鼓励她,至少不能拆穿她,因为这个拜观音的过程就是一种治疗过程。有的人吃某种保健品,自己感觉神奇无比,了解真相的人知道这种保健品可能并没有那么神奇,我们有必要告诉他是被欺骗,然后让他萎靡不振吗?以患者为中心,有时候安慰就是善意的谎言。
肯定有人会质疑,那么氢气和氢水对某些人也有可能是安慰剂效应,这当然是有可能的。从学术角度,我们必需排除安慰剂效应影响,明确是否来自氢气本身的作用,这也是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的主要原因和目的,排除安慰剂效应,凸显药物和治疗方法本身的作用。但是面对具体一个个体,则不能过分较真,无论如何,有效才是关键,而且也很难分清是自氢气本身作用,还是安慰剂效应。医生可以安慰,每个人都可以开展安慰。
总之千万不要到处用科学的大帽子,去无情地揭患者的伤疤,看着流血不止的伤口,告诉患者一些大道理。以科学高尚的幌子,利用科学的无情,让人知道真相有时候简直就是祸害人。科学不能作为道德标准,科学不能违反伦理原则,面对人类疾苦,可以不要科学。爱科学,更要爱人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15: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