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最近BBC关于在英国Bohunt中小学进行中国式教育实验的三集纪录片,中西教育孰优孰劣成为一个热门的讨论话题。纪录片每一集我都完整看过了,在这里我不想展开讨论这部纪录片的细节,而是想主要结合个人经历,然后谈一下个人对中西方教育的看法。
谈看法之前,先说个人经历。
先从基础教育讲起。对于幼儿园,我能记忆起来的已经非常有限,所以只从小学讲起。我是江西一个煤矿矿山里长大的孩子,地处城乡结合部,从小长大的地方除了煤矿企业和火电站,就是农田和村子。从这个背景来讲,我经历的中小学教育应当在中国是有代表性的。我上的小学是煤矿一个矿区的子弟小学。我1991年7岁时入小学一年级,学校是五年制的。小学的时候我们开的课我能记得起来的是数学,语文,自然与社会,美术和体育课,期中期末考试只考数学和语文,所以其他都是辅助性的课程。我记得小学班级一般都是二三十个人,并不算很多。对于数学和语文知识的学习,我通常只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写作业,没有特别努力,只是考试常常是年级一二名,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我在小学的时候,一直担任班长,小组长,数学学习委员,还有美术学习委员。我担任美术学习委员,是因为爱好画画,自己经常画着玩,大概也因此画得比较好。我对画画的爱好大概和受了爸爸的熏陶有关。我爸爸除了煤矿工人的主业之外,还有自己做家具贩卖的副业,需要自己绘制设计图。尽管我并不会花时间什么训练做考试练习题,我却记得小学的时候我对数学有着特殊的爱好。我还记得我有饿着肚子中午不回家,待在教室里想教室后面黑板上给出的有一定难度的数学趣味题的经历。印象里那种题目从来都不出现在作业中,考试更没有考过,但是我却觉得很有意思,想要自己解答出来。我记得班级里还有一个男生会像我一样喜好利用课外的时间研究这些题目。
对于小学教育,我还有一个记忆清晰的就是自然与社会课老师会在正式讲课之前提问学生怎么认识一些事物或者解释一些现象。我有被老师叫道让回答电动削笔器的构造。这是几年级的事情已经记不得了,我记得那时我是没见过这个东西的,基本上除了能说出刀片,再想不出来别的。我那时不明白为什么刀片通电就能转动,电风扇我家里有,但是我没拆过,所以我想不明白。其实后来老师说了什么我也记不得,我只记得小学自然课给我带来一些令人尴尬,回答不了问题的经历。印象里我那会对自然的好奇心不如对数学趣味题的热情高,我好像并没有整天追着大人问着问那的习惯,只是介意回答不了问题的尴尬。
体育课是小学时候的我的梦魇,也是我小学最讨厌的课程。我记得有一次跳远不及格,被罚绕着操场一直立定跳。我记得还有体育测验扔球,我从来没有把球扔过及格线。不过体育课在那时完全不重要,我也从来也不当回事。说个题外话,现如今,棋类也被划入了体育。如果算做体育的话,那么小学时我最喜欢的体育就是下棋了。大概是三年级以后,我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和邻居家的叔叔下象棋和五子棋。
上初中了,除了数学语文课,还开设了英语,生物,化学,政治,地理和历史课,全都要测验。我不喜欢太多要求记忆的政治和历史,不过我似乎所有的课都学得不错,在初三以前,印象里我只拿过年级第一,学校里的宣传栏每次都有我。小学时我对自然课的不温不火,到了初中,我却对此分类出来的生物和化学课非常有兴趣,我会在老师没讲之前,就自己看书,也会主动关注电视的科普节目。我在小学时并没有这样主动学习教科书的习惯,就是出于单纯的好奇心。这个时期,也是我阅读欲望被激发的时期。我把家里的书籍翻了遍,这当中包括我爸爸最喜欢的气功类的书籍。家里的书并不多,很快就看完了,于是去借书或者让爸妈买书来看,看的最多的都是小说,《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唐吉可德》等等中外名著都是在初一到初二这个时期看的。
