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分析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lecXu 为创造价值而奋斗

博文

膜融合机制尚未完全探明——记今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讲座观后 精选

已有 7845 次阅读 2013-12-9 04:07 |个人分类:自然科学|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诺贝尔奖

   昨天我去 Karolinska Institute 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讲座。我和女友去的晚,开讲前半个小时才到,入厅前女友突然内急,结果我们差点没被拦在门外,好在最终我们并没有沦落到站着听讲座。这个讲座,三个诺奖获奖者每人一个小时,如果站着听下来,肯定蛮辛苦。
  James E. Ruthman 作为第一个登场的获奖者,免不了要向大家介绍一下这个领域的历史背景,顺便谈及师承,解释缘何他钟情于囊泡运输和融合的问题,从而开启这一方向研究的征程。这样的演讲方式历来讨喜,对我也不例外。James 的研究,主要是回答包裹了不同功能蛋白的囊泡,为什么会特异性地和靶向膜融合,然后释放被运输的蛋白,确保细胞把正确的物质运输到正确的地方。这是个有趣的生物化学的问题。尽管 James 本科学的物理而后转的生物化学,但是对于膜融合过程中涉及到的物理问题,James 并没有做太多的阐释,远不能提供一个准确的物理图像。而这一问题,现在学术界确实依然存在不少悬而未决的地方。当然,对于现场绝大多数的生物医学背景的听众来说,看到 James 在演讲初始时给出的一个双手各执一肥皂并人为挤压使其融合的小视频,或许就是足够的一个解释了。他现在能够给出解答的问题,用他举的肥皂泡的比喻,是左手能找到右手所执的肥皂泡,然后双手协力(需要消耗化学能)把这两个肥皂泡融合成一个肥皂泡。这个左手对右手所执肥皂泡的识别,是通过可相互交联的蛋白对,V-SNAREsT-SNAREs 的化学特异性识别完成的。James 成功找到了各种各样的 SNAREs 蛋白对,对于解释囊泡膜融合的特异性,这毫无疑问是重要的工作。然而对于膜融合的过程背后的物理机制,是缺失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毕竟不是化学奖(按照诺贝尔评选的习惯,膜融合的物理机制应该会属于化学的范畴),所以即便这个奖背后的物理机制不清不楚,也无碍于其颁发。
  James 在演讲的末尾部分,提到了使用光镊拉扯膜融合相关蛋白的一些实验,显示他思维相对比较开阔,知道找具有适用研究工具的人合作,物理本科的训练算是没有白费。James 在演讲的最后还借用了希特勒如何成就了 USA 今天的领导地位,提醒决策者不可短视,重复欧洲一朝过错需要花费五十年来弥补的过错,警告 USA 政府削减科研经费会削弱 USA 竞争力。我相信总统大选,James 肯定投给奥巴马,因为共和党人会把更多钱投到军费开支上,而不是科研和教育。


 

第二个出场的 Randy W. Schekman 主要研究囊泡运输的控制基因。他的研究当中,有关注一些对温度敏感的蛋白表达,我觉得这个还挺有意思。但是对于他找出来的蛋白运输相关过程的上百种控制基因,我则感到十分无趣。他的演讲是整个三小时的讲座中我溜号最多的,虽然他的声音很洪亮,像练过腹部发声一般,按理说本应该是有利于抓住听众的。对了,他的演讲还有一个可以抓住听众的部分,就是他的实验室出了好几对科学夫妻,可喜可贺!



  最后一个出场的是Thomas C. SüdhofThomas 的演讲逻辑很清楚,就像他的德国口音一样明显(至少对于我的耳朵而言)。他专注神经细胞中钙离子相关的膜融合问题。他的演讲一本正经,也没有像另外两位教授如同好莱坞电影颁奖礼一样让自己的合作者(当年研究中的主力博士生和博士后)从听讲席中一个一个起身示意全场,只是在演讲最后中规中矩地鸣谢各位。我其实挺喜欢他这种不乖张,信息密度高,且逻辑及连贯性强的演讲,只是对于相关的各种蛋白各自具有什么功能,具体参与哪些活动并没有做笔记,故而也不做介绍。



  总得来讲,我认为胞内囊泡运输和膜融合是个有趣的基本生物学问题。大概,基本和重要是同义词吧。此外,我常常觉得,有的时候,先入行比较重要。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03-748217.html

上一篇:如何让个人信誉和人生多项选择可能共存——以真诚交换真诚
下一篇:我和两位生物物理学学术领袖的有趣互动——记昨日的学术会议
收藏 IP: 213.103.216.*| 热度|

10 王亚娟 杨华磊 唐凌峰 金拓 陈飞 NTSQZ hqhuang1989 megapiranha rosejump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2 0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