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两天的中国危机管理研讨会昨天在重庆大学落下帷幕,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组织会议,这两天来一直悬着和忐忑的心也终于放下了,但回想和危机管理研究网的同仁们第一次筹备会议开始,到来到重庆还一直担心参会嘉宾是否能如期到达,再到终于顺利地举行完毕,如今一切尘埃落定倒是有点空落落的感觉,人的情绪也许就是如此吧,时常须要新的期待和牵绊来刺激一下平淡无奇的生活吧!
这次会议的初衷开始时是想搞一次危机管理研究网网友同仁的一次线下聚会,后来一想大家都是研究危机管理领域的,不妨办一次扩大的研究论坛,邀请自已认识的师长、朋友们,之后由于我们网站的成员重庆大学的王林老师牵头使重庆大学成为主办方之一,又邀请了重庆市行政管理学会也成为主办方之一,于是开始成为一个像模像样的学术会议了。
两天的时间尽管匆匆,但我们尽可能实现我们办研讨会的宗旨,第一是沟通资深学者和年轻学者,这次来参会的资深学者有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的副会长,也是《中国应急管理》杂志的主编高小平老师,哈工大管理学院教授,也是《公共管理学报》的主编米加宁老师,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的副院长龙恩深老师等等都和中、青年学者交流得十分热烈,特别是一些80后,85后的年轻研究者们尤其受益。
第二个宗旨是沟通国内,国外危机管理的研究者,这次会议上,来自荷兰的柯茜博士,刘一弘博士,吕孝礼博士,来自法国的罗鸿博士,来自美国的张巧运博士,来自台湾的张丽珠老师,都给大家带来了各自与众不同的研究心得。
第三个宗旨是沟通理论研究者与实践研究者,这次特别邀请了数位来自政府,企业的应急管理实践者,与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者进行面对面的交锋和碰撞,像从事洪水损失评估的柯茜博士就与温州水利局的郑加财工程师就水灾损失评估的实用性和可行性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第四个宗旨就是实现跨学科的沟通,这次来参会的40多位嘉宾中,学科背景各异,有人文社科背景的,有数理背景的,有工程背景的,有管理背景的,促使了从不同视角是审视和研究应急管理中的关键问题。
这次会议结束后,觉得还有几点不错的经验值得推广:
第一个经验是圆桌会议讨论,这次会议上我们除了传统学术会议普遍采用的报告形式,还安排了两个挺有特色的圆桌会议,一个是关于应急管理研究出版与发表,请资深期刊的主编米加宁老师,河南人民出版社的刘编审,来自两部应急内部通迅的代表,迟菲和吉林大学的王郅强谈了研究型论文发表,学术专著出版,内部刊物编辑的相关经验,会后再展开头脑风暴式的讨论。另一个则是关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建设与实践,北师大的张欢老师,北京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的朱伟博士,重庆大学工程研究中心的王林老师,中科学政策所的迟菲博士,分别介绍各自研究中心的运行情况,建设经验和问题,给在座参会嘉宾很多的启发。
第二个经验是关于报告评述,大部份的学术会议对报告的评述往往很形式主义,一般不会对报告者的论文提出批评,作者也无法获得建设性的意见再次完善和提升自已的研究,我们在筹备会议时希望我们会议的报告能不说吹捧的话,而是真正深入分析论文的亮点和不足,而且侧重于不足的提出。所以在论文收集完成后,我们提早很长一段时间就将论文发送给了评述人,还给评述人发上了细致的评述要点。实践证明这样的方式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这次会议上涌现了不少十分精彩、犀利、深入的点评,像张丽珠老师对裘丽老师的点评,张巧运博士对孝礼的点评,华中科大的雷丽萍博士对王林老师的点评等等,都让人感受到了无论作者还是评述者都通过评述环节得到了收获。
第三个是关于越洋在线报告的应用。有时因为时空的限制,一些嘉宾无法到场进行报告,这次会议上我们尝试通过SKYPE越洋联线远在美国的麻庭光老师,他通过视频十分顺利地完成了报告,还和评述者进行了互动,尽管限于设备图像有点模糊黝暗,但声音十分清晰响亮,如果未来随着视频设备技术的提高,这种越洋在线报告可以更多地应用到学术会议之中,一定程度上打破时空的限制。
第四个是会议的点晴评述,孝礼提出的学习国外学术会议的经验,在会议尾声安排一位至两位从头至尾参加会议,而且是业界具有丰富研究经验和声望的学者对整个会议进行点晴评述,而且并不只是客套地表示会议举办成功,而是要真正提出这次会议的不足,指出这个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研究者在做学问时存在的问题,这次米加宁老师进行的点晴评述就十分到位。
其实关于这次会议还有很多人,很多事,很多认识的新老朋友,很多点滴的细节让我感动和铭记,不过马上就要去赶中午的飞机,离开山城重庆,重新回归魔都上海,一次会议的结束,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1290-526599.html
上一篇:
好本子是磨出来的下一篇:
闹心的网络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