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是教书育人之地,可在如今大学,教学与科研地位有些颠倒,就连教学型地方大学评职称、拿奖励也主要看科研。环顾一下国内的大学科研现状,有如下“三围”:
一是围着研究兴趣转。围绕研究兴趣做的paper多,档次也高,就是看起里有些穷。围绕着自己兴趣做的大多没有紧跟国家热点需要,所以,票子来的少一些,这些学者教授还是有骨气的,特别是一些满头银发还在蹬着破自行车的教授。围着自己兴趣做,在国外应该是主流。看看国外学者的主页,都有research interests的介绍,一般学者兴趣很窄,也有大牛稍微广泛一点,但总之还是很窄。我们国内则不是,大多叫做“研究领域”,博导教授们研究“兴趣”基本都很广泛,院士们很多更是“无所不通”,机械工程学科的院士们恨不得个个都是材料学家、信号处理专家、控制专家,当然更是机构设计专家。
二是围着经费转。这在国内是主流,哪儿有钱都一拥而上,国家需要什么自己就奉献一切。只要是理工科的,大家都要到新能源里去吸点金子,也都能成为节能和减排的专家。围着经费转,金子确实可以赚不少,不过paper和科技成果的数据能否站得稳就很难说了。
三是围着大牛转。大牛有两种:一是确有水平的院士、长江学者以及各种地名冠名的学者,年轻人围着他们转还是很学点东西,至少每年不用担心经费考核;二是学校学院领导,领导有学术资源,围着领导转,不仅能用上仪器设备,没准还能被提拔。
还有一些大学教师科研围着设备转、围着paper转、围着职称转,这些都是大学的社会底层,没办法,为了生存,拿不上桌面来说。
如有跟您雷同,实属巧合,请一笑了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659-454312.html
上一篇:
栀子初放当送别下一篇:
教学的“三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