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省疫情风险分区分级探讨与对策建议
郭崇慧,刘沐灿,左玉倩
(1.大连理工大学 大数据与智能决策研究中心, 辽宁 大连, 116024)
(2.大连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 系统工程研究所, 辽宁 大连, 116024)
【摘要】本文基于轨迹挖掘、真值发现、可视化等大数据技术对公开的辽宁省确诊病例多源异构信息融合与疫情时空分布分析,对辽宁省100个县(市、区)进行疫情风险评估与分区分级探讨,并针对疫情风险防控以及如何开展有序复产复工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提供依据和参考。
一、 辽宁省疫情时空分布分析
截至2020年2月25日24时,辽宁省共计确诊病例121名,除抚顺市以外,其余13个城市均有确诊病例,沈阳市28例、大连市19例、鞍山市4例、本溪市3例、丹东市7例、锦州市12例、营口市1例、阜新市8例、辽阳市3例、铁岭市7例、朝阳市6例、盘锦市11例、葫芦岛市12例。
目前,已连续9天无新增病例。确诊病例中,治愈出院88例,死亡1例,剩余32名确诊病例在院治疗。自2月17日以来,辽宁省连续多天无新增确诊病例的情况为省内尽快恢复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有力支持。
(a)现存确诊病例人数的地区分布
(b)累计确诊病例人数分布
图 1.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分布(数据来源:丁香园)
目前辽宁省以地级市为单位开展确诊病例数量统计,没有公开报导14个地级市的各个市辖区、县、县级市的确诊病例数目汇总,因此,无法直接获取辽宁省100个市辖区、县、县级市的确诊病例数目。利用空间轨迹挖掘方法和多源异构大数据真值发现方法等大数据技术,对辽宁省、各市卫健委已公开的121名确诊病例的空间轨迹信息进行提取与缺失数据的真值发现,获取病例所属的市辖区、县、县级市行政区域,如图2所示。
图2 辽宁省各县(市、区)累计确诊患者数目时空分布图
利用多源异构数据真值发现方法进行缺失数据处理之后,辽宁省仍有13名确诊病例缺少所属行政区域,且根据其活动轨迹难以推测所属行政区。分别为沈阳未公布信息的病例及病例2、大连市病例2、病例3、病例4、病例5、病例7、病例8、病例9、病例10、病例11、盘锦市病例1和丹东市病例5。这些缺少所属行政区域的病例大部分是疫情初期(2月1日以前或2月10日以前),政府部门发布数据不完整所致,对于疫情风险评估和分区分级影响较小。
截至2020年2月25日24时,在全省所辖59个市辖区、16个县级市、17个县、8个自治县中,共计45个县级行政区出现确诊病例。自2月11日起,37个县级区划在14天内无新增确诊病例,九个县级行政区(沈阳市铁西区、苏家屯区、大连市旅顺口区、葫芦岛市连山区、兴城市、锦州市黑山县、铁岭市调兵山市、昌图县、鞍山市台安县)在14天内有共计13个新增病例。
二、 疫情风险评估与分区分级
辽宁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令(第6号)指出,根据疫情严重程度将全省100个县、市划分为低风险、中风险、高风险三个层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不超过14天,故近14天内区域新增确诊病例的数目应当是风险评估中重要的考虑因素,此外地区确诊病例总数、新增病例隔离时间、聚集性感染情况、连续14天内新增病例水平均影响地区风险分级结果。
本文采用的风险评估标准为:(1)将无确诊病例县(市、区)定为低风险区;(2)没有聚集性感染且确诊病例为4例及以下的县(市、区)定为较低风险区;(3)近14天内发生一般聚集性疫情或确诊病例5~9例或地理传播风险较大的县(市、区)定为中等风险区;(4)有多起聚集性疫情或确诊病例10例及以上的县(市、区)定为高风险区域。
根据图2中的辽宁省各县(市、区)累计确诊患者数目时空分布图,结合所报道的新增病例确诊日期,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与全省100个县(市、区)行政区域按照疫情风险评估标准进行分区分级,利用空间大数据可视化技术绘制出辽宁省100个县(市、区)疫情风险分区分级分布图,如图3所示。
图3. 辽宁省各县(市、区)疫情风险分区分级分布图
由图3可见,辽宁省内疫情形势总体上处于低风险和较低风险,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100个县级行政区中,有55个低风险区,33个较低风险区,12个中等风险区。
三、 疫情风险防控与复工复产的对策建议
截至目前,辽宁省共确诊12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确诊总人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于疫情非严重地区,所有病例在治疗时均得到有效安置。辽宁省内部疫情传播整体风险相对较低。但是,辽宁省各个城市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省外、国外输入型新型冠状病毒风险。在复工复产问题上,既要差异化实施区域分区分级政策,又要根据行业特性将企业分级,二者相结合,从而对复工复产风险完成综合判断。
