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不带这样“意淫”的,结晶年里说晶体 精选

已有 8866 次阅读 2014-6-11 06:39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晶体, 结晶年

不带这样“意淫”的,结晶年里说晶体。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10/2014 11:35:44


2014年是国际晶体学年,又赶上了颜老师的N论文,镜某对晶体不免多发了一些“议论”,也算是凑个热闹吧。

对晶体说的多了,自然有朋友“不服了”:【你觉得如果量是关键是难点是瓶颈,小颜会藏绌不在博客里说不在文章中提?审稿人评论人也都看不见不知道?全世界就你清楚?】答案是肯定的,远离现场的镜某比在现场长晶体的人要清楚。这个思路就叫做“辩证法”。在海南岛上的人很少能有在岛上的感觉,但从飞机、卫星上看的话,就大不一样了。可见距离远了反而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这里谈的“意淫”事例是另一个,方解石晶体。这个百度百科的解说共有两段。第一段里对方解石晶体有个说法【中国人俗称之冰洲石】。再查冰洲石条目时,死活查不出来哪里来的“冰州”的说法,欺负国人不懂洋文啊。冰洲石的说法应该是来自Iceland spar的翻译,因此并不存在“中国人俗称”的说法。

这个名称问题只是个小癖疵,还不是“意淫”部分。该条目的第二段,基本上就是个充满意淫思考的文字了。首先,【它.具有最大的偏光性能和偏振光性能.人工不能制造也不能替代的自然晶体】的提法就是“意淫”。物理表述有误且不论,“人工不能制造也不能替代的自然晶体”完全是属于胡说八道了。现实是人造的可以有超过天然晶体的最好品质。

其次,【由于世界诸国都缺少核心部件--(高质量方解石晶体.而中止制和修理),中国所产的晶体量和质都超过了世界诸国.加之黄惠勋的采矿和测试方法都超了世界先进水平.现在全天文仪器的制只有中国修理和中国制造 】的说法也不妥当,更没有【原来是德国和美国制造和俢理,外国没有中国这么顶尖级冰洲石晶体,现在全世界天文台覌测用的尖端议器是中国制造和中国才能修理,只有中国才有这么好的冰洲石晶体】的道理。事实应该是出于经济成本的缘故,而并非是因为别的原因。

半个多世纪前,神州曾经有个叫做大跃进的运动。“提出一九五八年钢的产量要比一九五七年翻一番,达到一千零七十万吨”的荒唐说法。结果就发生了砸锅炼钢的蠢事儿,拿着好东西换“废品”!镜某是听上一代人口述的,不能体验那种疯狂。但是人做傻事儿的那种状态,多少还能理解一点儿。今天的疯狂,不过是把钢产量换成了另外一类什么东西罢了,本性还是一样的。

颜老师的蛋白晶体的原料是如何生产的?这个帖子尾部里有些说法。细节镜某也不了解,但是需要有大量的投入是必须的。其中的一些蛛丝马迹可以从颜老师以前的帖子里解读出来。

有必要在此再次申明一下:镜某这一系列帖子都是在论技术,而不是说颜老师工作的科学意义。就好比是在讨论打仗的兵器,而不是在议论战争的正义性。纵观人类的历史,决定战争胜负的往往不是“正义性”的有无,而是兵器优劣。因此,在传统士大夫思考的大环境里,有必要刻意去强调一下技术的思考。如果国人能有一点点技术思考的传统的话,砸锅炼钢的蠢事儿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在那一行里,原料少是个常识、大背景。所以他们不提此事。但是正经要谈论此事儿的时候,这个大背景、大前提就必须要拿出来议论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6/10/2014 09:20:54

因为要做长晶体的横向比较,要把长晶体当做一个 学问来思考。可以说,在蛋白质结构的研究领域里,没有人是把长晶体当做一个学问来思考的。这倒不是因为别的什么原因,仅仅是因为没有这个必要性。把长晶体当做一个学问来思考的,是要把晶体当做原料、材料的那些人们,而结构生物学要搞的不是这样的学问。

同样的问题,在做材料的晶体、在做半导体晶体的领域里也同样存在。做单晶硅晶体的最大难点在哪里呢?在圈儿里有圈儿里的论法。但是对一般人而言,那些细节都不是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原料硅的纯度。他们“统称”纯度有11个9,一般人也都相信了。其实从纯度的定义上论,单晶硅的纯度并非是真有那么多的九。换个说法就是:做单晶硅晶体最大的难点并不是在如何长晶体,当然这个也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对大众解说时,需要说做单晶硅晶体最大的难点是在如何获得高纯度的硅原料。

【小颜会藏绌不在博客里说不在文章中提?】的质疑,镜某以为是有些“不好意思”。因为在长晶体的过程中并没有什么可言,不过是比别人投入大了些罢了。当然,某种意义上说,大投入的方法也是个做晶体的王道。有必要申明一下:这里是在论技术,而不是讨论解释了这个蛋白机理的科学意义。就好比是在讨论打仗的兵器,而不是在议论战争的正义与否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结晶受到研究对象的状态、环境的温度、pH、饱和度等等一系列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迄今对于大分子的结晶依 旧是不可预测的,所以我们总是把这个过程称为“艺术”,而不是“科学”。主要原因不过就是这个复杂过程的规律还没被勘破。】的说法不能说错,但是这都是“枝节”问题。镜某以为第一位的问题是原料的量不是足够的多。博主不妨从这个视点来解说一下这个难题。这样一来,很多事情的责任就可以“推掉了”。

在镜某看来,结构生物学的结晶还算不上是艺术。蛋白质的分子的3D结构可算是了。这样说是因为分子量大了,晶体的对称性就要下降,晶体作为艺术的审美就不存在了。

结晶的事儿里还有个质量作用的因子。浓度、温度、酸碱度等都是示强性的量,样品的总重量则是个示量性的。在理论上,原料少了就无法结晶。如何能获得大量的原料?这其中有个核心技术的问题。造原子弹时也是如此:如何获得足够量的核原料?与别人用同样多的钱,通过技术革命获得大量原料当然是个可庆贺的事儿。这就不单是幸运的问题了。如果不是的话,那就没有什么可以“称赞”的了,就如同当年农民看不起大寨模式一样不被人看好了。

都说当年国人合成胰岛素是个创举。但是那类事情如果不是和产业结合的话,也就是个卖了孩子买笼屉——不争孩子争口气的境界,不过是个砸锅炼钢的科技版。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802315.html

上一篇:学科有高低,事业分档次
下一篇:改变世界和知天命
收藏 IP: 12.249.230.*| 热度|

11 曹聪 吕喆 孙爱军 苗元华 薛宇 张江敏 陈熹 刘全慧 戴德昌 biofans liyoux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2: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