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大型权威学术专著《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的第11章,作者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的Monique Lafon博士。
11.3 RABV的适应性免疫反应(4)
(RABV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11.3.2 RABV会杀死迁移的T细胞(3)
(RABV provokes the killing of migratory T cells)
11.3.2.2 RABV感染的NS中T细胞的破坏
(Destruction of T cells in the RABV-infected NS)
肿瘤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监视,包括抑制肿瘤特异性T细胞免疫。为了逃避保护性T细胞的攻击,肿瘤细胞上调某些表面分子如PD-L1、Fas-L和HLA-G的表达,从而触发激活T细胞中的死亡信号,这些T细胞表达相应的配体PD-1 (PD-L1)、Fas (FasL)和CD8(以及其他配体)(HLA-G) (Dong et al., 2002;Gratas et al., 1998;Rouas-Freiss, Moreau, Menier, & Carosella, 2003)。研究评估 RABV感染的神经元是否上调免疫反应性分子以杀死激活的T细胞,遵循类似于肿瘤细胞选择的逃避策略,已经在体内和体外进行了研究。体外实验发现RABV感染可上调人神经元表面HLA - G的表达 (Lafon et al., 2005; Megret et al., 2007)。在体内,将杀死T细胞的CVS毒株和不杀死T细胞的PV毒株引起的实验性狂犬病小鼠进行比较,发现CVS毒株感染的NS上调FasL的表达,而PV毒株感染的NS则没有上调FasL的表达。在缺乏功能性FasL的小鼠中,NS中的 T细胞凋亡少于对照小鼠。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鼠的RABV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降低了。通过Fas/FasL途径破坏T细胞可通过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增强,RABV上调其在受感染神经元和大脑中的表达 (Prehaud et al., 2005; Zhao et al., 2011)。IDO酶将细胞外色氨酸转化为犬尿氨酸( kynurenine),以而降低其在微环境中的浓度,从而显著提高附近任何T细胞对Fas配体诱导的凋亡的敏感性(Kwidzinski et al., 2003)。
此外,RABV感染的大脑上调另一种免疫反应性分子PD-L1的表达(Chopy, Pothlichet, et al., 2011;Lafon et al., 2008)。而未感染的NS几乎没有PD-L1表达,RABV感染触发神经的PD-L1表达,随着感染的进展而增加。感染的神经元和未感染的神经细胞,包括星形细胞样细胞,显示PD-L1阳性。PD-L1缺陷小鼠(PD-L1 /小鼠)感染RABV可显著降低临床症状和死亡率。在PD-L1 /小鼠中RABV毒力的降低伴随着移动T细胞中CD8+ T细胞凋亡的减少。
总之,这些实验表明,尽管在外周触发了经典的适应性免疫反应,淋巴细胞浸润到受感染的神经系统中,但这种免疫反应可能在神经系统中提供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受到RABV感染的阻碍(Lafon, 2011)。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Anthony R. Fooks & Alan C. Jackson主编,《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简称《狂犬病(Rabies)》。该书最新版(第4版)共有22章,732页,由Elsevier Inc.旗下的学术出版社(Academic Press)出版。Rabies - 4th Edition | Elsevier Shop 。
相关博文: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2020-6-29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1) 2024-03-10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2) 2024-03-12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3) 2024-03-14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4) 2024-03-15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5) 2024-03-18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6) 2024-03-19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7) 2024-03-21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8) 2024-03-23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9) 2024-03-25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10) 2024-03-27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11) 2024-03-29
狂犬病毒的免疫学(12) 2024-03-31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6: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