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该选手(团队)在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一等奖,按理说应该是水平不差了。本着学习的态度、吐槽的精神,既要学习人家的长处,如果有的话;还要吐槽人家的“问题”,如果我吐槽对的话。
这大概就是典型的看客了。
(1)长达11年的调查
报告里列了一个2007~2017年对学生做的普查结果,但是,课程负责人2006~2008年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所以,这项普查最开始的问卷设计他参与了吗?另一个问题是:即使他参与了,我真的很难想象有什么样的问卷会坚持使用十年。这十年,可能单位的教务系统都换过几个公司了,即便是教务系统内置的问卷,恐怕也要变了……而且,课程如果在不断改革,问卷也应该跟着改变。
但也真的有可能,一份问卷他们团队用了11年。
(2)在一年级,开设科普讲座,建立课程的知名度
这个做法本身,无可厚非。
但是我看到这里总感觉怪怪的:开设科普讲座,给后续的必修课建立知名度(注:2008~2014年为专业必修课,2015年开始又变成专业大类平台课,15年以来是不是必修尚不得而知)。
这老师得有多难啊,自己出马给大一本科生上科普课,其中有一个目的是给后续大三的课建立知名度。
国内非常知名高校的同仁尚且如此,我等必须早早的给自己的课程建立知名度!希望大一的同学们,等你们到大三上这门课的时候,还记得大一时的科普课!
(3)“引导学生破解国际最新XX技术”
虽然只是引导,但是要达到“破解”的程度,是不是对本科生而言太难了?
特别是,这可是国际最新技术啊,很可能学校本身是站在了国际最前列、拥有最先进的设备,而且学生能够接触这些设备,才更有可能去理解国际最新技术。先理解,后破解。
但是,把引导、学生、破解这几个词放在一起,我还是感觉压力山大。
而且,有多少最新技术能让你们不断的破解呢?这在逻辑上说不通,因为去年的最新技术如果在去年被破解了,在今年就要破解其他的最新技术,否则就不叫“最新技术”了。
所以他们团队这个提法,我是很难理解的。
(4)八股文式考核
报告里提供了一个作者认为的典型案例,“以唐诗XXX为案例分析XXXX处理工艺的作业及考核量表示例”。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八股文式考核,非常非常非常不科学!
原因在于,题目本身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但是考核量表里的指标非常明显的限定了答题方向。一旦考核量表把答案的方向给固定了,这会变成八股文式考核。一旦没有填写相应内容,就无法得分。
另一个疑问是,这样一道开放性试题,在考核标准固定的情况,能用几年?怎么避免学生不抄袭上一届的答案呢?
所以,这是一个用一次可能成功、用很多次必然会失败的例子,作者是怎么选出这样的例子做典型呢?
(5)教改班学生成绩提升的可信度问题
该团队“教改班级与普通班级使用完全相同的笔试试卷”,最终“教学改革班的平均分相比普通班级较优”。
首先,授课教师既是教改的运动员,又是批改试卷的裁判员,所以成绩是可以被教师人为改变的。最简单的操作手法,设置一道10~20分的开放性试题,教改班平时讲过大概的答题思路或进行过相应的训练,但是对照组不知道这件事,教改班至少在答题思路方面就要略胜一筹。
第二,授课教师如果是命题教师,这对于教改班而言有天然的优势。因为平时上课强调的重点,有可能就是考试的考点。相当于教改班平时就有了针对考试的训练。
第三,泄题的风险。如果考前有划重点的行为,也会造成数据不可信。
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思路是第三方独立命题、独立改卷。当教改的运动员不再是批改试卷的裁判员的时候,结果相对更公正、更可信。
(6)学生获奖
“近3年以来,听过XX课程的学生共计获得各类国家级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奖项140余人次”。
这句话在语言表达上可能存在瑕疵。“近3年以来”,要不然就改成“在最近3年”(in),要不然就改成“自2018年以来”(Since),“近3年以来”是一个有些怪异的表达,“3年”和“以来”是一个确定和不确定的组合,造成读者感知混乱。
想吐槽的是,该团队罗列了23项学生获奖,这其中至少有一半的获奖,我没看出和他们这门课有啥关系。比如,23项获奖中有11项数学建模竞赛、2项机器人大赛、1项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这门课有啥关系呢?至少从这份报告,是看不出来有关系的。
(7)思政教学成效
该报告中写道:有同学在毕业后获得了“脱贫攻坚优秀个人”的称号,也有同学获得了“中国大学自强之星”“抗疫优秀志愿者”等荣誉,成为在读学生身边的榜样……
实话实说,如果这些学生曾经打过电话、留过言,在其中表达了感激之情,我觉得作为曾经给他们讲过某一门课的老师,很骄傲、也很有成就感。也因此,必须有学生的证人证言,才能证明这是属于本课程的思政教学成效。
但是,如果学生啥都没说,你就把人家的各种荣誉拿过来作为支撑材料,可能就不厚道了。特别是,有些学生都毕业了,你是怎么得到这些材料的呢?你在这个过程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如果没有过程性的支撑,学生的殊荣,和你关系不大!