下面针对疫情风险防控以及如何开展有序复产复工提出几点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积极应对疫情提供依据和参考。
(1)政府相关部门应科学制定地区风险评估和行业风险评估标准,实时动态分区分级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疫情风险的县级行政区、不同的行业、企业制定不同的应对策略。疫情形势时刻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政府相关部门对各县(市、区)分区分级结果及相应标准应及时公开,动态调整,维持疫情减缓的良好趋势,也要随时最好准备应对可能存在的突发疫情。
(2)借鉴其他省份分区分级经验。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分区分级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省最早于2月4日就采取了“分区分级防控”的尝试性措施。四川、浙江、江西、河北、河南5省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意见》之前采取了相应尝试。重庆市、天津市、陕西省、山东省、广东省、河南省、福建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辽宁省都集中在2月19日出台了各自的“分区分级防控”措施,这些分区分级措施对辽宁省均具有借鉴意义。
(3)对国际上疫情较严重的国家(例如日本、韩国)赴辽的人员进行严格排查。目前日本、韩国疫情较为严重,且与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之间的人员流通量较大,在机场对国外疫情严重国家近期赴辽人员应当加强排查。
(4)合理设置省内县(市、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出入口疫情防控检疫点或监测点,严格排查入省人员的健康情况,从而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全面保障道路交通顺畅。辽宁省确诊病例中有多例为患者回省后发病或感染了其接触人员,同时还存在患者省内跨地级市感染情况。基于上述感染情况,建议各个区域根据临近区域的疫情风险情况合理设置疫情防控检疫点或监测点。当某相邻地区均连续14天无新增确诊患者时,可全面减少交通管制。
(5)企业复工复产的风险评估可依据企业内部外来员工比例(尤其是疫情高风险区归省复工的比例)、工作环境中人口密集程度等指标完成。同时应考虑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复产复工的必要性、风险性,有重点地、有序地开展复产复工。各地应当统筹指定分类分批复工复产的方案,结合地区的风险评估及行业、企业的风险评估及重要性评估,确定复产复工分地区、分行业、分时段有序推进。
(6)关联考虑同一个供应链中各企业的风险,防止供应链中的某些薄弱环节断裂。企业复工复产环节中重要的一环是物料问题,相关企业具有联动性。如无法满足企业开工所需物料,必定会对物资的需求方带来影响;若不能及时将供应方的原材料送至需求方,则会造成原材料堆积。因此,在企业复产复工策略时,还需将其上下游企业的情况纳入考虑,将不同行业、企业间的关联性作为影响企业复工的因素,实行“一企一报”制度,调研企业上下游各环节,从而综合评定供应链风险,实行相关企业同时复工的策略。
(7)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服务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借鉴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运用大数据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经验,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为突破口,在疫情监测分析、患者追踪、在线办公、企业复工复产、市民服务等方面推进一批重点工作任务,有效推动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全面开展。
(8)为了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建议政府相关部门补充完善疫情初期病例数据,对相关数据和病例资料等,除有法律规定需要保密的外,在做好国家安全工作的条件下,向我国科技界开放共享。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23: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