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鲍元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yk0104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博文

鲍元恺——“音乐学”缘何泛滥成灾

已有 2750 次阅读 2012-1-20 21:52 |个人分类:艺术论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研究生, class, 本科毕业生, 音乐学, 艺术学院

重发2003年旧文:鲍元恺——“音乐学”缘何泛滥成灾

    2009年春,我所熟悉的某大学艺术学院在新录取的研究生表格上发现,排在前几名的是本校海洋环境学院和外语学院的本科毕业生,都没有专门学过艺术。由于他们比一般艺术专业的考生具有公共课的优势,所以能够顺利地通过初试并拿到高分。至于复试时应当展现的艺术技能和禀赋,这个艺术学院对攻读艺术学硕士的考生并无此要求。据说,现在有更多非艺术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准备照此办理,开通一条取得硕士学位的捷径(这和建立交叉学科,或扩大音乐学科的人文视野,或改善音乐学科的知识结构等不是一回事)。由此,我想到了我的一篇2003年的旧文,重发于此:

——————————————————

           据统计,全国音乐院、系、科近几年已达700多所。其中,绝大多数专业不是作曲与声乐器乐的表演,而是音乐学。
    按照教育部的规定,音乐学是二级学科,属于一级学科——艺术学下的分支。规定的音乐学学科研究范围包括:
    中国音乐史学,西方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考古学,外国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文献编译、音乐比较研究、作曲、和声学、作品分析、复调音乐、配器法,指挥、视唱练耳、管弦乐器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中国乐器演奏,演唱,乐器修造,音乐音响导演、艺术嗓音医学,音乐治疗学等。
    这里,设立了24个“研究范围”,后面还加了一个“等”。实际上,已经囊括了专业音乐教育的全部学科。
    问题是,在音乐学院,还有一个一般称作音乐学的专业,它的专业充其量只是如上“范围”中的前九项——中国音乐史学,西方音乐史学、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考古学,外国民族音乐理论,音乐美学、音乐教育学、音乐文献编译、音乐比较研究,而不包括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音乐实践主体,即音乐表演与创作。
    囊括音乐所有专业的二级学科叫做音乐学,而其下分支的专业又有一个不包括音乐创作与表演的也叫音乐学——爸爸和儿子同名。这必然会引起学科建设的混乱。在事实上,由狭义的纯理论的音乐学取代广义的大学科的“音乐学”,在当前已经是相当普遍的现象。      

     大家知道,艺体类的本科、研究生招生,在文化课方面的要求大大低于理工科和普通文科。这是由于具有艺术禀赋和体育禀赋的是人群中的极少数,为了从更广阔的范围选拔艺术、体育人才,我们从50年代就施行这个规定,并先于其他学科进行选拔人才的考试。经过半个世纪的实践验证,这个规定是正确的。
    如今,这个规定成了取得本科和研究生学历以及获得相应学位的捷径。本科二百多分的文化课分数线,研究生四十多分的英语分数线,吸引着大批只要文凭,不管专业的考生。许多文化课水平达不到理工和文科最低标准的,就转向艺术院校。又由于他们不具备艺术专业所需要的天赋和技能,便蜂拥而至于以“理论”为特点的“音乐学”(还有其他专业的“美术学”“舞蹈学”等等)。
        毕竟,识字的比识谱的多得多,会说的比会唱的多得多,会作文的比会作曲的多得多,会吹牛的比会吹号的多得多,于是,“音乐学”便在几年中不断膨胀,成了中国音乐院校的最大专业。在综合大学音乐系科和各级研究生中,不会唱,不会奏,不会作的,和音乐几乎不相干的人比例越来越高。
       这么多人从事与社会音乐生活无关的专业,那么,就业问题怎么解决?
      好办!现在,不仅有专业音乐学院,有包括音乐系的艺术学院,有大量的省级、地区级、市县级开设音乐专业的师范学校,还有大批综合大学和工科、农医、外语、财经高校,以及中专、中技、职校都开设了音乐专业。这些并不具备音乐专业教育能力的学校一夜间都成了此类毕业生的好去处。
     至于社会文化生活是否需要这么多人挤进这本来就十分狭小的空间,那不是学校和学生考虑的事情。学校赚了钱,学生拿了文凭,毕业生留校或者换一家学校继续按照自己的模式复制下一轮与社会文化生活无关的毕业生就是了。

补充:   

    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艺术学科的错误评价体系,是造成“音乐学”泛滥成灾的根本原因。

    音乐,是非语义性艺术,它的符号属于非推理性符号。换言之,音乐是超语言的,是用逻辑语言说不清的——“言之不足 歌之咏之”也!否则,要音乐干什么?

    在音乐诸专业中,用音乐本体(非语言)表述的作曲与声乐器乐表演是第一性的;用语言表述的音乐学,是第二性的,本质上属于交叉(与史学、或美学、或社会学、或民族学、或考古学、或人类学、或文献学等)学科。

    中国目前没有设立用音乐本体表述的艺术学位(2011注:2005年起,终于设立了FMA_艺术硕士学位,作为与“学术型学位”并列的“专业型学位”。2010起,艺术类又从文学类独立出来,成为一个门类。这些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用语言表述的艺术学的学位。而我们的职称评定要看学位,甚至行政职务也要看学位。于是,要想在职称职务上获得发展,只有走“音乐学”的路。

    也正因为只有艺术学学位,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对于艺术院校的评价(入学、学位、职称、课题、评估),以文字表述项目和语言能力考核(母语的和外语的)为主,这本身就违背了音乐艺术的规律。

   

   说明:我们厌恶甚至惧怕洪水泛滥,并非厌恶水、惧怕水,或者不需要水。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74-530552.html

上一篇:鲍元恺:让民歌在文明更替的断层中重生
下一篇:朱浙萍:厦大学子之歌——访鲍元恺、郑小瑛教授
收藏 IP: 222.30.53.*| 热度|

1 孟津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4 00: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