(8)“教学相长”
该报告中写道:近五年,教学团队中有一名青年教师获3个教学奖项,一名青年教师获国家优秀青年基金,一名青年教师获省级杰出青年基金,实现了教学相长。
把青年教师获得科学研究基金放在这里,这个团队是不是对“教学相长”有什么误解?也让我再次怀疑他们的语文水平。
但是必须说明,日常生活中用错词语是很常见的,没必要上纲上线。
(9)教学推广与成效
该报告中写道:本团队发表教改论文6篇,获得教改项目8项(省部级5项),引导教学思路的不断进步……
最后一句话“引导教学思路的不断进步”,读起来也怪怪的,“引导……思路……进步”,怎么引导?思路这个东西,有了就是有了,没有就是没有,引导进步,怪怪的!
该报告中写道:课程负责人受全国数十个高校邀请进行各类示范课、专题讲座86场……
看了一下报告里他们列出来的数据,除了寒暑假,差不多每个月讲座、报告加起来要做不少于5场,差不多一周一场了。科研不搞了吗?教学不搞了吗?还是一套模板用86次?
这类证明性数据不仅仅是这一份报告中有,越是大教授,似乎这方面的数据越丰富。但是,其中存在逻辑疏漏:这类报告最多算是经验交流类报告,还达不到应用的程度。举例而言,你5、6月份举行的报告,人家学校的教学都开展几个月了,怎么用你的东西?既然没用,何来应用?最多算是个推广,但是推广这东西,用了才算没白费力气,推了半天没推动,不还是王婆卖瓜吗。
该报告中写道:14所大学提供了教学法的应用证明。
我不针对这个报告,只谈教创赛中可能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应用证明可能是比较假的一种证明材料了,盖个章、签个字,至于实际用没用,有可能是没用。盖个章、签个字,更像是人情往来……
最近也有人在吐槽,某大学的教授打听到下学期他要上某一门课,就给他邮寄了这门课的教材,当然,这本教材就是这个教授编写的。下学期要是不用这个教材,感觉人情上说不过去……
所以你看,现实中有可能还有这种软赠呢。
至于教材实际编写的怎么样,学生使用效果怎么样,可能并不像某些签字盖章的材料里写的那样。至少我以往选过的教材,几乎没有一本是完美的。满分100分,能打个80分可能就不错了。
(10)报告最后:赋词一首!
我能理解执笔人的风雅之趣,但我实在是接受无能,无法接受他们在报告的最后还要赋词一首。我要看的是创新报告,不是赛诗会!更有意思的是,这首作品,2012年就已经出现在网络上了……所以从时间上以及内容上来看,似乎这位老师的作品并不够新。
你平时在你自己的朋友圈怎么发诗词都行,放到这里,不是特别妥当。
至于这篇报告里的创新,也许有一些创新吧。但至少对我而言,不是那么新,可参考的东西也不多。
当你失败的时候,很少有人会问你为何失败;但当你成功的时候,会有很多人想跟你学习,这同时也意味着,你的成功经验会被他人更仔细的审视,有可能你的所有缺点会被放大。
如果你足够自信,你应该不会那么在意别人的质疑!
Who cares!
本文截图来源及主要参考文献:某教学创新成果报告。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5 0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