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技术的创新常常来自个人或极少数人,特别是科学技术原创。不可否认,创新发明源自学习和积累。我们要尽可能地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使学到的先进科学技术成为自己的本领和特长。但要想实现科学技术在世界领先,象现在这样,一切有水平的发明创造都要国外的期刊认可,都要请外国的专家学者来评价,实在不是强国科技的好策略。
在我们整体科技创新水平十分落后的时候,唯高水平国家视听,那是一种快速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的有效方法。但现在的中国已经和几十年前的中国大不相同了。在许多科技领域我们已经有了独立创新发明的能力。国家领导人适时提出的“万众创新”战略是适合我国现代国情的强国战略。
既然是创新,就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说创新的东西国内国外以前都没有。此种情况下,把自己的创新非要拿到国外区审核,让他们鉴定,进而求得外国人的认可。这纯粹是没有自信心的做法。这个创新的东西如果外国人比你清楚,你还叫什么创新?
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要实现科技领先,要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创新发展,没有一套自我评价,自我完善的科研体系,没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请不要妄谈什么科技原创,不要说什么科技在世界领先的大话。
若干年来,甚至直至今天,我们将科技论文在国外的发表,一律看成了重要的发明创造,并以此作为教师、医生或其他科学技术人才提升的依据。这种现象反映的并不是我国科技创新先进。恰恰相反,这正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的落后程度。在国际上威望较高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固然能够说明投稿者科研水平的提升,但领先的科技成果如何能够快速地率先带动本国的科学创新和应用,却成了一个问题。有多少这样的实例让我们科技领先的脚步迟疑?数学家张益唐的话,也许叫每一个科技原创的科学家沮丧。这种现象的产生反映出中华民族科学界的落后一面。尽管我们每一个单位的领导都会大谈如何如何支持创新发明,但真有前所未有的创新发明来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的第一句话会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吗?”这一切都反映了与“万众创新”格格不入的陈旧的科研创新的处理方式。
真正明确科研创新重要意义的领导,是否应该快速热情地组织相关科研人员来讨论、评价那些提出来的发明创造?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我们能够从上到下都将“万众创新”的精神理解透彻,对创新发明,特别是原始创新,能够得到相关部门领导的热情鼓励和重视,有效地组织相关科学技术人员对创新发明进行论证,评价,对作用较大的创新发明及时推广,本着重大创新发明“先国内,后国外”的方式,何愁我们国家不能快速成为科技强国?
姜咏江
2016-10-29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14: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