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大型权威学术专著《RABIES: SCIENTIFIC BASIS OF THE DISEASE AND ITS MANAGEMENT(狂犬病的科学基础和管控)》的最新版(第4版)于去年5月面世。该书最后一章《第22章-未来发展及挑战(Future developments and challenges)》中,有一小节的内容是“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现简介此小节的内容:
22.4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亚洲和非洲持续报道这两个洲承担了全球狂犬病负担的绝大部分。全球大约有30亿人生活在有狗狂犬病流行的亚洲和非洲地区,具有被狗感染的潜在风险。贫困人口,尤其是孩子们,承担着不成比例地更重的疾病负担。据估计,全球人类病例的数量在每年5.5万到7.5万人之间。然而,这个数字只是非常粗略的估计,准确的病例数量是未知的,包括印度的情况也是这样,而印度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人类狂犬病病例数最多的国家。
食肉目的动物物种,包括狗、狐狸、貉(raccoon dogs)、浣熊和臭鼬,都是狂犬病毒的储存宿主(reservoirs)。其他哺乳动物,包括人、牛和马,代表着溢出(spillover)宿主或者说终端(dead-end)宿主,其感染必然都是源于跨物种的传播事件,并未伴随发生病毒对新物种的适应,人和牛、马患病后也不会继续传播给其他宿主。相比之下,狂犬病毒的宿主转换(host-switching)事件,涉及该病毒在新物种中持续的传播和对新宿主的适应,包括从蝙蝠到食肉动物的宿主转换,据报道在自然界有规律地发生。随着分子水平分析工具的出现,病毒鉴定方法揭示了丽沙病毒属( Lyssavirus genus)的广泛多样性。
对狂犬病毒(RABV)和狂犬病毒以外的其他丽沙病毒(lyssaviruses)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类病毒物种的进化可能是从蝙蝠相关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全基因组测序的数据为狂犬病毒的系统发生生物地理学(phylogeography)提供了新的见解,并确定了影响病毒传播的因素,是对制定狂犬病的控制规划很有价值的信息。然而在资源有限的国家,由于没有适当的医疗和兽医基础设施,未能对人类和动物狂犬病进行系统监测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地区缺乏狂犬病验证实验室,无法进行狂犬病的确诊和科学评估的能力,因而也不可能准确统计和报告动物或人类病例。
由于缺乏准确的全球监测数据,导致狂犬病控制工作的可用资源不足,因为狂犬病问题的严重程度被严重低估甚至被忽视。只有持续进行狂犬病的被动和主动监测,同时进行系统的病毒基因组测序,才能进一步深入认识狂犬病的传播规律和控制狂犬病所需采用的干预策略,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应当奋起直追,迎头赶上。
相关博文:
权威的大型学术专著《狂犬病(Rabies)》最新版已面世 2020-6-29
病毒灭活:狂犬病疫苗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2021-11-24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研究现状和未来的挑战 2021-11-26
人类狂犬病治疗的现状:尚未实现0的突破 2021-11-28
相关链接: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1 01: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