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三重文化氛围是武老师发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应该说武老师的用心是很好的,但是镜某担心是被“误导”了。
有名的被“误导”的作品有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国人都以为这是个“爱国主义”教育的题材。人教版教参中说,
Quote
小说重点写法国阿尔萨斯地区被德国普鲁士军队占领以后,侵略者强迫当地学校改教德语的事件。最后一课,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典型环境,因为从此以后学校里不许再教法语了,小孩从此要学习异国统治者的语言,接受异国文化。
国人不知道欧人的“法国”阿尔萨斯地区的人是说“德语”,而法语却是“外语”。
钞票为了防伪,一般都用人头像,因为人对自己同类的面孔比较熟悉。西洋人有个用自己元首头像的传统,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二战。国人不用皇帝的头像印钞,是因为文化中讲究忌讳。连皇帝的名字都要忌讳,头像自然也不能被用。纸币上用“政治家”、统治者的头像会产生争议,会有国际纠纷,因此改用了“文化人”、科学家。这个选择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洋人文化氛围里崇尚“知识分子”,而是一种政治上的选择。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