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H64J98Y99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H64J98Y99H

博文

在《浅谈编辑工作》博文后留言

已有 1803 次阅读 2015-7-16 13:04 |个人分类:边看边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这才是职业编辑。事实上,在官僚体制里,编辑往往是听从工头使唤农民工,工头固然有学术标准,但更要有行政标准。农民工很难成为工头,工头往往拉出农民工的架势。如果有更好的差事,干一年走人,干二三年走人的工头多的是,出走叫人才流动,进来叫不拘一格降人才。大多农民工干到不能动为止,谁让他们是农民工呢。工头之于刊物,某种意义上类似于金正恩之于朝鲜,具有传承的文化必然性与神圣性,他的姑父之所以遭遇噩运既是思想的悲惨世界,也是体制的天然宿命。当然,这个比喻不尽恰当。就是杜甫写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只能徒唤奈何,感慨”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了。文章字里行间也表明,东西方共鸣的地方也是存在的,如“这样做的唯一好处就是,让编辑明确的知道这些期刊的主人不是自己。”


附录:

转自:Exchang Blog

作者信息:Nick Rushby Editor,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时不时地就会有人问我的职业,比如在申请护照和签证的时候。我有的时候会写“顾问”或是“大学教授”,不过最近几年,我意识到自己首先是个“编辑”,因为我在这里花的时间最多。

编辑工作是很孤独的,但编辑的存在对传播观点、真正解决问题十分重要。世界上有两种编辑:一种是以教学或研究为主要工作,编辑刊物为辅;而另一种,比如说我,是将编辑作为主要工作。你是哪一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对编辑工作的态度。

许多学术团体的刊物编辑是固定的,任期往往在三四年左右,到了期限还有延长的可能。在某些情况下,后期编辑工作被认为是不可缺少的苦差事:有人选择编辑是因为这个工作会让他们的履历令人印象深刻。但该职位的人数应保持在最低限度,不然它会干预教学或研究。曾经有一段时间,大学青睐于自己的员工担任期刊编辑,而现在,编辑被看作是从学校的核心业务分离出来的业务。

    那么编辑都做些什么呢? 编辑最重要的工作是决定哪些论文可以发表,哪些将被拒绝。 一些编辑使用既定标准(例如,期刊的范围,文章长度等)给文章把关,以在安排同行评审之前先筛选出不合适的文章。相比之下,另一些编辑的把关过程更像是教练在指导队员。他们不会直接告诉你文章是否被接受,而是仔细审阅,判断哪里需要修订和完善,如果修改后文章达到了发表标准,则予以发表。这可能给编辑和审阅者们带来额外的工作,但这一过程可以让学术写作质量有所提高,并且对文章作者更有益。

帮助审稿人提高他们评价稿件的能力也很有必要,同时编辑需要让他们意识到研究方法、写作风格和反馈方式上的文化差异。和作者一样,审稿人也必须选择从文章的某个地方下手来开始他们的工作,但他们也常常无从下手。因此我认为,期刊和杂志的编辑,有责任培养审稿人和作者的能力

第二个关键任务是使杂志本身得到发展。设计和实施有助于杂志实现其目标的战略。在这件事上,编辑们需要调动整个团队的智慧来思考好点子。学协会对自己旗下的期刊也有期待,例如最大化期刊收入、提高期刊质量、为学会成员提供出版机会,增强学会的声誉。

现在有这样一种倾向,学会想要缩短编辑们在任时间,这是与期刊的成果发展相悖的,因为从了解文章内容、制定战略和战术到最后的实施,是很花费时间的。我认为(我的个人经验和与其它编辑的交流)这一漫长复杂的过程不可能在五年内完成。学会将其缩短至三年,他们觉得这也许能减少主编的负担,但与此同时,这也将编辑们变得不思进取。然而,就像我的一位编辑同事所说:“这样做的唯一好处就是,让编辑明确的知道这些期刊的主人不是自己。”

编辑有很大的学术权力。直接来讲,编辑决定着谁的文章可以发表,谁的会被不幸拒绝。间接来讲,重要期刊的编辑政策可以影响国家及国际层面的研究方向。编辑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着独特的国际化视角。这种学术权力和学术影响力必须通过编辑的责任心和无可挑剔的道德准则来进行平衡。这是一个艰难而有意义的平衡。


作者信息:Nick Rushby Editor,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点击查看更多:http://exchanges.wiley.com/blog/2015/06/30/on-being-an-editor/


本文引用地址:http://blog.sciencenet.cn/blog-822310-904125.html  此文来自科学网Wiley中国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946-905830.html

上一篇:关于诗词评价标准的网上互动
下一篇:就”丑妻、薄地、破棉袄“插话
收藏 IP: 49.77.17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