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也谈我们该以何种心态看待日本的地震

已有 5627 次阅读 2011-3-15 11:29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文章, style, 中国人, 日本强震, 日本的地震

    曾庆平老兄发表一篇大作《面对日本强震,中国人该取何心态?》,评论者众,认同与否定的观点都有,还有人将我的一段文字copy到曾兄的文章后,询问曾兄如何看我这段话,我回答道:“to [65]:不必问曾兄,我来回答你,小日本闹地震,那是天意,我不会拿着枪趁机到小日本去捞一票,但也不会付出悲天悯人之心!我不是很赞同曾兄的观点,政府或统治者其实都是抽象的概念,什么叫民众?什么叫政府?这两者真的可以割裂开看吗?如果一个民族总是自命不凡,总有一种高人一等的狂傲感,那他就不可能与别的民族和谐共处,这与是什么政府统治无关。”

    在战争中,人们很难分清民众与士兵,民众上了战场就是士兵,我不知电影中那些日本鬼子对付中国民众的手段是夸张还是实事求是的再现,那些士兵也是从普通民众中来的,他们看到中国的女人就强奸,看到儿童就用刺刀捅,这也是统治者的命令吗?是统治者强迫他们做的吗?

    作为政府,冠冕堂皇地发表一点安抚的言论可以理解,但作为普通民众有尊重自己感情的自由,你有一副悲天悯人之心,别人没必要骂你,你淡然处之,别人也无需指手划脚声称“没有同情心”云云。有人说中国地震时日本给予援助了,我们不应该只记住仇恨,还应记得人家的好。日本人记住中国的好了吗?“好象”先生在我的博文后留了一段评论:

“求证以下内容是否属实?

-----------------

1923年日本发生关东大地震,中国也展开援助。这次地震损失惨重,死亡14万多人。

当时中国非常落后,北洋政、府决定对日本进行救助。号召百姓忘却战争前、嫌,不再抵、制日、货,以减轻日本人民负担,利于恢复。

北平、天津、成都等城市成立救灾团体,演艺界筹款筹物,梅兰芳还进行了义演。景山公园卖票助赈,连中学生也把零用钱捐出,赈济日灾,红十字会救护队赴日救灾,表现出纯洁的道德感和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  

 商人、画家、上海佛教领袖王一亭募捐白米6000担、面粉2000余包以及各种生活急需品,

这是来自国外的首批救灾物资。王一亭被日本人称为“王菩、萨”。   我国普陀山和许多寺院举行四十九天道场法事,念经念佛,吊祭日本罹难者。在杭州铸造完工的梵钟,至今还存放在东京都慰灵纪念堂。   王锦思收藏的反映中国援助日本关东地震的报纸介绍:   政府为救济日本此项奇灾,三日曾开特别阁议,其下令拨款与通电全国,劝解义囊。并着由海军李总长,调派军舰两艘,载运粮食急驶往横滨拯救灾民。并电上海总商会召集巨商及慈善机关,设法捐助大批款项汇东急、赈。闻总商会已议定派商船十支,载运食物、药品分赴东京、横滨、神户等处接济。

不过在地震后的混乱中,日本散布 “朝鲜人要举行暴 、乱”的流言,军队、警察和市民杀害了6000名朝鲜人和600多名中国人。

5年之后,济南惨、案,中国外交官在自己的国土上被日本人割舌 挖眼。

8年之后,918,日本占领东北。

14年之后就是77事变,南京遭遇了屠城,鬼子就是这样回报我们对他们的仁慈!!”

    我们的确不应该在日本闹地震的时候幸灾乐祸,事实上也没人幸灾乐祸,但也没必要好了伤疤忘了痛,更没必要因为受了一点恩惠就感恩戴德,有人说日本民众对中国人友好,那请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举世皆知,日本历来把最好的产品留给自己,二流产品销往欧美,三流甚至次品销往中国;日本在中国设立了众多的公司,大量消耗中国的能源、污染中国的环境、剥削中国的劳动力,基本上是就地取材然后在中国销售;日本在中国已经有了十年进口稀土的历史,当然这是中国人自己自愿的;还有一些骇人听闻的小道消息,我就不能在这里说了,曾庆平老兄是医生,你更应该有所耳闻吧?所有这些是友好还是什么?仅仅是商业行为那么简单吗?那种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东西是藏都藏不住的。也许你会说:“弱国无外交,谁让你软弱”,说得好,那作为普通老百姓,你愿意欺负懦弱者吗?为什么上升到国家层面上,你就把它看着是商业行为、要把政府与民众分开呢?日本那些由民众组成的大公司都是按照日本政府的旨意行事吗?

    你愿意同情是你的事,别站在所谓的道德层面上指责别人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422568.html

上一篇:谁是科学网第一牛B?
下一篇:日本地震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收藏 IP: 202.192.44.*| 热度|

27 陈绥阳 许培扬 孙庆丰 张骥 杨秀海 杨正瓴 曾庆平 丛远新 孙学军 陈辉 陈安 金小伟 虞忠衡 刘俊文 王春艳 李学宽 张亮生 刘畅 王汀 徐耀阳 茹永新 xqhuang zzjtcm 侯振宇 xiaxiaoxue86 laoai xd

发表评论 评论 (6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7 02: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