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哪一位博主撰文说经济危机下美国人幸福感反倒是增加了,美国人自有美国人的道理,中国人情况大为不同,但也一定是有人可能感到更幸福(比如儿孙或父母回到了身边),但年轻人大量失业,尤其是即将新增的数百万失业大学生,且失业还是双重的(立业无望,成家更难),幸福感的确已是一个十分奢侈的字眼。也忘了是哪一位心理学家阐释过关于幸福的三句话,我这里且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演绎发挥一番,称为幸福三字诀,言责自负。
有希望(hope):希望是一切幸福感的源头。轻生的大学生大多患有抑郁症,就是因为抑郁症患者总是能在一切的希望背后看到(体察)失望甚至绝望。极而言之,有人会视生为死之始(尽管这是事实),再比如女性从初潮一刻起,生殖(命)细胞就做起了减法,理论上减到零(绝经),生命之花便开始凋零,抑郁者自然早早就考虑了什么时候去葬花。但乐观者却期待着生命第二春的到来,以日本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为样板,不是第二春又是什么?前一个盛夏夜晚,我常在学校旁的水库边上垂钓,每晚十点左右,总有一位男生旁若无人地出现在堤坝上对着星空大吼三声:我一定成功!随后离去,并不理会他人的讪笑或附和。不知小伙子是从哪一本励志书上学了这一招,是否管用先且不说,至少他的心中充满希望。
有事做(work):工作着是美丽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必然恐慌,六百万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估计终将有三分之一相当长时间里没有正式工作,有学者建议从拟议中给“铁、公、机”的数万亿中挤出二百亿给失业大学生发“工资”(用什么名义及如何发放当然可细细商议),再挤出几百或上千亿给还乡后不愿或不能再从事农业的青年“农民”做技能培训(一定意义上也是政府‘养’起来),都是好主意。当然,有事做之所以决定了人生是否幸福,主要倒不是此事是否赖以谋生或有多大的社会意义,只要自以为自个儿做的事有点意思(义),哪怕就是整日里搓麻斗地主,那也是幸福。有不少学者认为清朝的皇帝比起前朝,有平庸但没有昏庸,从嘉庆起都被视为平庸,嘉道以后没有一人自以为幸福(实际上也幸福不起来),而且是一个不如一个,原因就在于王朝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也越来越无“事”可做,即想做的事总是做不通做不成,不想做的事儿却一件接一件。没有幸福感的皇帝一定是平庸的皇帝。雍正被视为是一个承前启后,励精图治的有为之君,那么他幸福吗?按理说他想做的事做成了一些,对帝国的前景也还乐观,但据说他一生都很喜欢一首《好了歌》,他把这首歌抄写下来,经常吟咏,歌略长,截取半段:
南来北往走西东,
看得浮生总是空。
天也空,地也空,
人生杳杳在其中。
日也空,月也空,
来来往往有何功?
田也空,地也空,
换了多少主人翁!
金也空,银也空,
死后何曾在手中。
妻也空,子也空,
黄泉路上不相逢!
……
有着如此“消极”的人生观,估计他也不太感到幸福。
有能爱(love):有爱的人与被人爱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有能力去爱(包括有能力接受爱)。幸福的第三字诀,就是能爱!许许多多轻生或有轻生念头的人不是没有他(她)爱的人,更不是没有真心爱他(她)的人,之所以自认为不幸福到了要自我了结生命,就是没有“能力”去爱或接受爱。记得北京有一位毁家兴(公益)业的女士在谈起她为什么矢志不渝时,谈了这么一件“小事”。那是改革开放初年,她抱着幼小的女儿到深圳出差兼探亲,出火车站时女儿不慎摔伤,腿脚破皮出血,面对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与哇哇大哭的女儿,她感到极度地无助与委屈,这时一对显然是从海外归来的华侨老夫妇主动上前嘘寒问暖,并拿出随身携带的创可贴为女儿贴上,当她再三向老人表示感谢之时,老人的话让她震惊:应该感谢你,你使我们有机会帮助别人。这也是爱的本质,有能力love就有幸福。
有希望,有事做,有能爱;hope,work,love。幸福的三字诀,缺一不可,你幸福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8-221964.html
上一篇:
闻香识美人:“smart power”有得弹下一篇:
福建秀才天下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