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浙江省高考作文答问

已有 4376 次阅读 2009-6-7 22:33 |个人分类:教育:语兮文兮|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记:今年我省的高考作文题您知道了吧?我带来一份从“搜狐”网下载的资料,请您看看。

张:哦,我也注意到了。同往年一样,还是给材料作文,不过这次的材料很有趣,是刘欢演唱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的歌词。内容是: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无论我停在那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 
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唔,不要问我到哪里去. 
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 
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

要求是根据歌词内容,自拟题目写作。

记:那您觉得这个作文题难不难?

张:难还是不难,对每个考生而言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一个作文题,特别是对于高考这样面对十几万考生的作文题,好不好主要体现在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是不是比较容易把握,贴近生活,贴近人生,不至于产生偏颇的理解,还有就是要留有个人发挥的空间。

从这个角度说,浙江的这个题目比较感性,比较情感化,符合上述要求,对多数考生而言应该有话可说。

记:您能谈得细一点吗?

张:首先,这个题目以刘欢演唱歌曲的歌词为材料,吸收了当代流行文化的因素,这对年轻的九零后一代考生会产生亲和感,或者说不会产生心理距离和审美距离,比较容易接受。其次,从试题的内涵方面看,“绿叶对根的情意”显然又是传统文化的内容,出题者似乎有意引导考生接受一次情感洗礼,因为题目当中蕴含着一种东方式的人伦关系嘛!由这个角度看,“绿叶对根的情意”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中国主题。

记:这么说,今年的题目应该比较好写吧?

张:比较容易把握,不至于有大的理解偏差。不过好写并不等于能够写好,往往越是比较“正”的题目越难写出好文章。

记:怎么理解?

张:比如“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个材料,它实际上也透露出一种明显的导向,即强调了“绿叶”对于“根”的“情意”,这当然就是传统文化中“根深叶茂”的逻辑,但是站在现代科学的立场,可能就不是这样一种单向度的“情意”了,而同时也应该有“叶茂根深”的另一端。因为谁都知道,没有绿叶的光合作用,树是不能健康生长的。生命存在着互惠的、双向的关联。

所以在作文中,多数考生可能仅仅意会到出题者的导向,以一种常规思维去抒发“绿叶对根的情意”,而忽略了“根对绿叶的情意”,要想突破那种常规思维,没有一点逆向思维能力恐怕是做不到的。或许总会有考生这样思考吧?

记:大多数考生受到题目的“导引”,会导致大量的平庸作文吗?

张:有这个问题,好在作文要求中没有限定只能这样写,文体上也自由,既可以写个人的亲身经历,也可以写周围发生的故事,还可以进行评论,写作的空间还是有的。

记:还有一个问题,这次作文题中要求:“除了诗歌,文体不限”,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张:历年从全国到各省市的高考作文题,基本上都是这样一个模式,有不少人、特别是喜欢诗歌的人对此有意见,认为应该允许考生写诗,无论是出于对诗歌的提倡还是出于提高考生的文化素质的目的。我当然理解这种呼声,但却有不同看法。我觉得,诗歌文体是最能体现个性的文学性体裁,又是渊源流长的传统文化,高考“语文”自然不该回避,特别是表现现代人情感、思想的新诗,若干年来被忽视了。不过在作文中,我倒觉得不要求诗歌体裁并非是对诗歌的歧视,而恰恰是对诗歌的尊重。

记:为什么呢?

张:诗歌往往被称为“文学中的文学”,因为其最宜表现作者的主体性,诗歌写作是比较纯粹的文学写作。而高考面对的是上千万各种不同秉性、不同气质、不同思维倾向的考生,不见得人人都喜欢、熟悉文学写作,或喜欢、熟悉诗歌,高考作文更多时候是考察考生的综合语文水平,当然也包括情感的发育,但也不能忽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方面诗歌有自身的局限。另外,从评阅角度,对一首诗歌的解释、评价可能比对一篇散文的解释与评价更复杂,个人倾向更突出,评卷标准更不容易客观化。

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不一定正确。

记:好的,非常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张:也谢谢你们给我这个发言机会。

                                                 2009年6月7日14时接受采访,18时20分杭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杭州新闻”节目首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236823.html

上一篇:“不成样子”的灵魂
下一篇:广玉兰:娇柔一瞬间
收藏 IP: .*| 热度|

1 吴怡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