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逃跑的传统

已有 2323 次阅读 2011-3-17 09:50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日本地震, 核泄漏, 核事故, 逃难

逃跑的传统。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6/2011 18:14:02

打不赢就跑,八路抗战时的说法。周作人就是因为没 有跑,才落得了个“汉奸”的名字。如果周作人也跑了,那么北平那么多带不走的财产就要遭受破坏。这个破坏主角儿很可能就是中国人自己。当然,即便是如此,账也要记在日本人的头上。谁让日本人来占领北京的呢?国人有个说法——宁死不作亡国奴。但这只是个对集团的说法,用在个人上是否合适呢?

在国人眼里,贞操问题基本上是女性专用的。有个例外,唐僧。取经有九九八十一难,很多难都是与三藏的贞操问题有关。为什么要“取经”?这是个表象,是佛家的说法。而伏线则是是个道家的说法“取精”。三藏要“取经”,试炼就是在此过程中三藏要被妖魔们“取精”。所谓“汉奸”,很多时候不是什么经济利益问题,而是些政治上的“贞操”问题。

从不确定性原理上看,某个方面对“贞操”看得过重,某些领域里就会显得毫无贞操可言了。洋人的家庭妇女大约也炒股。但是国人的更盛,几乎到了是个人就会炒股的盛世了。要想比别人炒得好,就要收集各类信息。这个习惯在今天被用到日本的核事故上了。各类乱七八糟的说法都有,还都有人信。难怪靠炒股发财的人不多呢。都被各类不伦不类的说法忽悠了,能不散财么?距离事故区域近的当然要避难。但是东京的人就没有必要再“避难”了吧?人往往是花了钱后就消停了。花钱也是“排毒”了。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即便是如此,也有个限度。对科学无法说明的股市是个看法,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6/2011 18:25:24

对科学可以说明的事故应该是另一种看法才好。

令人不安的是就镜某 有限的观察,这些“小事”上有异常反应的人在老年后(60岁)会出现异常(抑郁、痴呆、精神分裂)。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问题是很多人并不知道什么才是“如何小心都不过分”。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6/2011 18:51:23

比如说因为医疗的辐射,有多少是有意义的呢?敢不敢与医院的不正当的作为抗争呢?体检时是否要照X射线呢?这时才会体现出来是否 做到了“如何小心都不过分”。

盲目的体检与盲目的避难是等价的。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如果是在50公里范围之内,那么这个担心很有必要。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6/2011 19:04:42

但是东京距离核电站200公 里,无论如何不应该有避难的想法。看到这类想法就如同看到去奶奶庙上香求子一样的感觉。虽然心情可以理解。

撤侨问题的正面理解是为日本政府减轻负担,负面理解是为了避免侨民与日本人的冲突。在平时外国人不是个问题。但是一旦资源有限,“排外”的问题要突出,就要被扩大。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抑郁有个简单的判断:对比较亲近的人倾诉某件事是否会掉泪。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6/2011 18:34:47

镜某接触过的属于这类人,当然也有狂躁性(发怒)的。也有投毒的、抹粪的。抹粪的事例也是身 边发生的。患者积攒了很多自己的粪便,泼在“仇人”的办公室。都是大人了,思考与幼儿没有区别。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有距离就有了一切。历史上有过一次了,也就不在乎第二次。
作者: mirror (*)
日期: 03/16/2011 19:43:53

第一次大战有了,就有第二次世界大战。不过三也许是人类的智慧了。

----------
就“是”论事儿, 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423308.html

上一篇:规矩定得过于“严谨”了反倒容易“促使”人们违反
下一篇:答“为什么没有氧?”并说说氢气爆炸。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1 刘洋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4: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