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作系列】是由 JC师姐 与 “Better Papers Faster”(BPF) 团队合作的论文写作指导系列。
JC师姐公众号:JC的博士笔记
BPF公众号:科技论文consulting
这篇是我们的独家报道哦~
投文章是一件“被拒才是常态”的事情。
对于Cell, Nature,和 Science 这样的 Journal,每收到100篇manuscript,其中只有3篇能通过Editor这关,进入接下来的 peer review的阶段。
就算是筛选条件稍微宽松一点的(high-impact) journal, 文章被接受的机率也很少超过30%。
换句话说,你花了好几年时间做实验收集 data,又花了一两年的时间写写改改,好不容易把paper投出去,结果是大于70%的概率被那些 high-impact journal直接拒掉。
所以几乎每个投过文章的人都曾面对的一个灵魂拷问,“为什么我的文章会被拒?”
前几天,《Cell》副主编Robert Kruger博士应邀访问NIBS 与我们交流了一些文章发表方面的意见。 在与他午餐的时候,我就问了他这个问题:“What are the top reasons for rejecting a paper?"
1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当一个Editor收到一篇manuscript的时候,他脑子里在想些什么:
这个发现有趣又重要吗?
这个发现会改变我们对某个事情的看法吗?
这个工作铺了一条道路来引导接下来的其他研究吗?
这个工作和之前我们看过的相比如何?
这个paper与我们之前接收的以及拒掉的paper相比如何?
我们的reviewers之前有审过相关的文章吗?
......
2
接下来再来看看Robert 给出的 top reasons for rejecting a paper:
(Robert Kruger博士在NIBS举办的学术讲座)
1. “Degree of advance. 与之前相比,这个研究对领域有哪些推进?有时我们可以看出某个研究并不 advance,虽然它是个好的study,但与我们已经看到的别的paper比起来,它并没什么突出,并不让人兴奋。没错,我们不只是会看这一篇paper,而是会同时看与它相关的几篇paper,通过比较,来判断它多么exciting。难以引起excitement 或许是文章被拒的No.1 Reason.”
2. 对第一点的补充:
“对于一些很popular的领域,也就是说我们杂志在这个领域已经运转地很好,那么杂志就会在这个领域发表的东西维持一个专业的(高)标准。所以对我而言,Hot topic会更难发表,因为每个人都想在Hot topic里发表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要区分 advance与 hot topic,找到对于这个领域真正有用的东西,而不是那些…你懂的~ 当然大家关注的东西难免会有主观因素的判断在里面。”
(这是暗示某些杂志吗...)
3. “Technical concerns. 这可能是一个典型的原因,尤其是当我们近距离去看文中描述的现象和相关证据的时候。我们会对文章的那个生物学现象进行判断,how big is the effect size?它是比较细微的现象呢,还是说它几乎没有任何意义?这样的话result并不能像文章说的那样有说服力。”
4. “In terms of scope, 各个领域都会有其特定要求,来界定一个完整的研究需要涵盖的内容和方法; 你需要做哪些实验,以及有哪些相关的results,才能得出更合乎逻辑的结论,达到令人满意的结论。但是很多paper就还没到那一步(完整的研究)。”
3
既然文章被拒是常态,那么当你收到 Editor的拒绝信的时候,除了发出“Editor不识货”的抱怨外,你还能做些什么有意义的事呢?
Robert 也给我们提供了答案: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是这张
当你收到被拒的信时,关注信中所提的scientific issue,用来帮助你改进自己的研究。
如果编辑或审稿人的评估中谈到一些你文章的局限性或者不能引起兴趣,你最好把文章转投到另一个journal。
如果编辑或审稿人理解错了你文章的一个关键部分,你可以给editor写封信要求重新考虑,简单解释一下这些部分,并说说你打算怎么解决。
他鼓励我们去找 editor 进行对话交流。
其实对科学家来说,一篇manuscript “头一次提交就被接收”的情况是很少的。而对于第一次投文章的新研究员来说这就更困难了。
那么,如何尽可能有效地避免被Editor拒掉呢?当我们收到拒绝信时,又该如何据理力争地去写 rebuttal呢? 欢迎继续follow【写作系列】,我在以后的文章会再讨论一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7 00: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