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为原创博文,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温馨提示:本文记述性文字较多,经验性文字相对较少。
10月底,才开始着手准备竞赛的材料。
在10月30日,写了一篇讨论第二届全国赛评分标准的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361559.html
但是事实上,第三届全国赛的文件签发时间是10月26日,正式全网公布第三届全国赛的时间是11月2日。在应届竞赛文件公布之前,只能参照往届的标准准备材料。
等最新的国赛文件公布后,自己打印一份,把国赛文件认真研读一遍,特别是评分标准的部分,要逐字逐句的去读,还要把不同部分结合起来读。还要注意的是,我建议你自己首先独立研究竞赛的文件,而不是直接听“专家”的解析。这么做的目的在于,当你自己独立研读的时候,你会形成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就体现了你的独特思维。听“专家”的解析,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也有可能造成千人一面,使得你的独创性无法突出。听“专家”解析的部分,可以放在做出初稿后去完善的时候。
但在11月的时候,我还在写一篇小论文。到11月26日左右,改完这篇小论文,投了出去,才有时间来准备校赛的材料。
当时网上能看到的公开资料并不多,能找到的就都会看一眼。你直接可以用网页搜索,也可以用微信的“搜一搜”。到写这篇博客的时候,网页和微信还是可以搜到一些资料的,而且也有商业机构在搞有偿培训,如果单位经费允许,也可以报名听一听。
在能获得的材料里,有些做的比较一般。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很多获奖选手并没有公开自己的所有参赛材料。即便是一些商业性培训,往往主讲人也是在解析竞赛评分标准、分享自己的参赛经验,直接给出自己全部参赛材料的相对较少。他们舍不得给的一部分原因,是担心有人质疑他们获奖的合理性。
到11月30日,我把陕西省教学创新大赛20个PPT看完了,说一点收获没有是假的,说很有收获也是假的。有些人做的确实很好,能看出来明显设计了、思考了;也有些人的内容,说句丢人现眼可能并不过分。因为看完以后,有相当比例的内容属于老生常谈、材料总结。
总体而言,真正达到耳目一新的,很少很少。而大面积雷同的,比如用雨课堂、用线上线下混合,这些东西都比较常规了,怎么算创新呢?五年前也许算新的,今天,绝对是没啥新意了。而且,很少能看到具体的可执行案例,相当一部分的内容比较表面、形式。换言之,也就是没有做好凝练与细节的结合。
当时我就已经感觉到,有些选手的PPT内容,就是在堆砌材料,实际工作做的并不扎实。所以那个时候,就已经对这个比赛有了预判:如果评委就喜欢这种看起来花里胡哨的材料堆砌,那注定有些务实的老师是没办法突围的。
直到有一天,看到了深圳大学费跃农老师的培训PPT,才觉得把工作做实了,就很棒!
第二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地方高校正高组,第一名是中北大学B老师,深圳大学费跃农老师是这个组别的第三名。B老师的培训PPT我也看了,看完以后感觉没有太大创新,整体上属于常规操作的总结。当然,这只代表我个人的看法。
对于比赛结果,确实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情。
费老师的工作,是哪里让我觉得他的工作做得很实在呢?其实不是他的整个教学设计。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个小细节:一个是在大班教学里,费老师给学生分组的时候用了一种立在桌子上的分组标签;另一个是费老师上课的时候把讲台前的两块PPT投影分别使用,也就是他提出的“双屏互动”(还有一种可能是“双屏互动”指的是手机屏幕与讲台屏幕的互动,或者是黑板与投影的互动,但是让我感动的是讲台前两块屏幕分别展示不同内容)。
(图片底图来自深圳大学费跃农老师的PPT,如有不妥,请联系我删除)
我们在参加这个比赛的时候,大部分选手首先是从撰写创新报告开始,创新报告的第一个难题就是凝练教学痛点问题。但是你看,我不知道费老师提出的教学痛点问题是啥,但是当我看到费老师做了这两件事的时候,我首先感觉费老师是一名从事一线教学、认真思考过教学的人。因为这样的小细节,只有自己思考了,才会想出办法来改变传统的课堂。而这种主动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力量,是促使一名老师走向教学创新的必由之路。
没有一线教学经验,不反思教学中的细小问题,即便提出的理论看起来多高大上,但在教学效果层面,也可能要打个问号。教学是一门实践艺术,强调实践,是要区别于纯理论。关于这一点,我近年来有一个核心观点:理论和实践实际上是平等地位,合理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但是需要具备实践经验的人才能更好的用好这个理论,而不是听到“理论指导实践”,就认为理论要高于实践。正确的价值观,是要意识到理论和实践是平等的关系,而不是此高彼低的关系。
再回到费老师所做的这件事,哪件不是源于传统课堂,但是哪一件又不是对传统课堂的改进创新呢?这也是我认为费老师的工作更创新、而B老师的工作不怎么创新的原因。B老师的工作,整体而言是传统工作的堆砌,而似乎又没有看到对传统工作的改进。虽然传统工作确实做了,但是因为大家都这么做,你的创新何在呢?
校赛的时候,我报名了两门课。
是的,两门课!
