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一种无法成立的对话:没事儿。等有事儿了就晚了。

已有 2553 次阅读 2011-3-23 17:5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日本地震, 核泄露

一种无法成立的对话:没事儿。等有事儿了就晚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22/2011 23:15:19

对辐射的恐惧,国人,尤其是国人的女性,有着“天然”的 恐怖心理。这种恐怖使她们失去了理智,放弃了思考。当然这种事态不仅仅是局限在女性、文科人的身上。

大陆和加州对福岛的核辐射不必恐惧,隔着十万八千里呢。但是即便是这样解释,妇道人家的回答是“等有事儿了就晚了”。即便是给出了环境辐射的实时监测(在福岛南方约160公里处),她们也不能理解。

这种心情很好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时间的把握不是象对空间那样熟悉。总是觉得“等有事儿了就晚了”。的确,对车祸这样的事情,是“等有事儿了就晚了”。因此不能饮酒驾驶。但是对于癌症,从检查出来有嫌疑到确定手术治疗,对多数人而言,不差一两天。至少对于癌症这类疾患,人们很少有“就晚了”的感觉。

核能反应堆的安全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有个“饱和”的概念。比如对于福岛这样的事故,任何安全设计都是无效的。不妨想像一下流星碰撞到反应堆上这样的事件,这种事情是“防不胜防”的。

对于突发型的临界裂变,的确是“等有事儿了就晚了”。但是对于周边的地区的辐射污染,还是有些反应时间的。预先疏散30公里圈内的人,就是为了争取这个“反应时间”。这个圈里的人如果不事先疏散,那就是“等有事儿了就晚了”。而更远一点儿的人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回避辐射的污染了。

比如说那个网页的辐射强度增加了1千倍,0.3mSv/h,那么10个小时的辐射相当于人们一年所受的环境本底辐射量。如果要坚持环境本底辐射量,那么就意味着有10个小时的“反应时间”。一百倍意味着可以有100个小时的“反应时间”,到一个认为是比较“干净”的地区。拍一个X线照片是0.2mSv的辐射量,一个X线CT要承受十几mSv的辐射量。对于这样的“医疗诊断”中发生的辐射,人们是否有恐怖呢?

所谓“科学精神”,实际上就是挖掘出来这种人们感觉上的矛盾,让人们的行为、行动更为理性一些。看《马文的战争》的感觉就是角色杨欣的大脑比较缺乏理性。这个表现也许就是中年危机的根源。而且很可能是等到理解了一切也都晚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饱和的思考。什么叫做饱和了?用过去的胶卷曝光说就是再也黑不下去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23/2011 00:34:04

这个事故的档次是在预想之中还是在预料之外呢?镜某以为是在预料之外的。也就是说在安全饱和 领域之后了。没有发生更大的灾害那是造化了。

问题是有没有这样容忍事故的文化?产业界与当地老百姓之间的“合约”是什么?“合约”里面有没有不道德的部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25562.html

上一篇:小朋友们居然对什么是“热”吵了起来
下一篇:“堕落”和“坠落”的差别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1 黄晓磊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