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语文”的功能定位与教材体例
——暑中答客问(2)
子 张
问:我也是从小学、中学、大学一路走过来的,在我的印象中,语文课好像一直就是读课文、讲课文,还有就是认生字、划分段落、总结中心思想,考试也是围绕这些内容。让我感觉困惑的是,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往往被老师否定,所以我几乎从来没有把一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总结得
答:你所说的这种困惑,在中学生和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不过,这种现象涉及的问题比较多。一个是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语文教学的目标或者功能问题,一个是语言信息解读中的多维度和多义性问题,还有语文教学模式的转变问题。这里先说说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基本功能问题。
但是说来奇怪,从1978年恢复“大学语文”课程以来,似乎很少看到对这个问题的公开的、深入的讨论,大家编了那么多教材,上了那么多课,但往往在对课程性质、目标、功能的认识上“跟着感觉走”,或者“随大流”,缺少理论建构的热情。当然,教材本身也能体现编者的思路和出发点,比如多年来影响最大的由华东师大
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对“大学语文”的性质、目标、功能的定位,不宜采取非此即彼的、单向度的方式,而不妨把门开得敞亮一点,使其功能丰富一点。当然,首先还应当面向高等教育的实际需要,如果是面向非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则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汉语言信息的解读能力和应用能力就是第一位的功能。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学生的中文阅读量远远高于中学阶段,而且自主阅读成为主要学习方式,对自主学习方式的长期不适应一直是制约大学生成长、创新的主因,而大学教育对此却熟视无睹,反而一直沿袭中小学的教育方式,仍然相信“咀嚼式喂养”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于是,目前中国大学教育的主要矛盾依然是:大学性质要求与大学生、大学管理、大学教学之间差异的矛盾,学生的学习要求与教师业务水平、教学方法之间的矛盾。具体到“大学语文”课程,则是学生的中文阅读、写作要求与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之间不相适应的矛盾。举一些最常遇到的问题为例:几乎每个大学教师都已注意到大学生写作水准(主要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方面)的低下,但是有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的提高措施吗?“大学语文”中的“写作”部分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吗?还有,教师们常常抱怨大学生不读书,既不去阅读热门的文学、哲学、历史图书,也不喜欢阅读古典名著,但是另一方面,教师是否给学生提供过有价值的阅读书目?是否提出过有效率的阅读要求?当学生要求讨论一部热门图书的时候,相关教师是否有这方面的准备?能否参与到这种讨论中来?一方面是汉语言本身日新月异,另一方面则是教师语言知识、能力的滞后,唯一的作为就是“看不惯”、“听不惯”,或者还有一种不负责任的“迎合”,丧失了学者的基本素质,既不研究社会的发展,又不研究学生的变化,怎么能够发挥出“大学语文”的基本功能和巨大的潜在功能?
问:你的意思是说,“大学语文”还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工具性,重点应该放在适应大学生更高层面的语言、文字阅读和书面写作要求这方面,是吗?
答:是的,不过我认为还应特别突出大学生更高层面的汉语听说能力。你知道,近年人们在反思国内英语教学的问题,提出了“哑巴英语”现象,其实还有一个“聋子英语”现象,就是我们的学生不但不会说英语,而且也不会听英语。汉语虽说是我们的母语,但“语文”教学的结果在这方面也好不到哪里去,不少学生准备就业时拙于表达——特别是准确、得体、优雅、文明的语言表达就是例证。
问:另外,你说“对‘大学语文’的性质、目标、功能的定位,不宜采取非此即彼的、单向度的方式,而不妨把门开得敞亮一点,使其功能丰富一点。”怎么理解?
答:上面所说的“工具性”,只是“大学语文”的基本功能,除此之外,“人文性”功能和“审美性”功能也是题中应有之义,既不必刻意回避,也不能喧宾夺主。其实,这三者也并非各自独立门户,而应该是共存共荣、三位一体的。当年
如果说“工具性”重在体现母语的应用功能,则“人文性”应体现母语对精神的涵养、陶冶功能,“审美性”应体现母语的美育功能。但是,“应用功能”、“养性功能”和“美育功能”一方面是共存共荣、缺一不可,另一方面是通过汉语(“母语”)这个轴心发挥功能,而不是跳出语言之外谈论修身养性和艺术修养。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语文”中的语言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母语”,而不仅仅是语言学层面的语言。
问:你这样说,我觉得通透多了。可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教材的编写是不是有很大难度?
答:自然,不同的教学理念应有不同的教材给以体现,这方面也该讲究点“门当户对”。不过不会太难,想得到就会做得到,只有想不到才可能做不到。真正令人忧虑的可能不是教材问题,而是能够实现这种教学理念的人,也就是实施教学的人,教师。
一个好的演员,即使念一段菜谱也会出“戏”;一个蹩脚的医生,即使有现成的、最好的药方,也不会使用。同样,一个好的教师,即使没有教材拿在手里,也一定会传达出“母语”的魅力,因为教材是在他的心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