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教授有两样好处,一是名声好听,有些人一旦当上教授,腰杆立马直了许多,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二是可望有点实惠,一般情况下,当上了教授不仅薪水有所提高,对有些人来说,更是为招财进宝凭添了一副翅膀。可以说,中国的职称内涵已经远远超越了学术头衔。
中国高校的教师如果退休前还没混上个教授头衔会显得很没面子,会因为觉得白做了一辈子普通教师而觉得遗憾。曾几何时上海那位一辈子没评上教授的老师不是博得一片鸣冤声么?这种心理可以理解。不过我们似乎对教授内涵的理解出了些问题,这些年出台的“教学型”教授恐怕也是源于对教授的误解。
何谓教授?中国的“教授”二字也许来自于“传教授业”,教授自古就有,但直到民国时期才有了与西方类似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并一直沿袭至今。大学“教学型”教授与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大概是中国特色的产物,我曾经参加了一年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的评审,后来有关部门再次邀请,我因出差没能参加,此后就再没参加过。从评审内容上看,中学教授级高级教师也是按照“文章、项目”等模式来进行的,教学上的考量与大学一样很难有一个操作性比较强的评判方式。于是想晋升教授级高级教师的中学老师挖空心思造文章,至于这些文章是不是真的是其教学研究的结晶恐怕要打个大大的问号!试想,如果没有教授级高级教师一说,还有多少老师有闲心造那些“论文”?理论上讲,一个人因为在某个领域有了建树,学术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于是晋升为相应的职称。但实际情况是,我们常常是为了晋升某个职称,拼命创造达到这个职称的条件,把因果关系彻底颠倒了过来,出现各种荒唐现象也就不奇怪了。如果我理解不错,大学教授应该是既上课、又搞科研,还带研究生的某个方面的学术带头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上课不能称教授,不搞研究也不能算教授,所谓“教学型”教授大概是只教学不研究的人了。
“教学型”教授在评审操作上会带来一些问题,也容易使职称产生混乱。谁的教学好?谁的教学不好?谁的教学达到“教授”水平?“教授”水平的教学又是如何界定的?这些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大学本来就有“高级讲师”一说,为什么一定要抛弃这个定义相对比较明确的称谓而另搞一个新名词?也许是“教授”两个字的吸引力比较大,高级讲师毕竟还是讲师,“教学型”教授也是教授。
大学师资队伍本来应该是一个金字塔结构,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除了一些地方大学,也许稍微有点影响的学校里讲师比副教授、教授少得多,我们的教授、副教授比西方多了不知多少倍,可惜学术成就却难以与人家比肩。尽管如此,我们还在不断的制造教授,甚至花样出新,给“教授”增加了新的品种,以至于很多单位面临着职称比例倒挂的窘境。职称的倒挂给定岗定级又带来了困难,如今有多少学校没有突破上级主管部门给予的职称比例限制?于是出现了新的现象:只评不聘。评上了教授、副教授但没享受教授、副教授待遇的人大概不是个别的,这或许是中国特有的现象。既然没有位置,干嘛要评?既然评了,又为什么不聘?与其折腾这点虚名,还不如大幅度提高一下教师的薪水,这样大家或许就不会如此热衷于当教授了。
一年一度的职称评审又到了,想当教授没什么错,不过还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比较好,经常有人叫屈:为什么那个人当了教授?我的水平比他高,为什么我没评上?于是告状的事时有发生。评审人很多时候也很为难,大家半斤八两,可指标有限,总是在取舍之间纠结。保持一份公正公平是基本准则,如果你做不到基本的公正,最好回避,当然绝对的公平是没有的。任何当事者个人所了解的信息都是不完全的,所以作为当事者,还是别有太强的自信。曾经有人因为没有评上职称而兴师问罪,我只好劝他:“为了当事人的明天,还是理智些吧。”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