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不是因为西方整体大肆调动手中掌握的话语权鼓吹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甚至莫名其妙地捧出一个中学女生来诱导全球舆论、左右世界政治议题,我相信我肯定不会花时间去找学术论文看看气候学家们迄今为止到底有哪些发现。不查不知道,一查就发现西方主流媒体上这个炙手可热的话题,真相和西方鼓吹的“民主”和“自由”一样都是编造出来的巨大谎言,而戳穿这巨大谎言的众多研究,就来自西方国家自己的来自顶尖大学发表的一系列的学术论文,包括在我看来被学术界长期过度包装和宣传的《自然杂志》上发表的学术论文都在否证主流媒体和与之合污的“科普”界试图传递给大众的讯息——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根本缺乏现实依据。
我查阅到的经过严格同行评议发表的气候学研究的学术论文中,论述角度最有趣的一篇论文是2015年发表于《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sciences(国际地球科学杂志)》,标题为《Climate Change Science & Propaganda (气候变化学与政治宣传)》的论文,毫不客气地把二氧化碳归咎为全球气候变暖的叙事判定为政治宣传。
把联合国气候变化委员会如何违背学术规范人为截取符合既定政治议程将对于地球寿命而言极其短期的数据挑选出来发表,又是如何为了夸大近期的气温升高在方法论和计算方法上做手脚——比如选取覆盖范围极为有限的地方做检测点取平均来代表全球的情况,并且只选取更易检测到变化的地表两米以内甚至厘米级的浅层土壤数据,甚至于在2012年改动计算机程序HadCRUT4以获取更显著的变化趋势。
为了突出问题的“严重性”,IPCC发表数据会故意突出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幅度(注:此前发布的时候笔误写成温度升高的幅度,特此更正),刺激公众的神经,例如下图:
但他们却不会让大家知道在距今三亿六千万到两亿六千万年前的Karoo冰河期,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峰值远高于今天(高一个数量级,数据的缺点是精度还不是特别高,图中灰色区域显示误差范围),见下图(摘自论文1999年发表于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的《A 400 million year carbon isotope record of pedogenic carbonate: Implications for paleo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图10,蓝色区域是我后期标注的Karoo冰河期):
与之相印证的,1993年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Insensitivity of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s to carbon dioxide emission scenarios》就揭示所谓全球气候变暖和二氧化碳排放两者几乎是彼此独立的事件。该论文摘要如下:
这篇论文中最重要的数据则为下图,显示不同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冲击响应函数和辐射效应(Radiative forcing,指地球吸收的日照(太阳光)能量和辐射回太空的能量之间的差别——正的辐射驱动力表示进入地球的能量较多,会使地球温度变高)的冲击响应函数关联度很差:
而给出更加令人信服数据的文献,是加州大学W. Jackson Davis在2017年在《Climate》杂志上发表的题目为《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tmospheric Carbon Dioxide Concentration and Global Temperature for the Last 425 Million Years》,把地球自过去四亿两千五百万年以来的数据全面整合起来非常清晰地证明了气温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之间没有关系,遑论因果关系。
图中红色曲线表征温度的变化,绿色的曲线代表二氧化碳浓度,两者变化趋势明显缺乏关联度。
论文作者更进一步分析了两者的关系,如下图中温度的表征参数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做散点图(蓝色直线是故意对散点图做线性回归),显示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的关联极其微弱。
作者还对温度与根据二氧化碳估计的辐射相应做了散点图,两者的关联度同样极其微弱(同样蓝色直线也是有意对散点图做线性回归):
就此,作者做出明确结论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温度无关,二氧化碳也不是导致四亿多年以来气候变化的动因,并推论人类限制二氧化碳排放对于阻止有害的全球变暖恐怕并无助益,而可能只对保存生物多样性有意义,见论文结尾的截图如下:
事实上,此前基于大气不同气体组分的吸收光谱而展开的基础性研究,在原理上就已经预测二氧化碳带来的所谓温室效应就不可能是导致气候变暖的主因。毕业于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Vilas Jangale,其2012年的博士论文《Real-time characterization of natural gas and opportunity fuels by NIR absorption spectroscopy》图9显示二氧化碳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峰远低于烷类气体,如甲、乙、丙、丁烷,在所测量的波长范围之内几乎是一条直线,甚至也远弱于水蒸气,见论文截图:
而主流媒体上为了突出二氧化碳对比水蒸气的对红外的吸收,会人为对绝对值进行归一化后的数据,这样处理的结果好比有个差生单科成绩语文最高但只能得50分的人,然后这个人化学拿了45分,按归一化处理相当于他拿了自己最高分的90%,而与之做对比的一个比较优秀的学生数学得分最高为98,化学得了85,但按归一化计算他化学得了自己最高分的大约86.7%,比90%低,于是媒体吹嘘说他化学考的比差生糟糕。这是非常可笑的。并且,水蒸气在大气中的比例更是二氧化碳含量的25倍之多,真要给“温室气体”排名,水蒸气远比二氧化碳更有资格,但真要这样实事求是,碳排放就完全不可能成为国际政治关心的重要议题了。我通过该图,也是想给大家说明,有数据也需要会看数据,否则一样被忽悠。中国要建成科技强国,防忽悠、建立自己独立的判断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图片来源(https://earthobservatory.nasa.gov/features/EnergyBalance/page7.php)
(图片摘自上文中提到的论文《Climate Change Science & Propaganda》)
因此,从地球历史数据的角度,从气体红外吸收物理原理的角度,二氧化碳的人类排放导致气候升温都是站不住脚的。硬生生把二氧化碳的排放张冠李戴来为气候变化负责,只能是政治驱动,而缺乏科学依据的。
文末,我顺带提一嘴,获瑞典“环保公主”之称的格雷塔∙通贝利(Greta Thunberg)有个亲戚叫Svante Arrhenius,是1903年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他除了因提出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式而闻名(阿伦尼乌斯方程),还有一项让他被人明记的就是他是温室效应的提出者,而他更是明确地讲过气候变暖对于寒冷的地区(比如北欧)来讲是件好事,因为这有助于庄稼生长,从而促进人口的增长——"We often hear lamentations that the coal stored up in the earth is wasted by the present generation without any thought of the future, and we are terrified by the awful destruction of life and property which has followed the volcanic eruptions of our days. We may find a kind of consolation in the consideration that here, as in every other case, there is good mixed with the evil. By the influence of the increasing percentage of carbonic acid in the atmosphere, we may hope to enjoy ages with more equable and better climates, especially as regards the colder regions of the earth, ages when the earth will bring forth much more abundant crops than at present, for the benefit of rapidly propagating mankind." (摘自Världarnas utveckling [1906] 的英文版本 Worlds in the Making [1908] )。家族里拿了诺贝尔化学奖的亲戚,又是温室效应的提出者,他对气候变暖的态度,通贝利家族会不知道,或者会搞不清楚他的态度的分量?
亲属关系证明:
这个亲属关系可不是我胡乱找来的家谱做伪证,这可是被英国卫报报道过的,见: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mar/11/greta-thunberg-schoolgirl-climate-change-warrior-some-people-can-let-things-go-i-cant
对了,2017年1月根据人口统计,瑞典终于有一千万人口啦,瑞典全国都很高兴,其国家电视台SVT还专门做了个一分半的短片庆祝人口突破千万。所以,大家还以为瑞典人真担心地球变暖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04: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