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谈互耦,谈到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以及她的《我侬词》。想起半年前曾去湖州访问赵孟頫的故居,现贴上一些照片,让我们走近这对才子佳人。
赵孟頫故居位于湖州甘棠桥南孙衙河头。明代《永乐大典》记载:“天开图画在甘棠桥南,赵孟頫故宅”。岁月变幻、沧海桑田,故居原貌早已不存,旧址依在。1994年被湖州市政府以“赵孟頫故居”之名列为市文保单位,后更名为“赵孟頫故居旧址”。2009年上半年,市政府启动了故居旧址的保护改造工程,至2011年上半年工程结束。赵孟頫故居旧址纪念馆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为目前湖城最大的仿宋古建筑群。
小资料(360百科):
赵孟頫[fǔ](1254-1322年),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生于吴兴(今浙江湖州)。他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11世孙、秦王赵德芳的嫡派子孙。他的父亲赵与告(又名赵与訔),曾任宋朝的户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宋朝灭亡后,归故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恃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元世祖赞赏其才貌,两年后任从四品的集贤直学士。至元二十九年(1292)出任济南路总管府事;在济南路总管任上,元贞元年(1295),因世祖去世,成宗需修《世祖实录》,赵孟頫乃被召回京城。可是元廷内部矛盾重重,为此,有自知之明的赵顺便借病乞归,大德三年(1299),赵孟頫被任命为集贤直学土行江浙等处儒学提举,至大三年(1310),赵孟頫的命运发生了变化。皇太子爱育黎拔力八达对他发生了兴趣,延祜三年(1316),官居一品,名满天下”。赵孟頫是一代书画大家,经历了矛盾复杂而荣华尴尬的一生,他作为南宋遗逸而出仕元朝,对此,史书上留下诸多争议。“薄其人遂薄其书”,贬低赵孟頫的书风,根本原因是出自鄙薄赵孟頫的为人。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自五岁起,赵孟頫就开始学书,几无间日,直至临死前犹观书作字,可谓对书法的酷爱达到情有独钟的地步。他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世称“赵体”。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赵孟頫传世书迹较多,代表作有《千字文》、《洛神赋》、《胆巴碑》、《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道德经》、《仇锷墓碑铭》等。著有《尚书注》、《松雪斋文集》12卷等。
管道升(1262-1319),字仲姬,一字瑶姬,别号栖贤山人,是战国时代大政治家管仲的后代,德清县茅山村(今属干山乡)人,元代著名的女性书法家、画家、诗词创作家。自幼聪慧,能诗善画,后嫁给了比她大8岁的同郡人赵孟頫。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年)赵孟頫被朝廷提拔为翰林,加封为魏国公,管道升也被加封为魏国夫人,人称“管夫人”。著《墨竹谱》1卷。传世作品有《水竹图卷》、《秋深帖》、《山楼绣佛图》、《长明庵图》等。管道升相夫教子,传承书香画艺,栽培子孙后代,“赵氏一门”流芳百世,三代人出了七个大画家。元延祐六年五月十日返回南方家乡养病,卒于途中,葬东衡里戏台山(今洛舍乡东衡村),时年57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