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蝙蝠狂犬病毒的维持、传播和演化
(The maintenance, transmission, and evolution of lyssaviruses in Bats)
目录(全文)
一、 蝙蝠种群的结构、规模和生态
(Bat population structures, sizes, and ecology)
二、 蝙蝠的免疫生物学和病毒携带状态假说
(Bat immunobiology and the carrier state hypothesis)
三、 狂犬病毒在蝙蝠之间如何传播(研究进展)
(Virus transmission between bats )
四、蝙蝠狂犬病毒和疫苗保护作用
(Vaccineprotection and the bat lyssaviruses)
五、 蝙蝠狂犬病毒的血清学:感染还是暴露?
(Bat lyssavirus serology: Infection or exposure?)
六、 暴露于狂犬病毒后受体的利用和病毒复制
( Receptor usage and virus replication upon exposure)
七、 结论:狂犬病毒已经进化到能在蝙蝠中持续存在
(Concluding remarks:lyssaviruses have evolved to enable their perpetuation within the Bats.)
前言
蝙蝠在狂犬病毒的维持、传播和演化中所起的作用是复杂的,目前还知之甚少。
蝙蝠被认为是狂犬病毒的储存宿主,而大量的蝙蝠物种在所有发达国家都是受保护的,这就使得有关蝙蝠狂犬病毒的研究变得困难重重。这些病毒作为人畜共患病可能感染人类,加上目前使用的标准的狂犬病疫苗对某些蝙蝠狂犬病毒可能不能提供保护作用,因而相关实验必须在高度封闭的符合严格的生物安全标准的设施中进行,这就使问题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在病原体和宿主两方面的知识都很欠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以填补这些知识的空白。以下我们试图概述当前蝙蝠狂犬病毒研究的现状,并明确为进一步深入了解蝙蝠狂犬病毒需要回答的问题。
一、 蝙蝠种群的结构、规模和生态
(Bat population structures, sizes, and ecology)
我们目前对蝙蝠生态学和流行病学的了解尚不足以解释蝙蝠种群内狂犬病毒是如何维持和传播的。很显然,狂犬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感染多种蝙蝠。然而,不同蝙蝠的栖息地、生命周期和群体规模都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巨大差别。蝙蝠在广泛分布的栖息地之间的迁移也可能会影响病毒的维持。某些种类的蝙蝠有相对本地化的迁移(例如食虫蝙蝠等),然而也有更多种类的蝙蝠会在较大范围迁徙,它们能飞行很长的距离,尚不了解它们长途迁徙的目的。对这样长距离迁徙的物种,确实曾采用遥感技术来跟踪单个的蝙蝠,虽然跟踪个体的蝙蝠往往被证明很困难。它们在一个晚上可飞行超过370公里,在整个迁徙过程中总共可飞行超过2,500公里,
某些蝙蝠显然会移动到已知的栖息场所,但偶然也会“消失”相当长的时间,然后又回到已知的栖息地。这既包括食虫的种类(其母源的栖息地是未知的);也包括迁徙的物种(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蝙蝠迁徙)。这些复合种群可能跨洲存在,关于它们的种群规模和结构,以及关于这些种群之间关联程度的知识,将显著增进我们对其中的病毒维持和传播潜力的认识。许多研究已证实,此类蝙蝠的健康个体中存在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然而,分离活病毒却很少成功,对病毒在蝙蝠群体中维持的机制仍属未知。此外,确定野生动物的年龄是困难的,因此无法详细分析年龄与血清阳性率的关系,从而减少了可从血清学调查获取的信息。
参考文献:
A. C. Jackson: 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research advances in rabies, Elsevier, 2011.
(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1: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