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纽约57街西南地铁出口走到街道上,高耸的建筑物的上空,是蓝得让你舍不得移动脚步的天空,我仰头静立片刻,想像着那片在蔚蓝中移动的白云,也从我的脸上轻柔地掠过。我深深地呼吸着带着丝丝寒意又无比新鲜的空气,向7大道走去。来纽约两个月了,今天我第一次一个人去中央公园。记着先生告诉我的往绿色很深的方向走,就是中央公园。我在7大道上走了几个路口,发现前面没有绿色,知道走错方向了,便往那个没有高高的建筑物,但有些树木的方向走去。路上遇到一辆马车,我猜这是去中央公园的马车,便往前加快步伐。
几个星期以前,我们一家人已经来过中央公园。那次,我就很想天天都去中央公园。在纽约,只要是晴天,天空的蓝,云朵的白,草地的绿,都会在你的心里留下一片痕迹,纯静、飘逸、洒脱,还有几层浓淡相宜的秋意。今天的天空也是如此。有这样的天空陪衬,我一个人游中央公园,不觉得寂寞,反而更加贴近自然。
中央公园的南北方向我们上次游览过了,今天我专门往没有走过的东西方向漫步。这是早晨10点,还是晨光安静的时分。昨天下过一场秋雨,空气里夹带着雨露的气息,让你的心灵完全地为之开放。公园里的红叶,像一个热情的导游,把我吸引,我的脚步就跟随着它在公园里自由自在,无比轻松、无比欢快。脚下踩着的也是昨天在雨中掉落下来的秋叶,我不停地弯腰拾起一枚枚黄的银杏叶,红的枫叶。每捡起一片叶子,心中都会相像下这片叶子生命最初的状态,因而对手中的叶子,总会那么珍重,尽管有些叶子上有些棕色的黑斑,可我依然很珍爱它们。叶子落下的过程,是瞬间的,可它们从发芽到茂绿,却经历过一段段艰难的历程。每一片叶子,都是独特的,我陶醉地在树底下捡拾它们。40岁的我,顿时像一个幼稚无知的小女孩,这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似乎都是一片空白,内心装满的是捡拾落叶的欢喜。这些落叶虽然因干枯落下,可叶子放在手心,还是很有质感,叶片肥厚,颜色鲜艳,还会有一丝丝叶子独有的清香流溢出来。这种清香,把你带回遗失已久的乡野。
又有一树火红的秋叶在风中摇摆,秋阳穿透那片片红叶,斜斜地落在翠绿的草径上,这棵枫树在一个小山丘上。这个小山丘原来是中央公园的哈勒特自然保护区(Hallet Nature Sanctuary)。保护区的门由刺槐的木料手工编织而成,门锁已经打开,正对我敞开着,旁边有一块告示上写着保护区的简介。这是一个不经常开放的区域,我第一次到这就遇到它对外开放,这岂不是天赐的幸运降临。里面的游客零零星星。一踏进这个园子,就有一种松毛的原始的香气,扑鼻而来。踩着松软的草屑,在蜿蜒的小路上,我发现路边草丛里不时有一些3寸大的小铁牌,上面写着植物的名字,如鹿角蕨、糖槭、栗木……还有些没有记下来的植物名字。这些小牌子让人觉得如同有一个生物学家在旁边跟你耐心介绍这儿的一草一木。我的手里握着一片刚刚捡到的枫叶,在一块小牌子前站立,这时两个金发的美国女人也随着我来看这些小牌子,我告诉她们我在捡红叶,她们微笑地称赞我这个来自中国爱捡叶子的女人。
我太喜欢这个小园子了。它纯粹就是一片原始的山野。那树火红的枫叶就在一片大树林中。旁边的树都是绿色,还有些粗壮的树冠倒在草丛里,我弯下腰在树下,捡拾一片片与我有缘的五角枫叶。阳光把树与我拥抱在暖暖的光圈里。这个园子,是一个小山丘,把我与外面跑步的游客、渐渐多起来的车流、马车完全隔离开来,让我仿佛走进一个古朴的乡野。跟入口的门一样,这儿的一个小拱桥也是刺槐手工制造的,还有路边小径上伏在草丛里的篱笆,路边的凳子,小亭子都是由刺槐手工制造。我在那座古香古色的亭子下的凳子上坐下来。