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半球特有的吸血蝙蝠狂犬病曾给人类带来危害。
东半球蝙蝠狂犬病的危害极小,但也应当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Bakker等人发表的论文(参考文献2)指出,在南美某些高风险环境中,由吸血蝙蝠传播的人类狂犬病可能在每10万人中引起高达960人的死亡,这一估计最初是由Schneider及其同事发表的。这一令人震惊的数字引发了蝙蝠研究人员和卫生管理人员之间的通信交流,突出显示在吸血蝙蝠向人类传播狂犬病的负担方面存在重大的知识缺口,以及由于对某些不确定因素缺乏沟通而给蝙蝠保护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挑战。
在这里,本文作者与Bakker和他的同事一起详细讨论一些相关的紧迫问题,目标是在关于狂犬病从吸血蝙蝠传染给人类的问题上在不同部门间建立有效沟通。
Schneider等人关于吸血蝙蝠狂犬病的风险估计源自巴西的一个单独的社区,该社区是专门选择的,因为吸血蝙蝠咬伤人类的发病率很高(23%的居民在前一年曾被咬伤)。蝙蝠咬人的类似和更高频率(可能高达88%的居民曾被咬)并非罕见,但此类调查的特点是非随机的,而且总是在人类狂犬病暴发之后才进行,这意味着到底有多少社区经常受到蝙蝠袭击的真实频率大部分是未知的。
对人类狂犬病发病率进行全面系统估计的第二个障碍是对吸血蝙蝠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如何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该病毒在局部蝙蝠种群中仅偶尔零星发生,其在蝙蝠群体中低水平的持续存在,可能是通过绝灭、重新出现和再度繁殖的动态过程,或通过其他仍在很大程度上未知的复杂时空过程。因此,蝙蝠种群内狂犬病暴发的频率和受感染蝙蝠的比例是估计人类风险所需的关键变量。尽管数据有限,可确定的是蝙蝠狂犬病暴发的总体频率似乎很低。
很少有记录表明,同一社区会反复发生狂犬病暴发,这表明当地实际上可能长期没有蝙蝠狂犬病毒传播。疫情期间被感染的蝙蝠比例也鲜为人知,但据报道,同一种群中可能有高达10%的蝙蝠受到感染,这可能导致大量人类死亡。在所研究的村庄中,通常可发现有1至39人在暴发期间受到感染。由于疫情通常发生在只有几百人的偏远社区,因此相当大的比例(占居民总数的1%-7%)可能直接受到影响。显然,当疫情发生时,当地承受的风险和对健康的实际影响都是巨大的,需要迅速采取行动。
从空间和时间的平均值来看,任何人感染狂犬病的可能性都非常低。这造成了一个明显的沟通问题,可能会在公共卫生和蝙蝠保护之间产生冲突。时空平均值并不能直接反映当地的风险,结果可能会妨害高危地区正在进行的公共卫生项目的开展,如为预防蝙蝠咬伤而有计划地分发蚊帐,和为预防狂犬病而大规模进行暴露前疫苗接种的项目都可能受到干扰。
关于疫情爆发风险夸大的评估会让人们害怕蝙蝠,造成三个负面影响。首先,它不必要地引起人们的恐慌。第二,它放大了蝙蝠的负面公众形象。第三,它给保护蝙蝠的努力蒙上了一层阴影。
通过讨论所有可用评估的局限性,我们希望鼓励包括公共卫生从业者和蝙蝠保护主义者在内的对人类狂犬病更细致入微、恰如其分的讨论。此外,评估由吸血蝙蝠传播的人类狂犬病负担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向国际卫生机构如泛美卫生组织(PAHO)或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的病例数据。要可靠地做到这一点,需要有使用辅助数据的统计模型来弥补疾病发病率存在大量漏报的情况。虽然对于经狗传播的狂犬病和经吸血蝙蝠向家畜传播的狂犬病已做到了这一点,我们不知道努力把这种方法推广用于由吸血蝙蝠引发的人类狂犬病是否可行,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报告系统可能受到文化、社会经济、教育和地理因素的牵制。
特别需要了解生活在高风险条件下的人类社区的比例(可通过基于地理分布的随机调查问卷获得)和蝙蝠种群中狂犬病爆发的频率和规模(可通过对野生蝙蝠的纵向监测获得),在这些方面存在至关重要的知识空白。必须填补这些空白,才能使此类评估有意义。
参考文献:
1.Brock Fenton, M., et al. Knowledge gaps about rabies transmission from vampire bats to humans. Nat Ecol Evol 4, 517–518 (2020).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20-1144-3
2. Bakker, K. M. et al. Fluorescent biomarkers demonstrate prospects for spreadable vaccines to control disease transmission in wild bats. Nat Ecol Evol 3, 1697–1704 (2019). https://doi.org/10.1038/s41559-019-1032-x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7: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