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疫苗接种为什么偶尔会失败?
大多数人类狂犬病病例的发生是因为没有采取预防措施。显然,现代狂犬病疫苗在暴露后进行接种是非常有效的,但如果不严格遵守WHO专家的正式建议,也可能会发生失败。由于咬人动物本身是否患有狂犬病往往未经测试,因此不可能给出真正的失败率,但失败率可能远远低于1%。大多数失败涉及PEP(暴露后预防)不当,如暴露后未及时开始PEP,以及没有施用RIG(狂犬病免疫球蛋白),通常还涉及特别严重的暴露,如头部和颈部同时多处严重咬伤。
例如,Thraenhart等回顾了28例在使用现代疫苗进行PEP的情况下发生的狂犬病病例。在90%的案例中,没有使用RIG或被错误使用。其他错误包括在接种疫苗前24小时以上先进行了被动免疫(可能干扰了主动的免疫诱导作用)、不正确的局部伤口清洗、未清洗所有伤口、将疫苗注射到臀部而不是三角肌,以及延迟开始免疫接种。只有两名患者被认为是真正的预防失败,这两名患者都有非常严重的面部创伤。Wilde曾详细描述了15个明显的疫苗失败案例,Shantavasinkul等也描述了其他类似案例。
在某些暴露于狂犬病然后接种了狂犬病疫苗的动物中曾发现早死(early death)现象:一些接种了疫苗但仍会患上狂犬病的动物比未接种疫苗而受到病毒攻击的动物死得更快。目前还不清楚这种现象是由抗体、细胞毒性T细胞还是由两者的结合介导的。Willoughby对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结论:早死现象在人类身上还没有令人信服的证据,尽管在被患狂犬病的蝙蝠咬伤的患者身上有发生类似现象的迹象。
一项对1500万剂纯化鸡胚细胞疫苗(PCECV)的有效性的后续研究报告了47个可疑的失败病例。所有病例均发生在印度和泰国,没有一例完全遵循WHO的指导方针。其他失败也可能与偏离标准的预防措施有关。然而,在面部被严重咬伤致使大量狂犬病毒得以进入体内也可能会导致PEP失败,特别是在延迟处治或察觉到与WHO规程发生偏差的情况下。
参考文献:
1. Thraenhart O, et al., Current and future immunoprophylaxis against human rabies: reduction of treatment failures and errors. Curr Top Microbiol Immunol. 1994;187:173-194.
2. Wilde H. Failures of post-exposure rabies prophylaxis. Vaccine. 2007; 25: 7605-7609.
3. Shantavasinkul P, et al. Failure of rabies postexposure prophylaxis in patients presenting with unusual manifestations. Clin Infect Dis. 2010;50:77-79.
4. Hemachudha T, et al. Additional reports of failure to respond to treatment after rabies exposure in Thailand. Clin Infect Dis. 1999;28: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