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明日报》刊发《2014,职教推开春天的窗户》(2014年04月08日14版),文章认为,“2014年,它会是中国职业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纪元,一个里程碑”。文章对职业教育的春天进行了认真的叙述。对此,我们认为,职业教育的春天或许真得已经到来,但职业教育春天里的“雾霾”同样很重。职业教育仍然步履艰难。
下列事实属于职业教育春天的资讯:
——2013年11月份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将“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如何改革指出了具体的路径与举措。会议认为,“发展职业教育是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的战略举措。以改革的思路办好职业教育,对提升劳动大军就业创业能力、产业素质和综合国力,意义重大”。会议确定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五大任务措施。
——2014年3月25日全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工作会议为职业教育改革指明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职业教育学生入学的多样化方式、明确了2014年职业教育改革的七项任务。并就职业教育发展中的深层次问题作了部署。
在以上资讯的基础上,以下事实应该就是职业教育春天的证据:
一是创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氛围,明确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二是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构建开放立交、内外衔接的人才成长立交桥。三是发挥企业、产业的“基础作用”,努力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贯穿体系建设全过程。四是构建“混合所有制方式”,充分调动社会的资源,让全社会参与到职业教育中。五是打造职业教育的“升级版”,促进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全面转型升级,将工程师培养纳入高职教育的培养规格。
在职业教育春天的资讯与事实中,我们在看到职业教育机遇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了职业教育的危机,这恰如职业教育春天里的“雾霾”。
第一、职业教育投入主体单一,职业院校办学经费缺口较大,这是职业教育最大的软肋。
第二、我国人才使用的传统没有真正改观,“蓝领”人员仍受到制度歧视,工资与各类保障较之“白领”要低很多,这是制约职业教育发展的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人们的升学、就业、择业观念没有改变,人们选择职业院校仍然是没有办法的选择。这使职业教育学校不安分,也使职业学校学生不安分。
第四、现在构筑的学分“立交桥”中,有注视结果忽视过程与质量的倾向,不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得到社会承认。这是我在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非常忧虑的一个问题,很多人都在提“立交桥”,但较少人和学校去关注质量。职业教育的含金量是社会认可职业教育的一个大问题。
第五、职业院校质量观念没有建立起来,职业人才培养模式没有很好建立起来。目前我国大部分职业院校没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人才培养定位还是很模糊。
第六、目前的职业教育改革仍然是在政府层面进行,学校层面进展较慢,企业方面进展更差。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基本上不支持职业教育,不为职业教育提供相应的技术、设备和师资。德国的职业教育办得好,很大的原因就在于企业的支持,企业愿意将新技术、新产品放进职业技术学院中去,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
第七、公立高校没有“法人”地位,也就没有“法人”意识,更不会有“法人”责任。学校办好办坏一相样,甚至会有“干一事不如不干事”的现象发生。何时公办高校有了民办高校的制度与机制,这个问题才算有了结果。
春天的雾霾,会引起人们对春天的不适用,甚至会引起人们对春天概念的颠覆。办职业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我认为最为重要的是“发挥好政府引导、规范和督导作用”,政府可以用行政、法律、规划、经济等方式引导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规范、促进学校认真办好职业教育。
从学校层面讲,我们认为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强化学校职责与意识。
第一、明确学校人才培养定位与人才培养方向。就高职学校来讲,高职学校至少为学生准备四个培养方向:就业导向,以毕业即就业为目标;创业导向,以毕业进入创业为目标;学术导向,以毕业进入本科院校学习,直至博士阶段学习为目标;国际化导向,以毕业或在校期间进入国外院校学习为目标,鼓励高职院校学生“走出去”。而实现以上四个目标的最佳方式是“小学期制”,要用每年一个月的小学期,满足学生个性化、多样化选择与需要。
第二、创新人才模式,把“学历+技能+素养”贯穿于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历”中的课程要做好两个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院校学生人才培养模式一定要区别于高等教育的普教模式。“技能”中要做好专业方向和产业企业岗位对接、毕业证书和职业教育证书对接;要培养学生真实的、实用的技能。“素养”中做好职业教育和终身教育对接。要努力使学生至少获得一项职业从业证书,要研究学生素养构成,着重培养学生与人相处的能力、沟通能力、信息获得能力、情绪管理能力等素养。
第三、认真研究落实“全人计划”。全人计划是指“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息育人让学生对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落实全员育人的具体方式:每个人都要参与到育人的过程中来,建立学生选的制度,使每个人都成为导师;扎实做好研究,做好全过程育人,就是把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各个方面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要努力创造条件,利用各项信息技术,做到全息育人,让职业教育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要认真做好教育引领工作,让学生对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负起主要责任,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全人计划另一个含义就是政府、社会、企业、家庭和学生全部应该参与到职业教育的全过程中去。
总而言之,职业教育最需要的是双师型教师,最佳的培养场所是实习基地,最为关键的是教学内容与实践岗位的对接,最为难的是如何提高学生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只有这些问题解决好了,职业教育春天里的雾霾才会得到真正治理,职业教育的春天才会更蓝。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