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与开放科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enxiang 本博客的主要内容为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和开放获取。

博文

学术图书开放获取:一定要作者方买单吗? 精选

已有 15600 次阅读 2016-3-14 12:30 |个人分类:学术出版|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图书馆, 开放获取, 学术图书, 学术出版, 众筹

从全球范围讲,由公共财政或公益基金等资助的科学研究,其成果须对公众免费开放——这已成为法理上的共识和科研政策的基本原则。学术期刊内容的开放获取已经成为强制性政策,并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学术期刊的出版模式。

目前,这一变革力量已经延伸到学术图书领域。图书馆、学界和社会公众对图书开放获取充满期待,很多人认为它有助于解决目前学术图书出版的危机:通过免费内容来吸引更多读者,扩大图书的学术影响;由读者付费或图书馆订阅向作者方付费或向更多元的商业模式转型,这些都有助于解决图书出版的风险控制和盈利模式等结构性问题。

从商业运营角度讲,学术出版的竞争在倒逼出版商开放内容。这是因为,学术出版产业本质上是对出版商品牌和声誉的运营,而品牌声誉的基础是出版物的传播力与影响力。由于免费开放内容在传播范围、阅读人次和使用频率(如引用、政策借鉴、数据挖掘、重复使用)等方面的优势,开放获取出版商会通过免费内容迅速提升其影响力和品牌声誉。比如,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出版社出版了47本开放获取学术图书,其累积下载次数已超过50万次。最畅销作者Professor Kym Anderson AC一个人的作品下载量就达到11.7万次,这在传统学术图书出版领域是不可想象的。

相反,那些封闭内容的出版商会逐步陷入恶性循环。在注意力经济时代,学术图书已经转向“读方”市场——学术图书内容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在这种市场条件下,开放内容甚至将成为培育出版商品牌、建立长期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之一。根据出版商传播联盟(Publishers Communication Group,PCG)2015年的调研报告,业界对于开放获取的态度正在转变,35%的出版商目前提供开放获取出版模式;而开放获取的学术图书被57%的学术图书馆列入馆藏清单——可以说,开放获取图书已经获得初步认可。

目前,作者方付费(作者本人、科研机构或基金)成为开放获取学术图书的主流商业模式。相应地,出版商正在从服务读者转为服务作者,为作者提供同行评议、编辑加工、宣传推广和成果认证。但是,这种模式存在很多问题。首要问题是出版费用昂贵,很多大学和科研基金还没有支付开放获取费用的预算;此外,由于出版商利益是作者方的开放获取费、而不是与读者方的订阅收入挂钩,其精选内容、控制质量和推销内容的动机大为削弱。如出版商传播联盟的报告所示,70%的出版商收取了开放获取费用后,对促销服务敷衍了事。

开放获取图书出版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内容免费的前提下,维系传统出版的运营方式,尤其是独立的同行评议和出版商的质量把控。出版业必须认识到,无论内容免费与否,作者付费还是读者付费,学术图书出版的根本价值必须、也只能体现在读者认可上。


在作者方付费模式之外,英国出版平台Knowledge Unlatched( KU,解锁知识)的独创模式同样值得关注。Knowledge Unlatched 是英国资深学术出版人 Francis Pinter于2012年创建的、非盈利性的开放获取机构。简单说,KU建立了一个全球图书馆的采购联盟(Consortium),集体分摊出版学术图书的单本成本费(Title Fee),并支付给出版商,从而实现图书内容的开放获取;而出版商依然可以在其他渠道售卖纸书和电子书谋利。

KU立足于图书馆机构市场,将个体图书馆向出版商购书的零售模式转变为图书馆联盟的集体采购;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开放获取创新。KU的第一轮实验获得了全球300 家图书馆的支持,使大约30 种人文社科类学术图书对全球读者免费开放。截至2015 年底,KU的开放获取图书总下载次数突破了45 000 次,来自于全球170 个国家。

2015 年下半年,KU开启了第二轮扩张,开放获取图书品种增至78 本,合作出版商中包括剑桥大学出版社、Routledge 等大牌出版社,每个图书馆的加盟费用为3 000 美元左右。KU商业模式的本质是机构众筹,这为学术图书的开放获取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从作者方付费转向机构众筹,不但可以有效减轻学者和科研机构的财务负担,也让学术出版回归到服务于读者的商业本质。KU模式聚焦于两个核心:一个是专著出版的根本——内容;另一个是专著出版的资金来源——图书馆经费。KU模式提供了二者的直接对话,即由全球图书馆来共同分担费用,使内容对全球读者免费,从而除去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成本、提升学术图书出版的整体经济效率与可持续性发展。

我国开放获取图书几乎还没有起步,但这一领域在海外日益受到关注,新模式、新平台不断涌现,支持性政策不断推出。无论是作者方付费,还是其他商业模式,我国科研界应该迈出图书开放获取这一步


本文节选自拙作《数字学术传播与出版转型:2015 年海外学术图书发展评述》,该文由《科技与出版》在2016年2月刊发。原文较长,特分成三篇博文与大家分享,并稍作改动。 这是第二篇,欢迎批评指教!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3928-962545.html

上一篇:海外学术图书出版面临三方面挑战
下一篇:数字学术传播与图书的未来
收藏 IP: 139.86.9.*| 热度|

10 许培扬 范运年 王启云 黄永义 武夷山 王毅翔 张江敏 徐耀 孙颉 陈建平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9: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