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anne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eanneC

博文

如何克服演讲恐惧

已有 3547 次阅读 2019-7-3 08:4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博士生, 学术报告, 恐惧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JC的博士笔记

从学生立场解答PhD新生的迷茫,用亲身经历带你看清真实的实验室生活。


Hi 大家好,我是JC。

一个强大的学术报告,需要满足3个要求:

  1. 硬件:你的课题在学术和产业方面的创新性应用性很棒,并且你的实验结果可靠充分又有说服力。

  2. 软件:你的PPT 逻辑条理清晰明了,且内容按照合理的样子和顺序呈现出来,结尾完整而且观众答疑很好。

  3. 你的个人发挥状态:你冷静自信,吐字语音语速都好,时间控制等等。

我们要先对学术报告的效果与价值有个正确认识:

观众的目的取向是学术报告的成果价值,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因素的重要性是按照1-3的先后顺序排列。

但是从演讲的呈现效果的来看,这3点的重要性其实是反过来的。假如你在第1点 硬件上没做好,即课题规模不大,应用价值有限,实验结论也不太solid 或者data不够完整(比如你的中期答辩报告),但要是在第2点软件上多做努力,充分准备PPT,把故事的前因后果和未来规划讲清楚,也能做出一个很OK甚至优秀的报告。

而要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先做好第3点,就算你课题创新性和规模能发CNS,PPT做得再美,你要是紧张到焦虑症发作,也没办法发挥出来。所以在讲presentation的技巧篇(针对第2 点)之前,我觉得有必要专门讨论一下如何克服做报告的焦虑和恐惧。


1

“Fear of public speaking”是大部分研究生,也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严重的演讲恐惧,有产生一系列焦虑症状:不可控地焦虑感,舌头打结,声音颤抖,晚上睡不好,严重一点还会恶心呕吐,台上出现大脑空白,,简直是大写的 TERRIBLE !!!

我向很多有经验的前辈请教时,他们的答案都是报告做的多了自然就不怕,“当你同一个报告翻来覆去讲过那么多次,闭着眼睛都能背下来,还有什么好怕的。”所以首先告诉大家“演讲恐惧”是完全可以通过多次练习,反复演讲,积累经验去克服的。

但问题是作为研究生,大家都没有很多经验啊。而且大家都能找出自己的理由来让自己变得更紧张:比如我性格内向,害羞腼腆;又比如我的课题领域很窄很偏;再比如我英语说得慢,发音不标准等等。这些其实统统都与“演讲恐惧”没有关联。是的,没有关联。就算你本性开朗乐观,就算你课题可能发CNS,就算你口语听起来是 native accent,只要你报告经验不够,也一定会紧张。而当你经验足够,这些因素就只会成为报告的特色,而不会对报告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师姐在这里先给大家一个安慰剂,“咱们只是没经验而已,紧张是最正常不过的感受。最要紧的是要为报告做最充分准备,最实际的工作,这是你唯一应该担心的事情。”


当然,我知道还是会有小盆友担心各种事,“要是blablabla... 要是我搞砸了怎么办”。人总是容易走入“什么都没想”和“什么都想太多”这两个极端。


2

其实很多焦虑和恐惧是来自错误的认知。这一点我是从 “Taming your Public Speaking Monkeys by Dee Clayton)这本书上get到的。这本书分析了导致“演讲恐惧”的认知错误,并主张通过追踪这些错误意识的产生根源来治疗(推荐有严重“演讲恐惧”的同学可以阅读一下)。


简单来说,演讲恐惧者 的疑问“要是我搞砸了怎么办?”,向下分析,可转化为两个认知错误,1)“我是错的”,2)“我看起来很傻”或者就是“我很傻”。


针对这些认知错误,旁观者可以帮演讲恐惧者分析他们的意识,问他“你究竟是不是错了,具体哪个地方错了”,“别人是不是真觉得你很傻”,以及“你是不是真的傻”就能有一定效果。但对于当局者而言,恐惧不是靠这么简单的逻辑推理就能彻底消除的,因为就算你劝他说 “这几个地方并没有问题,不会让别人觉得你傻”,他过后也一定会立即找到几个新的地方,来反劝旁观者,他确实看起来傻。。

这些荒谬意识的产生,追踪起来可能都源自于成长过程的某个环境或发生的某件事,随着人格成长发展而逐步加大作用。所以有些人只要做足准备功夫多练习多积累经验就行,而另一些人则是,需要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弄清造成认知错误的原因。就像《国王的演讲》那样。


要改变这些深层的认知错误当然是不容易的,而且需要长期练习。师姐在这儿只是起个引导提示的作用,治疗过程还得靠你自己,用心去花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效果。

说到这儿而又想起了之前一些人说 “JC你怎么老是把事情想这么深这么复杂”。先不怼这类评论反映的认知错误好了。。因为人本来就是很复杂呀,每个人的自我都有其独特性,每个人的成长轨迹也往往不同,每个人潜意识也都有自己的恐惧,你说自己没有只是还没充分认识自己而已。

再多说一点,每个人自我的独特性,包括你自己的,都应该被尊重。


3

虽然师姐不能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段,但可以给大家一点有效的心理暗示技巧,用于短期内迅速缓解演讲恐惧:

  1. 不要纠结“我好紧张”这种状态,说这句话一点用都没有,反而越说越紧张。任何人都没办法消除自己紧张,你要明白,就算你紧张,你依然能做好报告。所以,只要把注意力从“我好紧张”这种情绪中抽离出来,去做些实际有用的准备工作: 如清理你的着装和眼镜,打印一份你的讲稿,check一下PPT里的视频能否播放,试用一下你的laser等等。

  2. 告诉你自己“我已经准备好了”了。这句话一说出来就能驱走很多没意义的纠结担忧。但要说出这句话的前提是你在硬件和软件上真的已经做好了最大的准备。你熟悉自己的课题和领域,熟悉你每一张slides,你反复练习过,也在导师和师兄师姐面前预演排练过,已经没啥错误毛病。那么师姐送你两句广告词,“You are under armour”,“Just do it!”

  3. 记住,,无论别人怎么说你的presentation,你才是这个课题的专家,最了解这个工作的人是你,而不是你的观众。你不需要很完美,你只要尽可能地发挥,把你的工作成果价值展现出来就行。

  4. 你需要知道“整场最重要的你要讲的内容,而不是你这个人”。观众才不在乎你发型是否梳成大人模样,姿势是不是搞笑,是不是感冒了说话鼻音重,,大家只在乎你讲的东西是什么,有什么价值,所以暂时把你的“ego”放到一边去吧

  5. 对自己说:“这只是你博士生5年的一个小插曲,短短20分钟而已,没什么大不了,明天就是过去了。”

最后再用一个事实来安慰你自己,“其实你的观众也都希望你能表现好。” 

给自己和观众一个微笑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15597-1187859.html

上一篇:什么样的实验室适合轮转?
下一篇:学术圈为何如此八卦?只是八卦的问题吗?
收藏 IP: 61.50.139.*| 热度|

2 李建涛 李玉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05: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