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学问何需窗中求?--致杨玲

已有 5108 次阅读 2010-3-18 16:32 |个人分类:随笔|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三月十一日在北京与杨玲等人小聚,偶听说杨玲偏头痛,当时没在意,直到最近看到杨玲的文章才知杨玲真的病了。都怪我见面时粗心,居然连一句问候的话都没有!

我不知道杨玲偏头痛的起因到底是什么,但我知道咽炎、鼻炎、偏头痛都很折磨人,我有过敏性鼻炎,遇到某些媒介立马鼻塞,严重时还会头痛。前几年,每年冬季都会因为链球菌感染而致扁桃体化脓,症状比杨玲要严重,不仅喉咙疼痛,而且发烧不止,不输一周的抗生素绝不罢休,有时还会连续发作,刚刚好利索,稍稍着凉又得原样重来一遍。有人建议我把扁桃体割掉算了,可我总觉得但凡身体里长出来的东西(不包括不该长的,呵呵)总有它存在的道理,再说,俺靠玩嘴皮为生,万一把俺这“金”嗓子弄哑了还怎么讨生活?后来我不信医生的劝告,输了一周的“青霉素”后又一口气连服了一个半月的“先锋四号”,从此链球菌不敢再犯。我姐姐偏头痛几十年了,一旦发作,头痛欲裂,精神恍惚,杨玲恐怕还没有达到这种程度。而今杨玲集三种病于一身,其痛苦可想而知,

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其辛苦不仅是经济上的,更重要的是读书乃一项拼体力、拼脑力的营生,而且由于课程设置的需要,很多课程未必是你愿意学的,可你不得不学,这就像你明明不喜欢一个人,却不得不天天面对他,其别扭是不难想象的。身在如今的社会,寒窗苦读未必不会被辜负!有学问者未必有用武之地,很多人也许正是由于勘破了这一点才不因求学问而读书。如杨玲般的“书呆子”大概是凤毛麟角了。对于喜欢读书的人而言,攻读学位的确是个进行系统训练的有效途径。“官科”与“民科”的差别也在于此。不经过系统的专业训练是很难达到相应的专业素养的,“民科”不承认这一点是不现实的。站在用人单位的角度,一些单位强调出身并非全然没有道理,因为“出身”好的人其专业素养及眼界比“出身”不好的人普遍更高,此外,“出身”好的人比“出身”不好的人“基本素质”(或者叫“基础”)普遍更好。当然这是统计意义上的结论,用人单位以统计意义上的结果要求每个个体自然有可能失去一些“出身”不好但真正优秀的人才,也可能让一些“出身”好的庸才混迹其中。

杨玲读书是为了求学问,所以他企图撞开中国最权威学术机构的大门是有道理的,但身在这样的环境相应地需要付出的体力与脑力更多。杨玲的IQ自然没有问题,但专业的不对口需要付出比一般人多得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弥补。对于一个在某个方面有天赋的人而言专业不对口或许不是问题,但杨玲自认在你企图攻读的方向有天赋吗?喜欢某个专业不等于在某个方面有天赋。如果仅仅因为喜欢而冒然介入,当你发现你并不擅长此道时你会懊悔万分,你会因为了解而逐渐对它失去兴趣。对于三十多岁的“老男人”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杨玲自称老男人,不关我事)!最重要的是,你的体力与精力是否足够应付未来繁重的学业负担?你是否有把握将来可以雄纠纠、气宇轩昂地走到授位台上双手接过你的学位证书?你是否有把握在你接过学位证书的同时可以接到一纸足以让你觉得汗水没有白流、老婆为你自豪的聘用通知?如果做不到,是否该考虑一下现实的问题健康?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学习纯理论是非常艰辛的,需要有足够的精力与体力,如果身体素质不行,还是三思而后行。假如你真的喜欢理论物理,不妨请行家为你推荐几本相关的书籍读一读,先感受一下,如果你有种越读越想读的冲动,说明你的确有这方面的天赋,孺子可堪造就!那时再考虑入寒窗不迟。如果你读理论物理与读你的心理学并无多少不一样的感受,以我看来不读也罢。不妨发挥你才子的专长做点适合自己的学问。

嘿嘿,这篇文章是为了给杨玲“治病”,对不对症就不关我的事了,反正医不死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304102.html

上一篇:饶毅先生的建议本身未必错,但异化是中国特色
下一篇:说课(7)
收藏 IP: .*| 热度|

26 武夷山 刘全慧 王桂颖 鲍得海 艾云灿 罗帆 刘红超 吴飞鹏 钟炳 杨秀海 毛克彪 刘立 马丽丹 刘颖彪 吕喆 刘畅 吕乃基 苗元华 柳东阳 张华 丛远新 李海峰 焦宏远 侯振宇 pkuzeal woxing

发表评论 评论 (1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0-19 22: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