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两年国内发生了一连串的不幸事件,而且它们都与教育有关,而且都与大学教育有关,如先是去年发生在河北大学的李启铭撞人案件,接着是发生在西安的药家鑫撞人并杀人案件,然后是最近发生在上海的留学生刺母案件,这一连串事件出现绝非偶然,这充分地彰现了教育的失败。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一切都是怎么造成的?
当李启铭案件发生后,全国舆论一片哗然,当然哗然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他醉酒开车撞人,而是那种“我爸是李刚”的那种嚣张的、不可一世的气焰。因为在这狂哮的背后所张显的是在中国的权力至上的社会风气,是官本位社会影响在年轻一代反映,是潜移默化的社会教育在李启铭身上的展现。
药案的发生更是让人匪夷所思,他在开车撞人后竟然因为对方记他的号码而把此人捅死!这显示了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极端的凌辱、压迫和歧视,甚至都不把对方当人看,甚或是不把对方当生命看,也可以说是对生命的完全的麻木感。而且竟然还有他的师妹为虎作伥道而且在博客中表白道“记车号就是不要脸,要是我也会这么作”,这表现出一种多么的无耻之极的嘴脸。好象他作践了别人,别人连丝毫的不满都不能有,连有个找说理的想法都不能有,而且当被捅的时候连声哀求也无济于事,这显示出对他人生命的极端漠视,这种表现即使是对其他动物都不应该有的,但竟然对是与自己同类的人下此毒手,这还是人吗?人如果没有人伦观念的话,与禽兽何异?
留学生刺母案简直是一个荒唐的闹剧,母亲所供养的儿子竟然是自己的债主,从日本回来竟然是为了索债来的,他对学费生活费的要求看上去是多么的理直气壮(据说他自己每月12000元人民币的房费和更大数目的开销,而且5年的留学时间竟然没有打过一次工!),似乎就是他母亲欠下他的,他母亲如果有对此异议那么就可以用武力讨债,所以以前只听说黑社会才能干出如此行经,没想到现在她儿子对自己的亲生母亲也能够做出此等事情,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当然刚荒诞的是当刺母实践发生后,那么多的看客中竟然没有一个施救者,似乎中国人习惯了当无谓的看客,对于如何施救真的不知所措。最后还是老外来施救。如果发生鲁迅在日本留学的年代似乎可以理解,而发生在今天真的无法理解。使什么造成了人们如此地冷漠?难道就是怕沾染上与自己的干系吗?因为这个事情不怎么复杂,怎么可能扯上与自己不清楚的关系呢?特别是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打个电话报警总是可以吧?不!就是认为这个事件与自己没关系,无所谓,似乎越热闹才越好玩。所以许多人把这件事当作好玩的事情看了。这就是中国人的冷漠。也许换句话说,没有一个权威下命令是没有人做什么的,这就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被动的、等待命令、号召的心理,国民的自觉性丧失了。)
对于李启铭案件背后的事情人们知道很少,按常理可以推知,他是在一个地方霸主的家庭里长大,身上有些飞扬跋扈的气息也是正常的,俗话说这就是衙内的脾气,所以在明知自己过错的情况下还认为别人不能奈之何,因此才敢于把他老爸的名号打出来。这当然是中国社会畸形状态的折射,说明中国的封建主义的余毒甚重,这些东西在现代社会是不可想象的,也只有在封建的等级社会里才会如此明显。如果看过《包青天》系列的话就能够看到衙内们依靠权势飞扬跋扈的做派和劲头。李启铭的表现不过是个小CASE而已。
对于药案人们似乎知道的比较多,药的表现就是处于养尊处优的家庭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习气,那也是在家里培养了说一不二、家里的佣人任凭驱使的习惯使然,那么就有了人上人的感觉,所以看到社会下层的就会躲避瘟疫一样,认为他们天生就是劣性的,那么他们就是死不足惜的。所以对于他们的哀求自然是无动于衷的。在音乐学院受教育的人,多半都会把自己打扮成贵族,所以他的师妹说出“要是我,我也会这么做”这样的话,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认为自己生命比别人高贵,别人最好别招惹他,如果招惹他的就没个好,轻则伤残,重则要命,这不这个农村妇女就把命丢了。
刺母案一看就可以知道,就是母亲太娇惯、太纵容、太虚荣造成了这个恶果。太虚荣的母亲经常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要求孩子来达到,这个要求往往是以交换条件为诱饵的,这样孩子在向她提出要求的时候也经常以此为要挟,她对她的不正当要求又不敢说不,从而就造成了一个纵容的恶果。“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这那象母亲给儿子说的话呀?给社会上的流氓无赖说的话一般无二,这样的教育如果能够出现好的结果,那真的奇迹出现了。所以,我觉得虽然这个儿子可恶,但这个母亲也是可气可恨。换句话说,没有这样的母亲就不会有这样的儿子。
可以看出,所有这几个案例都是家庭教育的直接结果。因为在平常的情况下,他们藏匿在大众中根本无法显现,只有在极端的事件中,他们的劣根性才表现出来。
学校教育有责任吗?当然有责任,因为学校教育只忙于升学考试,对于道德意识唤醒无所作为。特别是大学教育,没有促进他们的道德观念成熟。事实上,这些人缺乏基本的是非观念,这一切都与脱离不了干系,当然也可以把这一切归结为社会的责任……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