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汶川发生7.8级地震,强度与76年唐山地震相同。不同的是,唐山地震发生一两个小时后,地震局的人都不知道震中在哪儿,而这次地震后中国地震局很快就发布了地震大小和位置的通报。但愿震中离人口稠密区远一点,不要造成重大的伤亡。
我作过比较深入的个案研究,主要是唐山地震,也作过比较一般性的地震前兆研究,就是目前被炒得很热的“地震前驱波”。我相信地震确实有前兆现象,但是只局限于震中及其附近相当有限的范围。这意味着,以地震预报为目的的监测,应该以对地震的潜在发生地域的研究为基础,应该有的放矢。
关于中国的地震预报水平,有一种说法是中长期预报的准确性比较高,主要是短临预报问题尚未解决。我以为事实并非如此。根据地震历史记录,我们对地震频发地区已经有所了解,但是还相当不细致。比如我们说川滇地区将来可能发生大地震,这是不够的,原因是这个地区太大,我们没有能力在这样广大的地区布设一个密度足够高的监测网。
监测网的密度至关重要。目前的情形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布设足够的观测网,所以就建立了一个非常稀疏的观测网。这种策略不是很高明,即便观测到了什么异常变化也无法确认。高明的策略应该是“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解剖麻雀”,“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实施这样的策略,就需要对大地震的潜在发生地域有比较准确的判断,不是一个省的范围,而是一个断层带的某个部位。全中国可能有很多这样的部位,但是其中一些远离人口稠密区,不会造成太大的灾害。我们现在的能力,可以对多个这样的部位进行重点监测,才可能捕捉到可以比较和验证的、可靠的地震前兆信息。
我们需要对大地震发生的部位进行更细致的研究。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9: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