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鲍元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yk0104 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 天津音乐学院教授

博文

朱浙萍:厦大学子之歌——访鲍元恺、郑小瑛教授

已有 3984 次阅读 2012-1-20 22:22 |系统分类:诗词雅集| University, 厦门大学, 爱乐乐团, 作词, 作曲

厦大学子之歌

      传递南强声音


——访鲍元恺、郑小瑛教授

 

厦门大学新闻学院 朱浙萍

 

  “寒来暑往,万象更新,每一代都呼唤厦大先贤的精神。来自天南,奔向海北,向四面八方传递着南强的声音……”
  6月25日晚上,在厦大美国留学生吴孟天领唱下,来自海峡对岸的中国文化大学华冈交响管乐团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合唱团在厦大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联合演出鲍元恺作词作曲的《厦大学子之歌》。
  这首歌曲的首演是在厦大90周年校庆音乐会上。当这首由厦门大学合唱团和厦门爱乐乐团演绎的《厦大学子之歌》在83岁高龄的音乐大师郑小瑛的指挥棒下缓缓淌出时,现场的观众屏住呼吸,陶醉地静静聆听。一曲终了,音乐厅爆发出观众动情的鼓掌欢呼。这深情优美的诗句,这活泼动人的旋律,这令人震撼的交响篇章,源自于鲍元恺教授内心对厦大的深情厚意——这是他为厦大90周年校庆捧出的一片赤子真心。
  
  鲍元恺:第一次“作词作曲”
  
  鲍元恺教授是世界著名的作曲家,同时又是获得文化部音乐教育奖的音乐教育家。他的作品不仅在国内,也在欧洲、亚洲、南北美洲和大洋州赢得了异国听众的高度评价。他的学生遍布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
   2005年,鲍元恺教授成为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的特聘教授,2007年出任厦门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六年来,鲍元恺教授在这美丽的海滨校园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几部大型作品,并培养出了十几位学有所成的作曲家。“为给了我艺术灵感的厦大创作音乐,是我积蓄已久的心愿。适逢厦大九十华诞,为我热爱的厦大学生们创作一首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成了我了却这个心愿的重点。”
  写歌,需要歌词。鲍元恺以往的作品大都是请他的弟弟——著名词作家鲍和平或者其他词界朋友与他合作。但是这次,他要直抒胸臆,以表达他对厦大的挚爱真情。“那些词作家兄弟、朋友绝对没有我对厦大的感情真挚,绝对没有我对厦大的了解深切。于是,这首歌成了我平生第一次的‘鲍元恺作词作曲’。”
  在鲍元恺的眼中,厦门大学“南有一门炮(胡里山炮台),北有一炷香(南普陀寺)”,保护、保佑着他在这里静心于教学、创作和研究;它“背靠五老峰,面向珍珠湾”,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更给了他无穷的艺术灵感。
  鲍元恺住在胡里山炮台对面的厦大海滨宿舍,又几乎每天都会经过嘉庚楼前的芙蓉湖和情人谷水库,于是歌词中的第一句就有了“海滨”,有了“湖畔”。而镌刻在湖畔的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就成了全曲的主题,在歌曲中反复咏唱了六次。他说:“可以说歌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实际的感受。”
  《厦大学子之歌》的每个段落都有各自的主题:第一段是“探索”,第二段是“传承”,第三段则是厦大学子的群体形象。每段主题都出现在各段第六句:第一段是“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第二段是“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第三段则是“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鲍元恺在旋律中加入了流行音乐的节奏,在管弦乐的伴奏中添加了爵士乐元素——“这样就使歌曲的节奏欢快而富于动力,充满时代感,学生们会更喜欢。”
  
  郑小瑛:这是属于你们的歌
  
  首演当晚,郑小瑛教授一袭青衣,在衣袂的翩翩蝶动中,她款款走向指挥台,转身对观众说:“厦大学子之歌,鲍元恺词曲,世界首演。”坐在台下的鲍元恺乐了,有多少次,在世界各地的舞台上,从指挥家的口中,他听到过自己的名字和“世界首演”这四个字,都是大部头的交响乐、清唱剧。而今天再次听到这几个熟悉的字,却是因为他为自己热爱的厦大学子们写的一首小歌。
  4月4日,在厦门爱乐厅联排,郑小瑛教授细致地处理着总谱上的每一个细节,反复叮嘱着合唱团的厦大学子注意演唱速度和力度。在场的潘世建副市长、潘世墨前副校长以及前来观摩排练的厦大、集大老师们都为郑小瑛教授的一丝不苟所感动。演出前,郑老师打电话给鲍元恺,建议他在前奏中把歌词朗诵一遍,“你的歌词写得那么美,一唱而过怎么能行?”于是老太太亲自一段一段掐算时间,在总谱上仔仔细细地标上朗诵的起始记号。5号下午联排的时候,还像歌剧导演那样,具体安排朗诵者在台上站立的准确位置。
  郑小瑛教授对我们说:“我很爱这首歌,厦大的学生们应该人手一份谱子,好好学唱,因为这是属于你们的歌。”
---------------------------------------------
 
 
 
厦大学子之歌

(一)
走过湖畔,走过海滨,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脚印。
走过清晨,走过黄昏,
每一天都充满不懈的探寻。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激励着我们!

