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病例研究(2)
器官移植接受者中的死者为38岁女性尿毒症患者,于2018年11月11日在C医院接受肾移植。11月26日,患者康复出院,定期复查。2019年1月2日,该器官接受者出现发热,饮水时偶尔吞咽不适。1月3日再次住院,出现尿频、尿急、怕风、咽喉发紧、畏寒、多汗等症状。1月4日晨,出现唇部发绀、咽喉发紧、四肢冰凉、饮水呕吐、恐风、呕吐白色泡沫、发热等症状。此外,休克发生时意识丧失和对光不敏感(瞳孔大小相等,双侧圆形)。最后,此一号接受者被宣布死亡。
死者在死亡前声称曾饲养狗2至3年,但无动物咬伤史、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接种狂犬病疫苗史。从她身上采集的两份唾液标本,CT值为35,有证据表明她感染了狂犬病毒。RVNA(狂犬病毒中和抗体)阳性,滴度为1.21 IU/ml。(见表1)。
当死亡的器官接受者被诊断为狂犬病后,其余4名接受者立即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疫苗,结果都未出现狂犬病相关症状。采用修改的经典Essen接种方案,即所谓的五针法,并使第一次注射剂量增加一倍[7,8]。分别于注射前和注射后14、28天采集血清标本2次。检测RVNA滴度,当RVNA滴度高于0.5 IU/ml时认为有保护作用。RVNA结果详见表1。
通过实验室、流行病学和临床结果,证实了一起由器官移植(OT)引起的狂犬病病例,尽管没有进一步对样本中的RV进行测序。这是过去四年来中国发生的第四起此类事件([9],[10],[11],[12])。此次器官移植事件中,除一个死亡病例外,其他4个OT接受者均接受了狂犬病暴露后的主动处理,产生了足够的RVNA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虽然我们还不能完全排除这4个接受者的狂犬病威胁,但似乎由于RVNA的高滴度,狂犬病的风险几乎已经被消除[2,13]。其中两位接受者在移植手术前后系统使用免疫抑制药物作用的特定情况下仅产生了较低但仍具保护性的RVNA滴度。可能没必要过分担心OT接受者的抗体效价低,因为即使是在正常人群中,仍有一部分人对疫苗反应不佳[14,15]。
在中国,2017年报告了5,146例OT相关捐赠,涉及15,047个大器官。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年均增长率超过20%[16,17]。据估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OT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对2015年和2016年11家医院48例与器官供者源性感染(DDI)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病例的调查中,狂犬病似乎是唯一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发病率为4.4%(2/48),死亡率为11.1%(2/18)。通过OT引起的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的感染,可以在器官移植前通过主动筛查排除或避免。不幸的是,在已知的需筛查病原体中,狂犬病毒没有被包括在内[[17],[18],[19]]。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和其他几个机构提出了在2030年前消除人狂犬病的建议。通过接种疫苗等防控措施,中国狂犬病死亡人数已大幅下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建议在OT之前实施主动的筛查计划,将人与人之间的狂犬病相关风险降到最低。
实验室证据对诊断狂犬病至关重要,特别是对缺乏典型症状的患者。随着核酸扩增法的发展,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已成功地用于狂犬病的诊断。但标本需要多次测试,以排除由于处理对象的不恰当过程[[20],[21],[22]]造成的假阴性。目前,核酸检测仍是临床最有效的检测手段。其他方法包括血液抗体检测,都只起辅助作用。
公共卫生、临床科学、卫生检验等部门的合作对预防OT引起的狂犬病十分重要。在接受治疗前制定狂犬病的主动筛查计划也有助于降低风险。在临床实践中,麻痹性狂犬病经常被忽视,这是一个需要警惕的迹象。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强烈呼吁将狂犬病纳入器官移植方案前的主动筛查方案和立法法规,以预防和控制此类病例,从而实现到2030年消除人类犬病的目标。
(全文完)
英文原文:
Xuexin Lu, Liang Cai, Xin Gao, Zhifei Zhan, Wuyang Zhu,The fourth case of rabies caused by organ transplantation in China, Biosafety and Health, 21 December 2020 , https://doi.org/10.1016/j.bsheal.2020.12.001 © 2020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Publishing House. Published by Elsevier B.V. CC BY-NC-ND 4.0
相关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