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地质先驱张轶欧先生留学比利时的高校"海南工科大学"或“孟城大学”查考
——"海南工科大学"或“孟城大学”等为同一学校的不同译法
—— 自称“中国地质伯乐”的张轶欧先生可谓中国地质调查之父
——张轶欧留学校名似是“Faculté Polytechnique de Mons”(蒙斯理工学院)
陈昌春 张保祥 胡晓江
张轶欧是我国地矿事业的先驱,关于他留学高校的名称,在不同文献中表述不一,有“海南工科大学、海南矿科大学、孟城大学、孟城矿业学校”等多种说法。为澄清具体情况,本文进行了一些追溯。
一、张轶欧先生留学高校名称的不同表述
(一)海南工科大学
《我国地质科学事业的奠基人张轶欧》一文指出:“ ...到日本人歧视和和诽讥,于光绪廿九年(1903年)返国.此时吴稚晖由英国来信,告知那里生活便宜,可以去那里学习.张软欧决定赴欧深造。他先到马相伯主持的上海徐家汇震旦学院学习,随即参加留学生考试,成绩优异,子光绪卅年(1904年)公费保送入比利时海南工科大学预科攻读,二年后升入大学本科,专攻采矿冶金。宣统三年(1911年)大学毕业,获工学硕土学位及采矿科工业技师职称.辛亥革命后,张轶欧回国担任北洋政府工商部矿政司司长.他深感我国采矿技术落后,尤其是选矿多凭经验,大矿聘请的外国技师...“”
《民国人物大词典》《中国国民党词典》《当代中国名人录》等著作,对张轶欧先生留学学校的介绍都是海南工科大学。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官网(http://xsmr.sunyat-sen.org/html/XHdoc/V01/V01595.htm)提供的“一九一二年中国留学生名单(1912)”中有三位毕业于“海南工科大学”,然而,除此表所说,搜索不到另外两位毕业生与海南工科大学的线索。
(二)海南矿科大学
(三)孟城大学(或孟城工学院)
注:尽管见过介绍的页面,但一时找不到了。
下为丁文江先生与张轶欧同游孟城(孟士):
(四)孟城矿业学校
(五) 蒙斯工业学校或其他
(六)鲁文大学
《怀念张汉秋老师》一文则称张轶欧先生毕业于比利时鲁文大学。这可能是误传了,没有其他文献支持。
二、比利时省份名称“Hainaut”的不同译法查考
关于“比利时海南工科大学”是所什么学校的查证,曾颇伤笔者脑筋。胡晓江老师根据“海南”发音猜想可能是Hainaut。结合张轶欧毕业于“孟城学院”。把“海南”与“孟城”放在一起查找,终于确认是比利时瓦隆大区埃诺省(Hainaut Province)及其首府蒙斯(Mons)。
关于Hainaut或Hainaut Province的汉译,“(清)魏源撰. 海国图志 3 卷37-61. 2011”译作“海脑德”;“从法兰西到斯干的那维亚. 1931”译作“海脑得”“现代比利时政治. 1937”译作“黑诺”;“荷兰的社会政治与经济. 1999”译为“海诺特”;:“(法)奥利维埃·罗兰著;孟湄译. 纸老虎. 2017”译为“海诺”;“世界文明史 卷7 理性开始时代 下. 1999”译为“汉奈”;“许宗元编. 盛成文集·纪实文学卷. 1998”译为“爱鲁”;“世界知识年鉴 1961”与“世界地名录 (上册). 1984”译作“艾诺”;“(比)梅特林克著;戴望舒译. 善终旅店. 2018"一书译为“爱诺(Hainaut)省”;“中国地名研究所,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编译. 南极科学考察国家地名管理辑要. 2019”一书的《比利时——供国际地图编辑和其他编辑使用的地名准则》译为“埃诺省”;“董希白著;王云五,韦悫主编. 现代比利时政治. 100”一书译为“黑诺省”;《中国翻译年鉴 2005~2006》(2007)有“蒙斯一海瑙大学[比利时]Universit6deMons-Hainaut”;“中国出国留学走势 中英文. 2006”一书中有“UMH(Universit6deMons-Hainaut)蒙斯一海因纳特大学”;“ 16世纪的不信教问题 拉伯雷的宗教. 2011”译为“哈瑙”;“西洋中古史 上. 100”译作“嘿诺”;“踏寻梵高的足迹. 2017”译作“艾瑙”;“比利时之新学校”(民国教育史料丛刊 531 各国教育事业·英国[M]. 2015)译作“海罗”;“比利时之工业”(民国教育史料丛刊 975 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史. 2015)译作“赫诺”;“世界文明史 卷10 卢梭与大革命 4. 1998”译为“海纳特”。
总的看下来,Hainaut 的汉译,在中文文献中五花八门,但译为“海南”的,看来仅是“海南工科大学” 这一个孤例。
四、蒙斯理工学院的校名沿革查考
“海南”找到了,但“海南工科大学”在哪里,仍然缺乏头绪。结合“孟城学院”,网搜见到,有“孟城工学院”(Faculté Polytechnique de Mons,以前缩写为 F.P.Ms),也称蒙斯理工学院。蒙斯理工学院据称是蒙斯市最古老的大学机构,也是比利时第一所土木工程学院(约成立于1837年),曾用的名字是écoledes Mines(矿业学校,或矿业学院)。1902 年安装在学校主庭院中央的青铜纪念碑代表了矿业学院的创始人 Guibal 和 Devillez。
1836 年,根据埃诺省省长让-巴蒂斯特·索恩 (Jean-Baptiste Thorn) 的书面倡议,省议会保留了创建“埃诺省矿业学校”(海诺省矿业学校)(école des Mines)的想法。 在 1836 年 10 月 21 日的会议上,省议会决定在蒙斯创建“海诺省矿业学校”。
1876 年 学校通过完成标志着这一演变 它的标题是“海诺理工学院”。
1905 年 7 月,作为比利时独立 75 周年的一部分,学校成为了埃诺理工学院。 1906 年 7 月 1 日,埃诺矿业学校的新校舍正式落成。
1920 年 7 月 7 日的法律,授予省技术学院“矿业与冶金学院”(埃诺省)
1935 年,该机构采用名称:Faculté Polytechnique de Mons”。
注:民国时期的比利时高校介绍。
五、张轶欧先生的老师
《谁是“地质研究所”的创立者》一文称,张轶欧先生留学比利时时,从师于著名地质学家谷鼐。不过,暂时没有搜到谷鼐先生的信息。
据介绍,张轶欧先生留有《轶稿》40篇,但在国内无法发现了,美国人士提供了3篇。剩下的,或在美国,或在地球上消失了。 从《地质研究所一览》序可以看到,张轶欧先生的导师谷鼐先生是希望学术东传的,对张轶欧先生寄予厚望。
六、自称“中国地质伯乐”并领导中国地质调查
说明:由于时间所限,博客主要提供一些材料及初步分析。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