报两门课的初衷,就是想炫一下我在本校的教学工作有多好。毕竟,申请了好几次省教改,连学院都送不出去,我也是不服气的。好像我再不做出点什么,领导们就要把我忘了。所以,必须,必须在一次比赛里用两门课,来刷一下自己的存在感。
12月开始动手,用了10天左右,完成了一门课“教学创新成果报告”的初稿。
这里,我的经验是:写初稿的时候,不要想着字数超标的问题(竞赛要求是4000字左右),而是要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都先记录下来,等初稿完成以后,备份一份,然后再去修改。有些灵感只有在那个瞬间出现了,你不记录下来,可能后面这个灵感就不会再来了。但是初稿尽可能的详细一些,方便你以后修改的时候来查阅。包括写初稿过程中感觉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料,我也尽可能的截图、放链接到初稿,后续查阅起来很方便。
因为我们校赛是要提交创新报告和进行现场汇报,所以做初稿的过程中,创新报告文稿和汇报PPT我是一起做的。也有些学校的校赛是完全参照国赛模式:第一轮只看教学创新报告、课堂实录等进行打分;第二轮校内遴选省赛选手的时候,才需要进行现场汇报。各位老师在准备的时候,参加校赛时还是以校赛的评分要求作为参考要点。
(校赛新工科组创新报告初稿)
(校赛新工科组现场汇报初稿)
2022年的12月,那是怎样的一个12月,也不需要多说了。
做完第一门课程的材料,又着手第二门课。
又过了10天左右,第二门课的材料大概也做好了,而且两门课汇报的PPT都进一步优化了。这一轮因为时间关系,只是把汇报PPT看了两遍,实际上并没有写汇报的讲稿。
(校赛新文科组创新报告-初步整理版)
(校赛新工科组创新现场汇报-完善版)
(校赛新工科组创新报告进一步完善的草稿-特别备注:内含参考他人成果的截图)
在准备这些材料期间,还抽空看了《黑暗物质三部曲》第三季、《青春王室》第一季和第二季、电影《永恒族》、韩剧《财阀家的小儿子》等等。
只要半夜两三点睡,会有时间追剧的。
我们当年是12月28日校赛,巧合的是,抽签的时候,我是上午工科组最后一个,预计是12:30结束;文科组下午第一个,预计1点开始。单位同事非常贴心,考虑到我中午就餐不便,帮我订了中午的盒饭。工科组进场前,吃了盒饭,心里暖暖的。
因为我是上午工科组最后一个,我现场汇报结束后,评委要点评。
结果,有个评委自顾自说,还很自大,我就直接给怼回去了。
那会儿,我两个同事给我发消息,让我不要怼“专家”。
但事实上,怼完“专家”,大约五分钟以后,我还有文科组比赛,期间我根本没时间打开手机看同事发给我的消息。
我反正当时自己痛快了,继续坦然面对第二场现场汇报。
第二场现场汇报结束,也有专家给我提出意见和建议。因为他说的都很务实,我也虚心接受。
实际上,“专家”,就得有专家的水平。如果专家讲出来的话连选手听了都觉得很业余,你怎么让选手信服?在《现场汇报篇》我提到过,专家要么指出选手的硬伤,要么给出更好的解决建议,而不要说空话、说废话。
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去看一下那篇博客: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00925&do=blog&id=1384710
另一个小插曲是,尽管我当时怼了“专家”,和我一同参赛的同事说,有可能我还是一等奖,她的语气里,似乎可能的概率是50%。当时我谦虚的说,我拿两个二等奖就够了。我同事可能还觉得我要拿两个二等奖,是不是有些自大了。但我自己清楚,两门课里,一门课是实打实的做了两年,另一门课在理念上也不差、也有一些实践积累,很有可能拿到校赛的两个二等奖甚至更好。这就再次回到我之前博客里写过的类似观点:要对自己的内容自信,当你自己都相信自己能赢的时候,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现场汇报的气场也不一样!
因为有了校赛怼“专家”的事儿,到了省赛现场汇报前,我们单位的同事特意早早的叮嘱我不要怼“专家”。
尽管校赛、省赛竞赛的材料99.9999%都是自己做的,但这个过程中,那些安慰你、鼓励你、支持你的同事和朋友,那些给你灵感的文献资料的作者等等,也值得你心怀感恩。怼“专家”是一回事,对帮助你的人心怀感恩又是另一回事。
校赛现场汇报后的第2天(12月29日),校赛结果公布。虽然我用两门课参加了两个组别,但同时拿了两个组别的校赛第一名。所以……感谢同行的衬托!
而且,别的选手很多都是团队,我两门课,都是我自己一个人。你,为什么不相信你自己?从我开始做这件事的时候,我自己就确信,也许我不是第一名,但我一定不会是最差的那个!
12月30日,抽空写了一篇文章专门吐槽教学创新大赛国赛某一等奖的创新成果报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00925-1369815.html
后来,还在B站上听了该老师的线上报告,真的感觉很一般,没太大创新。敢于吐槽这个国赛一等奖选手,也是因为自己确实没从他那里获得多大收获。
历时一个月左右,校赛尘埃落定,接下来是省赛遴选。
如果说校赛阶段有啥需要提醒的,可能是以下方面吧:
1、全身心投入的话,撰写一门课创新报告的时间大概是10天左右,如果精力更集中,用时就会更少。但如果你的前期积累不够、主线思路还不清晰,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来准备。
2、网上关于竞赛的材料你可以参考,但是不要做模仿者。因为这是一个创新赛,你要时时刻刻把创新放在你的脑海里。既要做到形式上有创新,还要做到创新有效果,做好这两点,就很容易突围。
3、到写下这篇博客之前,我从没有参加过一次商业性的培训,也没有单独请过专家给自己开小灶。所以,尽管大家都觉得这个比赛越来越卷,但像我这种,从校赛到省赛几乎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也是存在的。这取决于你是否自信、单位是够有经费支持你参加培训、自己是否愿意付出等等。多听听别人的意见是好的,但不要因为别人的意见,迷失了自我。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9: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