(二)

寒来暑往,万象更新,
每一代都呼唤着厦大先贤的精神。
来自天南,奔向海北,
向四面八方传递着南强的声音。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伴随着我们!

(三)

走向世界,走向人生,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耕耘。
向往友谊,向往爱情,
每个人都洋溢着火热的青春。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召唤着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厦大学子之歌 / Song of Xiamen University Students
 
鲍元恺词曲
《厦大学子之歌》首演实况高清录像
《厦大学子之歌 》首演实况普通录像
《厦大学子之歌》演出结束鲍元恺谢幕及厦大校歌演出实况
《厦大学子之歌》立体声演出实况音频
《厦大学子之歌》郑小瑛排练高清录像 1
《厦大学子之歌》 郑小瑛排练高清录像2
《厦大学子之歌》排练 第一遍
《厦大学子之歌》排练 第二遍
《厦大学子之歌》伴奏音频
厦大学子之歌 郑小瑛连排
---------------------------------------------------------------------------------------
 
 

2011年4月5日,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交响音乐会上由厦门大学合唱团和厦门爱乐乐团首演,郑小瑛指挥[flash]http://www.tudou.com/l/zH6O4rImT6s/&iid=78309378&resourceId=27005059_04_05_99/v.swf[/flash]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11835811i78309378.html
 

郑奶奶在排练
--------------------------------------------------------------------------------------------

2011年6月19日,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华冈交响管乐团与厦门大学合唱团联合演出
美国留学生吴孟天领唱,段富轩指挥。
 
[flash]http://www.tudou.com/l/zH6O4rImT6s/&iid=88706101&resourceId=27005059_04_05_99/v.swf[/flash]

 


 

 


厦大学子之歌  
 (一)
走过湖畔,走过海滨,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脚印。
走过清晨,走过黄昏,
每一天都充满不懈的探寻。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激励着我们!
  
(二)  
寒来暑往,万象更新,
每一代都呼唤着厦大先贤的精神。
来自天南,奔向海北,
向四面八方传递着南强的声音。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伴随着我们!
  
(三)  
走向世界,走向人生,
每一处都留下厦大学子的耕耘。
向往友谊,向往爱情,
每个人都洋溢着火热的青春。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自强不息,止于至善!
“南方之强”永远召唤着我们

 


我到厦门大学工作已经六年了。 厦门大学“南有一门炮(胡里山炮台),北有一炷香(南普陀寺)”,保佑、保护着我在这里静心于我的教学、创作和研究;它“背靠五老峰,面向珍珠湾”,这依山傍海的自然环境,更给了我无穷的艺术灵感。 在这六年里,我在这里培养了十几位学有所成的作曲研究生,恢复了艺术研究所,完成了我最重要的几部大型作品:第三交响曲《京剧》、第四交响曲《厦门》和清唱剧《禹王治水》,还指导我的研究生,完成了我的《炎黄风情》24首乐曲、《台湾音画》组曲和第一、第三交响曲的钢琴版。我的交响组曲《台湾音画》也是我在厦大工作期间,由郑小瑛指挥厦门爱乐完成了中国大陆的首演。 为给了我艺术灵感的厦门大学创作音乐,是我积蓄已久的心愿。适逢厦大90周年,为我热爱的厦大学生们创作一首适合学生演唱的歌曲成了成了了却这个心愿的重点。 写歌,需要歌词。我以往大都是请我的弟弟,词作家鲍和平或者其他词界朋友与我合作。但是这次,我要直抒胸臆,表达我对厦大的挚爱之情——那些词作家兄弟、朋友绝对没有我对厦大的感情真挚,据对没有我对厦大的了解深切——于是,这首歌成了我平生第一次的“鲍元恺作词作曲”。 我住在胡里山对面的厦大海滨宿舍,又几乎每天都会经过嘉庚楼前的芙蓉湖和情人谷的水库,于是歌词中的第一句就有了“海滨”,有了“湖畔”。在湖畔镌刻的厦大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是全曲的主题,在歌曲中反复咏唱六次。 作为歌曲,每个段落也有各自的主题:第一段的主题是“探索”,第二段的主题是“传承”,第三段则是厦大学子的群体形象。每段主题都出现在各段第六句:第一段“探寻的脚印是我们生命的延伸”,第二段“先贤的精神在我们心中永存”,第三段“辛勤的耕耘锻造着我们的灵魂”。 这首歌的旋律和管弦乐伴奏,加入现在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歌曲的节奏,欢快而富于动力。 厦大青年教师郭伟指挥厦大艺术学院一百多名青年学子已经排练了半个月,大家非常喜欢这首歌。第一段的领唱是流行唱法,第二段是美声,第三段则是合唱团齐唱。合唱部分突出的是厦大的校训。  
 
----------------------------------------------------------------------------

伴奏谱下载:

管弦乐总谱

 

厦大学子之歌总谱.pdf(1.23 MB)

 

钢琴伴奏谱:

厦大学子之歌A调独唱谱.pdf(192 KB)

 

合唱谱:

厦大学子之歌A调合唱谱.pdf(192 KB)

《厦大学子之歌》首演,厦门大学邬大光副校长向鲍元恺赠送校庆纪念牌

朱之文书记和朱崇实校长给鲍元恺教授的感谢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974-530560.html

上一篇:鲍元恺——“音乐学”缘何泛滥成灾
下一篇:鲍元恺题字——为唱片、书籍、节目单
收藏 IP: 222.30.5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