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ang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

博文

中国数字出版在透支未来 精选

已有 8720 次阅读 2012-5-1 13:30 |个人分类:数字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数字出版, 版权, 学术出版, 商业模式

中国数字出版最奇特的一道景观是,辉煌的产业数据与业内人士的迷茫乃至悲观。从统计数据看,数字出版产值暴涨,前景喜人;从发展规划来讲,大平台蜂拥而 至,霸气侧漏。但是,业内人士的观感却并不乐观:盗版威胁愈演愈烈,盈利模式遥不可及,企业投入谨小慎微,读者用户拒不买帐。这一强烈反差的根源在于,目 前数字出版的发展模式在透支未来,我们的理念和商业模式不具备可持续性。在政府政策推动下,在行业内外投资刺激下,在外行人群体涌入的混乱中,数字出版模 式正在对内容资源、人力资源、和市场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发。纵观热闹纷呈的数字出版业,掠夺资源者多,创造价值者少;坐享其成者多,建桥铺路者少,这一畸 形产业生态,正在让中国数字出版失去未来。

 

首先是以数字平台、IT服务商和移动阅读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出版商对内容资源的掠夺。传统内容方对盗版恨之入骨,其实,掠夺内容资源最甚者,并不是盗版,而 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海盗”——中间商的版权倒卖,知名平台对弱势出版社和个体作者的剥削,掌握渠道霸权的电商对内容方的软硬兼施,版权保护的民不举、官不 纠,等等,这些掠夺才是真正伤害产业链,并透支数字出版未来的行为。如果盗版是偷,那么这些行为就是抢。从目前来看,多数出版内容资源只简单的数字化之 后,就直接面向读者,这些粗放型的内容资源根本无法产生附加值,也就无法获取附加利润,这与出口自然资源换外汇的行为一样短视。这一简化模式的根源,就在 于这些合法掠夺者的短视与急功近利。结果,内容方利润低,投入少,人才流失严重,整个行业失去了制作优质内容的源动力——无论是原创内容,还是数字化多媒 体增值内容。另一方面,掌握优质纸本内容的出版商无法接受数字版权的超低价位,拒绝授权给数字平台。但是,这一优质内容瓶颈无助于解决产业链失衡,大平台 靠廉价低质内容依然可以粗放型发展,而高质量纸书最终成了数字盗版的猎物。

 

其次,目前数字出版业尚未建立合理的人才回报与使用机制,结果,本就匮乏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配置,行业的创造力正在被剥削和浪费。不客气地讲,如今的 数字出版生态,老实人吃亏,人才无用武之地。由于数字版权保护的欠缺,行业标准的混乱,对数字转型的理解偏颇,数字出版业演变成了一个浮躁行业——冠冕堂 皇的招牌,天花乱坠的忽悠,千奇百怪的噱头比比皆是,但真正务实地去做产品、做技术、做创意、做用户体验的太少了。以某电商平台推出的电子书为例,连起码 的兼容性与用户界面都成为问题,其浮躁可见一斑。电子书营销与平台成长方面,则大量雇佣水军刷票,结果排行榜、总下载数量等指标连鬼都不信。在这样的生态 下,老实人不吃亏才怪!另一方面,国内出版业依然是垄断格局,国家的政策取向还是进一步做大做强国有出版集团。此举有合理之处,但是,从数字出版的产业发 展周期看,没有经过充分的自由竞争,就过早进入资源垄断的阶段,是一种地道的透支未来的模式。今天,数字出版竞争的核心不是模式创新,不是技术领先,不是 文化超前,而是比谁能占有资源、垄断资源、独享政策,这一点,在电子书包领域尤为突出。在这样一种竞争格局下,人才毫无用武之地。

 

第三,数字出版行业对读者持续采取“坑爹”策略。内容粗制滥造的现象由来已久,在数字出版时代,愈演愈烈。正版电子书出版时间滞后,内容陈旧低质,DRM 让花钱买正版的读者麻烦不断,内容捆绑硬件的平台不断用小人之心限制读者选择,等等。除此而外,还出现了畅销书的电子书价格高于纸本书的奇谈。凡此种种, 正在扼杀国内读者仅有的那么点对数字出版的兴趣与热情。数字出版本来是充满创意的领域,但迄今为止,国内真正立足数字形态的高质量原创内容寥寥无几。这样 的数字产品供给,如何维系一个高速成长的产业?当一个一个读者花钱买来烦恼,买来失望之后,这个行业能有明天吗?!

 

数字出版提供了高速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潜在市场,却也让出版业不得不面临快速变化、优胜劣汰的残酷竞争。中国数字出版想要健康发展,需要高质量的产品 服务,而不是皇帝新衣一样的大平台、大工程;需要合理的产业链结构和公平的利润分配体系,而不是资源垄断者的一家独大;需要优秀的用户体验与满足,而不是 变着花招忽悠顾客。中国传统出版的底子本身就薄弱,相当一部分配套体系都未建立完善,对比西方,我们的数字转型要艰难得多。中国数字出版业需要卧薪尝胆, 脚踏实地,需要不断创造价值,而不是掠夺资源、透支未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希望!(任翔/文)

本文已由《新华书目报》刊载。



中国需要高水平的科技杂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3928-565529.html

上一篇:科普危机与学术评价的论文导向
下一篇:澳大利亚独立出版商的数字化策略
收藏 IP: 131.181.35.*| 热度|

28 许培扬 武夷山 赵美娣 闵应骅 钱磊 徐耀 姜念云 何学锋 赵大良 王晓光 任胜利 侯雄坡 曹聪 麻庭光 王曙明 王晓峰 闫钟峰 雷蕴奇 侯勤福 孙媛媛 杨海涛 李璐 柳东阳 梁进 张骥 王启云 hangzhou deartrac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21: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