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妄论学者

已有 4774 次阅读 2010-9-2 09:57 |个人分类:杂文|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学者、专家、教授等名号肯定是科学网及一切与学术有关的场合使用频率最高的字眼,我们动辄尊称某某为XX学者、XX教授、XX大师,可能从来没有思考过一个看起来显而易见实际上模糊不清的问题:“学者是什么?”我们更不会去质疑自己:“我算不算一个学者?”

理论上学者是个什么样呢?先摘录一段网络文字:学者不是职位,也不是职称,不分等级,不论男女,不管年龄。学之博,悟之深,进而改变和推动人类发展。佛教有云:虽然渡己,但不渡人,不能求圆满。学者,不仅要使得自己智慧,更创造出新的智慧,让人类对世界有更好的认识。一个真正的学者必须具备关于人的全部天资的知识,要具备关于人的全部意向和需求的科学,要对人的整个本质有一个全面的估量。只有这三种知识紧密结合起来,才构成了我们所谓的学问。学者的真正使命就是:高度注视人类一般的实际发展进程,并经常促进这种发展进程,要忘记他刚刚做了什么,要经常想到他还应当做什么

上述论断比较符合佛家“入世”的思想,佛法讲求入世修行,教化大众以求正果。遗憾的是,对我们来说也许当务之急需要修一修道学,道家讲求去除杂念,舍弃身外之物,物我两忘,身外无我,我亦非我,其最终目标在于超渡自己,追求自身的解脱,这就是“出世”。理论上讲,学者担负着教化大众的神圣使命,然而你如果是个伪学者,那你不仅不能教化大众,还会成为腐败的催生剂。真正的学者不仅仅具备某种知识与智慧,能创造社会价值,更应该具有某种示范意义。如果没有“出世”的心态、“入世”的思想,恐怕很难成为一个真正的学者。

现实中指望我们如道家那样“出世”是不太现实的,毕竟我们生活在凡尘中,需要生存,需要养家糊口,争取合法的权益无可厚非,凡尘之人“出世”的心态其实是指应该摒除贪心、贪欲,不取不义之财。我们很难达到佛家那种“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渡世境界,但身为学者,尤其是大学学者,身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传道、授业、解惑”比教化大众的内涵更丰富,所以大学学者的使命更重大。这一切说起来有点抽象,简直就是说教,大家不是一直在“传道、授业、解惑”嘛,我所得乃是我做了突出贡献的回报,事实果真如此的话,教授专家们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别称”了。

如今学者应该具有的那点气质差不多荡然无存了。人们常说学者清高,这话其实不准确,应该说学者具有一幅傲骨,但傲骨不等于傲慢,更不是目空一切。很多年前有位领导这么教导我的同事:“你还狂得不够”,我不知道他所说的狂得不够是什么意思,是否指“傲骨”?傲骨是一种内在的气质,有了这种气质,你就不会趋炎附势,就不会学那小人的阿谀奉承,你就能做到保持沉默则罢,一旦开言绝不说违心话,一旦做事绝不做违心事。

人们有时把“圆滑”当成了“谦虚”,其实两者是有本质差别的,圆滑之人未必谦虚,恰恰可能是自傲之人。圆滑本非贬义,以圆滑自卫不伤及他人,这样的圆滑倒也无可菲薄。曾经看过一部警匪片,其中一段情节印象颇深:刑警队长对案情的分析与副局长的意见大相径庭,队长问局长的意思,局长哈哈一笑,说道:“你的电脑技术进步很快啊,”不得不说这个局长很圆滑。官场上圆滑大概是一种常态,不圆滑的人在仕途上很难走的很远,除非你有坚强的后盾。圆滑属于一种有效避免或消除矛盾的处世方式,关键看其动机、手段及目的,怀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甚至伤害他人的圆滑称之为奸滑。如今有不少学者乐于“圆滑”,不知是喜还是忧?有一点难以否认,圆滑的代价常常是丧失原则。圆滑之人往往比较吃得开,然而大家心中自有一杆秤,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学者还是少点圆滑的好,换句话说,学者该多点“方”,少点“圆”,这种“方”就是原则、真实。不过任何事情都有个“度”,最难把握者就是这个“度”,“方”过了头就成了刺猬,这种现象在某些大牛或自视大牛的学者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稍有不如意或不满足其要求便暴跳如雷,大有老子天下第一之气概,也难怪,在他的圈子里本来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发点脾气算什么?问题在于你的要求是否合情合理?

求真恐怕是学者最重要的品格了,学者的一个重要使命是发现真理、创造社会价值,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真理似乎已经越来越不受欢迎了,创造价值也成了创造自我。学界的造假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一个视荣誉、金钱如命的人算不算学者呢?我们很难指望这些“学者”不再造假,唯一能祈求的是学者们少出点三聚氰胺之类的成果,谋财可以,千万别害命!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358540.html

上一篇:谢谢周可真兄的第一万个评论
下一篇:博士生帮导师做项目陪了钱,博士生该不该承担责任?
收藏 IP: .*| 热度|

28 周可真 茹永新 杨学祥 卫军英 郑融 刘进平 蒋永华 陈绥阳 罗帆 刘世民 王号 陈安 钟炳 杨秀海 刘立 李鑫 黄晓磊 孟利军 苗元华 蔣勁松 李学宽 侯成亚 鲍海飞 唐常杰 徐耀阳 张少雄 王永林 刘庆丰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05: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