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ha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ohai

博文

论文中的文笔之求(三)

已有 3791 次阅读 2008-2-21 12:16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致吾没有毕业和已经毕业地学生

2007.2.14(情人节)

    吾一生的求学之路可谓是三个阶段:学士期间吾学会了“自学”,硕士期间学会了“动手”,博士期间学会了“抽象”。人的自学能力可为之“本”,其动手能力可为之“用”,其抽象能力自然就是“体”了。说来惭愧,古人云:“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吾无才、无德、无能、无力,无道何以传道?无业怎谈授业?满身疑惑又能为谁解惑呢?!
    吾有恒言:“科学乃有坐标之宗教,宗教乃无坐标之科学。”故此科学研究,首先要建立其坐标体系,然后方能“研”,即执着,最后方能“究”,即究竟。简而言之,必须将所观察对象进行分析,选择适当德测量方法,估计所测量结果之可靠程度,并对其测量数据给予一个合理德解释。这种方法需要误差理论方面的知识,例如高斯误差定律、最小二乘法原理、误差传递定律、以及各种平均值的计算方法与误差表示方法等等。
    吾有恒言:“我们并非想创造什么,只是想真实地观察我们周围地世界。也许,观察久了能够产生一些误差,希望这些误差能够为有所贡献。”如果我们执着了一个系统,究竟了其实际测量数据,那么更重要得的工作就变成了对所获取数据的整理和归纳了。用某种方法表示其数值之间的相互关系,其重点在于处理数据的基本技术,例如列表法、分度法、作图法、内插法和外推法、微分法、积分法,以及经验公式求解法等等。
    科学论文其内容虽然有千变万化,其结构也存在风情万种,但是也不外乎是“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无非也是大同小异、殊途同归、万变不离其中,欲人以同归与真。论文学者也,而学者未必为仕,因为事事均可为之。然而,仕者必定好学,因为仕途难测、仕途险恶也。吾已为师二十年,故有恒言:“为师,上者如天不见,中者如地慧硕,下者如人蝇营狗苟。”
参考文献:
1 《论文中之文笔之求(一)》,赵海,2006年10月20日
2 《论文中之文笔之求(二)》,赵海,2007年2月5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125-16091.html

上一篇:弄“江湖”
下一篇:吾之大学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6: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