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中国的恐狂症患者对狂犬病盲目恐惧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对蝙蝠狂犬病的误解和盲目恐惧。
在整个东半球,蝙蝠狂犬病的危害其实很小很小!(参见博文:http://bbs.sciencenet.cn/blog-347754-744779.html)
目前在全球,蝙蝠狂犬病最主要的危害只出现在西半球的部分热带地区(拉丁美洲),当地特有的吸血蝙蝠可在牛群中传播麻痹型狂犬病,导致当地畜牧业每年损失约1,230万美元,偶尔还可造成数以十计的人的死亡。
而所有吸血蝙蝠在东半球并不存在。
在整个东半球,在蝙蝠中发现的狂犬病毒都不属于基因1型。而多年来基因1型以外的蝙蝠狂犬病毒极其罕见,在全球引发的人狂犬病病例迄今总共只有10例左右,主要都发生在非洲和欧洲。
迄今在中国、印度等主要亚洲国家,都从未报告过经科学确证的蝙蝠狂犬病毒致人死亡的病例。
吸血蝙蝠(Vampire Bats)及相关的狂犬病毒
提要:
吸血蝙蝠携带的狂犬病毒变种仅存在于拉丁美洲的某些特定的热带地区,在海拔高度1,800米到2,000 米之间,纬度北纬28度和南纬33度之间。限制吸血蝙蝠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冬季的气温;它们不能生活在冬季温度低于15℃的地区。
世界上共有超过1,100种蝙蝠,其中只有3种是吸血蝙蝠。吸血蝙蝠只存在于美洲,而通过吸血蝙蝠传播狂犬病的情况只发生在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分布有所有这三种吸血蝙蝠。与关于吸血蝙蝠如何吸血的流行的恐怖故事相反,吸血蝙蝠并不喜欢人血的味道,只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才会吸人血。普通的吸血蝙蝠是圆形叶口蝠(Desmodus rotundus),这是最常见、分布最广的一种吸血蝙蝠。这种蝙蝠原产于墨西哥东部和西部、中美洲、以及南美国家的大部分(直到乌拉圭、阿根廷北部和智利中部)。化石证据表明,吸血蝙蝠自从约250万年前的更新世时期就开始在美洲存在。吸血蝙蝠是用来专指吸食血液的蝙蝠,不同于其他的噬血蝙蝠(hematophagus)。吸血鬼“Vampire ”一词来源于斯拉夫语系,指的是吸食受害者血液的鬼怪。
吸血蝙蝠将动物血作为唯一的食物。牛、猪、马是此类蝙蝠常见的受害者。此类蝙蝠锋利的门牙可咬破受害者的皮肤。其舌头底部每一侧都有两个通道样专门结构,便于蝙蝠快速高效吸取血液。吸血蝙蝠的唾液中含有一种能防止受害者血液凝固的物质(被称为draculin)。这些蝙蝠能咬住牛身体的任何部位。
吸血蝙蝠的咬伤更常发生在动物颈部、耳朵和尾巴根部周围。一个典型的吸血蝙蝠可以一次持续20分钟吸到30毫升的血。为研究吸血蝙蝠的取食模式,对从其肠道获得的血液DNA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吸血蝙蝠存在于各种各样的栖息地:洞穴、屋顶、废弃的矿山、隧道、树洞、水井等。通常情况下,吸血蝙蝠形成稳定的群落,单个群落的群体数量差别很大,一个群落的平均个体数量可能介于10和300之间。一个群落的个体数量似乎取决于吸血蝙蝠获取所需资源的可能性,包括食物、空间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大的群落可能包含超过2,000只蝙蝠。在栖息时间,尤其是在晚上,这些群飞的生物在夜空中看上去就像移动的云彩。有趣的是,月光会影响吸血蝙蝠的觅食行为。在有月光照亮的夜晚,吸血蝙蝠是不出来活动的。
在欧洲人来美洲探险之前,吸血蝙蝠可能已经在热带美洲传播狂犬病了。费尔南德斯·奥维耶多(Fernandez de Oviedo)在他的书《简明印第安人自然史(Sumario de la HistoriaNatural de las Indias)》中提到,很多士兵在16世纪初征服达连湾(加勒比海最南部的海湾)期间死于蝙蝠叮咬,另有同期的历史记载提到军队中的许多士兵和马匹曾被吸血蝙蝠攻击。
关于美洲热带地区牛狂犬病的第一份现代报告是在1911年由卡里尼以(Carini)从巴西圣保罗提出。他在对牛进行尸检时在牛脑中观察到内基氏小体(Negri bodies)。内基氏小体是在显微镜下在感染的脑中可以看到的狂犬病感染的警示信号,这种异常的可视信号可用作狂犬病的特异性诊断。他用这种脑组织材料注射兔子,结果能产生麻痹型狂犬病。帕万(Pawan)于1931年首先从不同种类的蝙蝠中分离到狂犬病毒。墨西哥牛群中的一种致命的麻痹型疾病,当地称之为Derringue,被证明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多年以后,也有报导表明由吸血蝙蝠引起的牛麻痹型狂犬病存在于委内瑞拉、中美洲和巴拿马。
此类动物狂犬病的变种仅见于拉丁美洲的某些特定地区,在海拔高度1,800米到2.000 米之间,纬度北纬28度和南纬33度之间。限制吸血蝙蝠存在的主要限制因素是冬季的气温;它们不能生活在温度低于15℃的地区。
参考文献: Dileep P. Kumar: RABIES, London: GREENWOOD PRESS, 2009, P32-34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2 23: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