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通识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述评

已有 5287 次阅读 2009-4-28 22:18 |个人分类:生活:深入当代|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通识教育

 

42526日,在上海大学参加了该校主办的“通识教育的现状与未来研讨会”,感觉有些话要说一说。

有关通识教育的会议,我这是第一次参加。首先感谢上海大学组织举办这样一次具有国际会议规模的、高质量的研讨活动。会期虽然只有两天,但是前后回忆起来值得称许的地方实在不少。

准备充分、周密。从去年年底接到会议通知到426日下午六时会议结束,期间不断接到会务组的函件,可以感知上海大学对这次会议的重视程度以及准备工作的周密扎实。

参加会议的代表广泛,信息量大,交流程度高。国内综合性大学、专门大学,港台和日本的部分大学,都有代表参加,对通识教育无论在观念、理论层面还是制度、实践层面的交流都十分有效。至少在我,感觉收获颇丰。

会议组织严密、和谐、高效。会议本身密度大,发言频率高,通过主题发言、大会发言和讨论、圆桌会议形式,几乎所有与会者都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没有留下遗憾。会议的形式也很现代,表现在一些细节上令人印象深刻:合影没安排座位,大家都站着,东道主都站在边缘,特邀的甘阳先生也没有站在中间,而是站到了后排。联想到国内其他一些会议,严格按莫名其妙的“等级制”排座次照相的情形,这一点令人感觉轻松。还有圆桌会议上首先安排学生代表发言,用餐时多数时候为自助或半自助,发言实行限时制(即使特邀代表也不例外)。

至于会议内容,我个人觉得也可以用“百家争鸣、渊源有自”来形容。“百家争鸣”是说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代表对通识教育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观念,特别是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可以说各有各的主张;“渊源有自”是说大家对通识教育的理解都有古今中外教育理论的支撑,也都有不同的教学实践依据,而不停留于浅层次的经验积累基础上言说,这里体现出整个会议的水准。

甘阳先生,我在1988年北京三联书店举办的“文化:中国与世界”讲习班上听过他的报告,二十多年后又在上海见到他,自然很高兴。这次他作为特邀代表为大会作“主题发言”,首先对国内通识教育有一个基本评价,就是“现状比较活跃,前景不太乐观”。他认为目前讨论通识教育,问题已不是理念层面的东西,而是具体应该怎么做,即如何进入操作层面的问题。针对这方面,他提出两个关系即通识课程与现有课程、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他认为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传承”,即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而不要盲目提“创新”。课程安排上不主张过多开设新课,而应该利用现有课程体系,少而精,并保持课程的难度,不降低水准。他认为中国大学共同核心课程的“纲”就是两个问题,全球化问题和中国崛起问题。通识课程应以这个“纲”为中心。

进入大会发言阶段,第一天共有10位代表先后发言,依次为北京大学陈跃红,台湾大学梅家玲,复旦大学熊思东,清华大学曹莉,香港中文大学张灿辉,上海大学张寅彭,上海财经大学张觉,日本早稻田大学冲清豪,华东师大徐默凡,山西大学郭万金;第二天也是10位代表先后发言,依次为台湾中山大学廖宏昌,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吉林大学吕明臣,甘肃陇东学院李建荣,青岛大学卢文丽,河北师大阎福玲,浙江工大张欣,上海大学曾文彪,清华大学张美兰,哈尔滨师大郭崇林。在介绍各自学校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大家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感觉困惑的问题。

如北京大学的“四点困扰”与“深度课程”,台湾大学的“五大精神指标”与“八大领域与修业规定”,复旦大学的“六个问题”,清华大学对哈佛经验的介绍,香港中文大学的“六项基本条件”,日本早稻田大学提出的“学士能力”概念,华东师大的“本科生导师制”,山西大学的“国学传统”教育,台湾中山大学对“全人教育”的新思考,北京理工大学的“三大困境”,吉林大学的“母语能力”训练,陇东学院的“写作教学”,青岛大学的“书院”研究,上海大学对钱伟长教育思想的介绍,等等。

会议主办方上海大学中文系主任张寅彭先生以《以通为识 以人为本》为题介绍了他们“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理念和实践”,其“以原典精读为核心”、“体系性、逻辑性和前沿性三位一体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本科导师制”的通识教育实践,值得借鉴。

但愿这次会议产生积极的效应,使得国内大学的通识教育水平有所推进。

 

                                                                                                 2009428   杭州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228800.html

上一篇:紫藤、杜鹃与鸢尾花
下一篇:LWL看杭州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