在坐下来之前,我遇见一只像粉红椋鸟的小鸟,小巧机灵的它正在草丛里找食物,我小心地用手机拍它,不希望惊扰它,它一直在那安静地低头寻觅可口的点心,旁边也有一只麻雀,在草丛里啄食,两只小鸟都没有注意到我,它们在草丛理来回跳跃。中午的阳光完全暖和起来,我就坐在凳子上让阳光洒遍我全身。这个亭子可以俯瞰山坡下面的植物与游客。我的手扶着原木椅背,光滑的椅背已经被阳光晒暖,让我很舒服地靠着它。这个山丘虽然完全陌生,不知道下一步我会遇到什么样的风景,但是真的让我的眼睛和心灵,因为欣喜而发出亮光。山坡下有一个已经长满杂草的池塘,一对情侣在池塘边聊天,我远望一眼那躲在幽静里的池塘,不舍离去。在一片杂草深处,传来哗、哗、哗的水流声,这是一个被杂草覆盖的山涧,水流不大,但声音清脆,每个节拍都扣动你的心扉。回家后,我搜查这个保护区的资料时,发现这个保护区是还护鸟区,有20多种小鸟在里面栖居,还有浣熊、土拨鼠、兔子等动物。曾经关闭了80多年,去年才开始对外开放。中央公园的首席设计师奥姆斯特德设计这个保护区的时候,就是希望给在繁华都市中忙碌工作的上班族留下一片田园风光,让他们在家门口也可以找到亲近自然的乐趣,让心灵栖息的场所。
从自然保护区走出来,我就像一朵轻飘飘的云,在公园里舒展着身体的每一个部位。我已经在公园里游了两个小时了,可腿并没有走累。我继续一边拾叶子一边往前走去。绵阳草原(Sheep meadow)平坦的绿野,远远地吸引着我。我将拾来的枫叶,洒几片在草地上,一阵秋风拂来,叶片在草地上飘动,草地尽头是一片丛林,丛林外是高耸天际的纽约古老的大厦,灰白的云朵,镶嵌在蓝色天际,我情不自禁地拿着手机自拍下那刻的我,娴静的笑容里流露出对自然的痴迷。这片草原在上个世纪30年代以前,真的是放牧绵阳的地方。现在没有绵阳了,许多喜欢日光浴的纽约客,经常躺在软绵绵的草地上,放牧心灵。
穿过草原,我又漫步到一个湖泊边。湖泊的岸,是用椰子壳、砂粒等堆砌而成,让河岸稳固又不失田园风味,湖水与岸相齐,站在此处的人心灵应该与湖水一样,清澈透明吧。湖泊上的拱桥的栏杆也是用田园特色的刺槐木编制的,湖水在微风和野鸭子的戏水中向着我们荡漾,我站在阳光里,正好有一束阳光与湖水的微波重合,一道像钻石般晶莹剔透的光芒,落进我早已澄澈的心灵。这书光芒,穿透我全身,让我感到神圣。
这束光,是公园里自然力与文化力的凝聚。在公园里我捡了很多红叶,也寻找到许多让我欣赏的诗句。这些诗句或在公园路边的凳子上,或在一个雕塑的介绍里,更多诗意来自公园里的一草一木枯荣里。
回家后我花了半天时间了解具有160多年历史的中央公园的每一处景观,才真正领悟到奥姆斯特德和沃克斯当年设计这片园林的旨意。奥姆斯特德曾这么阐释“风景(scenery)”一词,它并不是指能清晰见到并被明确定义的可视区域。它必须包括“近处光与影的重要组合,或远处细节的遮掩”两者之一。这些品质在风景对精神的无意识熏陶过程中是必要的。另外,作为美学敏感性的培养基础,它们也是设计的关键要素。“精巧”的品质包含了丰富多变、错综复杂性,以及纹理、色彩和色调的精细层次,这是奥姆斯特德艺术与文明化目标的基础。他教导到,检验文明程度的最终试验就是这种精巧,体现在“人们愿意对形式和色彩处理上的细小差别投入研究和劳动。”就像一个凳子上所刻的:我们始终不能遗忘的是家与自然的联系。纽约中央公园是这种风景的生动展示。
下一次我要去寻找公园里那一座座雕塑,莎士比亚、安徒生、谢尔曼将军……一座公园,沉淀着一个城市甚至一个时代,乃至一个国家的历史。在纽约中央公园里,我深深感受到这种文化的神圣与丰富。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9: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