初三在我的人生中具有一定的转折点的作用。在那之前,我从来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过什么考大学,改变人生的概念,我觉得我一直都是过得蛮快乐的。我甚至在初一的时候让我父母找了老师让我去学画画。初一的暑假我是每天十几个小时在画板前读过的。暑假过后,我父母担心绘画影响学习,让我放弃了。其实暑假之后,我自己也不太想学了,我对绘画的兴趣被机械地练习画线条,锻炼基本功被消磨掉了,父母劝我放弃,对我自己也是一个解脱。我的绘画老师是把绘画当做一个谋生手段来训练我的。而正课的老师嘴边常常挂着的中考,以及为了这样一个考试带来的考试训练,最后竟然成功地把我内生的学习的乐趣转变成了厌学情绪。我第一次没有得年级第一名的考试名次,竟然是年级二十多名,我那时无法接受,事实上老师们也无法接受。我后来重新能拿回过年级第一,但是已经无法保持住了。其实原因我自己很清楚。初三那一年,我已经不再愿意做作业了,事实上我也常常不交作业,即便我是班长。中考我以年级十几名的成绩进入高中。顺带插一句,初中的时候,我们班的人数是三十个人左右。班上的人数则是越上越少,因为初中已经开始有同学辍学去打工了。再补一句,初中的时候我体育完全没机会及格——考引体向上,我一个都做不了,我就说我因为小时候双手手臂脱过臼(脱臼确有其事,不是骗人)算有点残疾,体育中考是靠老师帮忙才糊弄过去的。
高中去了地方上的一中,算是重点中学吧,初中成绩好的大多数学生都来了这所中学念,虽然初中的学校是有高中部的。我在重点高中的重点班,文理分科毫无悬念地读了理科。我头一次见到人数五六十甚至七十多人的班级,我记得全年级有六七个班。高中是我的噩梦。高中头一次期中考试,我是班上第二名,年级十几名,然后几乎是每次考试名次都要下滑。我厌学的状态在高中达到顶峰。如果说初三作业不写我就不交,到了高中,作业多到超过心理可以接受的底线,我不写就靠抄。我高中最差的时候,成绩已经到了全年级一百几十名了,单科首现不及格现象,甚至极其惨烈。我被班主任(化学老师)在课堂上羞辱,他嘲笑我曾经是初中时期长年拿第二名的同学的偶像,沦落到此,我被老师罚站,被调座位到最后几排...我从来没有受过这种打击,我觉得缺少做人的尊严。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被这样打击之后,我习成了只有考试公布成绩才会难过,过几天就装成没事人一样的状态,算是某种自我心理保护机制吧。班里有个物理单科年级常年第一的男同学后来因为语文考了班级倒数第一,也是被班主任当着全班的面奋力嘲讽,后来转学了。在他转学之前,我记得他给我说,他羡慕我能保持乐观心态。我哪里是乐观,只是小学到初中积累起来的信心,没有被那个班主任彻底毁掉而已。
我的厌学情绪,是在高考前两个月考自己才扭转过来的。当时老师们觉得反正就没多久时间就高考了,改变不了多少,放大家回家自己复习,给大家发了一大堆卷子让大家自己做。我终于不用被人逼着学习了。高考的重要性其实我是知道的,尤其对于我这种煤矿长大的孩子。这个时候,其实家里父母关系也紧张,爸爸在那之前几年就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来还干传销被骗了钱,爸妈两人闹离婚有段时间了。我给爸妈说,婚就别离了,天上掉馅饼的事情也别想了,踏踏实实工作过日子,我好好复习,肯定能考上重点。父母还真就听了我的话。我按照自己的步调给自己安排时间,保证睡眠,留足放松的时间。各科老师发的那么一大堆卷子我没都做,自己挑着题做的。最后高考,竟然比最后一次模拟考多了整整一百分,高考成绩刚刚好全年级第十,拿到576分(自己参照考完后的标准答案估分573),超过当年(2002年)的外省在江西招生重点线12分,被第一志愿的长安大学生物工程专业录取。就分数自身而言,是毫不起眼的,但是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它意味着很多......
