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饶毅们还是认为“院士”是个个人的名誉

已有 3387 次阅读 2011-8-27 12:31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院士, 饶毅

从题目上看,饶毅们还是认为“院士”是个个人的名誉,而不是个学术的体制。
作者: mirror (*)
日期: 08/26/2011 22:56:00

由此看来,台湾的署名、院士的不参选和这个“今日中国谁最该做院士?”,饶毅对这三个事情的思考都是相吻合的、有一贯性的。具有稳定性,这 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Quote

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治疗效果)堪称中国近代可能最重要的两项药物发现,其记录迄今未被大量投资药物开发的今天中国医药界所超越。
这个现象在全世界也有同样的倾向:投入大了,筛选快了,结果并没有按比例得到。

一般人并不能理解这里面其实存在着一个“物理难题”(遍历理论)。借用吴嫂“模仿”镜某的说法就是:“要是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大学就白读了。” 这个问题的难度在于100个铜钱扔100次得到的“统计结果”与1个铜板扔1万次的结果是否等价?都是一万次,但是花费的时间不同。现实里,时间空间发生的事情并不能靠短时间内多个样本的模式来“代替”。这就是“进化”道理。同样,有很多相似的发明、发现的事例,都是在很接近的时间里,在世界不同的地区被搞出来的。比如说激光的实验,比如说核武器的思考等等。

也就是说,多投入就可以有更多的可能的“直觉”,至少在理性上是说不过去的。投机股票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学术、科研,投入是必须的。但是投入多少,如何分配的事情上,就有许多文章可做了。开发新药的问题不单是中国,全球也都是如此。这样的事情才是院士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呢。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80125.html

上一篇:解读“论民间科学家队伍在中国社会中之壮大”
下一篇:人之“物化”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2 朱志敏 zhj7162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8 2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