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轮车上的博导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jx45 狂犬病、流感、结核病和人类遗传学科普园地。 提供根治 “狂犬病恐惧症” 的灵丹妙药。 奉献在中国彻底消除狂犬病的锦囊妙计。

博文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2)

已有 2401 次阅读 2022-5-29 12:29 |个人分类:生物制品|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2)

Maternal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

言:来自美国杜克(Duke)大学康奈尔(Cornell)大学的研究人员于5月11日联合在专业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发表综述论文:Maternal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对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免疫力的相关方法和机制进行了系统而又深入浅出的介绍。以下分若干次介绍此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的目录:

摘要

1. 母体在产前的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1.1. 母体与胎儿界面的先天免疫防护

 1.2. 母体抗体经胎盘转移的机制

 1.3. 经胎盘转移的抗体对新生儿具有全球重要性病原体的作用

 1.4. 妊娠期间能垂直转移的母体细胞

2.母体在产后的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2.1 母乳抗体的被动转移

 2.2 母乳中的淋巴细胞
 2.3 B细胞和T细胞
 2.4 母乳的其他成分
 2.5 母乳传递的抗新生儿病原体抗体的作用 

3.  通过接种疫苗加强母体对婴儿的保护
  3.1.主动免疫策略

  RSV(呼吸道合胞病毒)

   CMV(巨细胞病毒)  

   HIV(艾滋病毒)  

   Influenza virus(流感病毒)   

   ZIKV(寨卡病毒)   

   SARS-CoV-2(新冠病毒)   

   粘膜疫苗接种以增强奶汁抗体

  3.2.被动免疫策略

 ZIKV(寨卡病毒)
   CMV巨细胞病毒)
   SARS-CoV-2(新冠病毒)

4.新生儿在出生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4.1 婴儿通过口服获得单克隆抗体
  4.2 婴儿通过系统途径获得单克隆抗体
  4.3 婴儿通过母乳获得单克隆抗体

5. 结论 

 

1. 母体在产前的抗感染免疫的机制 

 1.1. 母体与胎儿界面的先天免疫防护

体-界面的先天免疫防在限制微生物垂直传播和胎儿先天性感染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一免疫生物学领域正在迅速发展,在免疫治疗中采用化的先天细胞的策略正在进行中。近期有多个优秀的综述论文介绍在母体-胎儿界面先天免疫防御功能。因此,在综述中,我们将重点介绍可通过接种疫苗或采用被动免疫来增强转移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包括通过胎盘和母乳转移母体抗体和免疫细胞。还将讨论母乳中的其他免疫调节剂immunomodulators,如聚糖细胞因子和抗菌蛋白在保护后代对抗传染病方面的作用。

image.png 

1 经胎盘转移的母体免疫

(A) 影响抗体经胎盘转移的因素:1.抗体属于哪个亚类(subclacces)2.抗体分子所含的聚糖glycans)3.抗体的特异性(specificity)

(B) 抗体和母体微嵌合细胞经胎盘转移的机制。

(C)母源IgG抗体的效应功能,包括中和作用、抗体依赖性细胞吞噬作用(ACDP)、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细胞毒性(ADCC)、抗体依赖性补体沉淀作用(ADCD)。据报道,肥大细胞Mast cell 活化是由母体IgE诱导的。

参考文献:

S N Langelet al., Maternal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us diseasesCell Host & Microbe,  30(5):660-674, MAY 11, 2022,  

DOI: https://doi.org/10.1016/j.chom.2022.04.007 

相关博文:

image.png 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1) 2022-05-28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754-1340691.html

上一篇:孕产妇对胎儿和新生儿提供的抗感染免疫保护(1)
下一篇:病毒学家严家新:人类对猴痘的研究已有60年,公众面临的风险很低
收藏 IP: 76.176.57.*| 热度|

1 许培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19: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