上大学了,我高中学得最差的物理,竟然莫名其妙地好起来了,尤其是下半年,印象里考了专业前几名(专业两个班,一个班三十人整)。不过总体来说,头两年我学习主动性并不特别强,业余时间大多是在篮球场上度过的——忘了说了,我高中最苦闷的高二和高三,是篮球陪伴着我度过的,我小学和初中最弱的体育,竟然在大学时代可以不用靠老师帮忙得到高分,实实在在的高分,篮球课体育老师甚至还让我去给同学做示范动作。大二结束前,我开始认真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我决定不考研,考虑要么出国读硕士,要么在国内就业这两条路。四级考试我在大二一次性就通过了,但出于留学的需要,我开始训练自己的英语听力和口语,每天听BBC的广播,每周六参加学校英语系的学生举办的英语口语角。大三开了英语专业课之后,我开始主动在网上找生物技术领域方面的学术讲座听,以及去省图书馆看专业英语资料。我的专业课成绩也越来越好。大三我考了托福,一次性通过,进入大四时开始着手准备出国申请。自己去书店查看关于留学申请的信息,自己准备申请资料。我第一志愿申请的KTH的Biological Physics的国际硕士项目,第二志愿选择专业上更符合的生物技术,应该说是出于对专业的好奇心,觉得将物理和生物结合起来很新鲜应该会比较有趣。KTH的招生网页上当时是明确写明了要主要考虑物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结果06年该专业的硕士班,我成了唯一 一个非物理系毕业而被录取的学生。这是后话。
转回去说大学时代,大四的毕业论文是我第一次感受科研。我写本科毕业论文的时候,是全盘接受引用文章的观点的。结果答辩的时候被系主任问到一个问题,是关于化学分子结构和化学特性的对应关系的,被他那样一问,我一想,发现引用的文章是存在一个错误的,我解释正确的应该是如何的,坦诚没细想就引用了文章。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全盘接受文献资料是不行的,在那之前没怎么想过要怀疑书本的认识。当然老师没有因为我犯了这样的错误为难我,毕竟我也能说出来问题出在哪里,我顺利毕业了。
这种怀疑精神,在我在哥本哈根大学做为期一年的硕士论文时得到了更多的训练。组里每周都会大家轮流挑一篇文献大家来讨论。起初的时候我也不太敢发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间一长就习惯了。这样的训练无疑对于科研是有帮助的。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我后来在瑞典上瑞典语课时,在相当于小学高年级语言水平的课堂上,老师就要专门讲到信息源的重要性,强调要寻根问底,要有批判性。原来并不是大学教育才强调批判精神,小学高年级的母语教学可能就注意强调了。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学瑞典语过程中,还有让我印象深刻的地方,就是语言教育里渗透进去的社会学教育。老师拿给我们瑞典小学高年级瑞典语教科书的复印件里,就有讲述国家税收的内容,解释为什么要收税,不同商品征收不同税率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讲偷税打黑工是违法。近似的内容,我记得国内应该是中学政治课本里才讲到。
讲完了个人的受教育经历,我谈谈对教育的看法。
尽管我的高中经历绝大多数时候都让我极为厌恶,我对中国的基础教育并非以负面为主。我在小学和初中的大部分时间,并没有感受到太多的竞争的压力。我的兴趣爱好得到了正常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比如对自然学科从小学没什么特别的兴趣到初中主动去学习。我自发的学习兴趣是在高压情况下逐步丧失掉的。并且在完全缺乏心理学常识,惯用羞辱学生来迫使学生努力学习为手段的老师的巨大压力之下,起到了完全相反的结果,导致我产生非常强烈的厌学心理。而在外界这种强大的压力消失之后,我逐步地恢复了自主学习的兴趣。然而我相信,高中时期遇到的班主任应该不是具有普遍代表性的。大学时代和同学们聊天,并没有多少同学有过这样的经历,尽管题海战术确实普遍,压力确实不小,但是那样喜好羞辱学生的老师并不多见(BBC纪录片里一些老师因为学生故意调皮捣蛋生气的时候说的话,和我遭遇过的情况完全不同)。关于题海战术,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国家教育资源总体有限,依靠考试成绩选拔学生,难免造成分数成为学生命根的情况。要改变不容易,是人口众多,属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的基本国情造成的。
如果要提什么建议的话,我觉得调整施加较大的外在压力的方式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传统方式是必要的。中国人口众多,优质教育资源依然是相对稀缺资源的国情,已经形成了一个较大的社会环境的压力,没有必要再施加额外的压力去逼迫。利用好学生自发产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施以鼓励,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取得进步,形成正面的心理反馈是更合理有效的方式。另外,有意识地从小就培养学生思辨,刨根究底的思维习惯会是有益的。中国的教育并非不存在这方面的训练,只是大概没有很有意识地在学生小时候就进行。
文末,稍微点评一下西方教育可能存在的弊端——给与学生过多的自由也是不合适的。学习知识不是娱乐,学习的乐趣和一般意义的玩耍是不一样的。施予过大的压力是有害的,放任自流,缺乏规矩也难以成才。科技创新,有其自身的规律和严密的逻辑可循,不是放任自流,随心所欲能达到的。这算是我对BBC的纪录片做的简短评论吧。
Trial of Chinese-style maths lessons in English schools to be expanded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1: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