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舟唱晚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uzhouchangwan 余小波和学生们的周末沙龙

博文

在教科院2018级研究生入学典礼上的讲话(2018.09.03)

已有 1701 次阅读 2018-10-3 10:50 |个人分类:湘水余波|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各位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告别夏日的炎热,步入爽朗的孟秋,今天,我们又迎来了一群年青而充满朝气的面孔,学院又增添了一批新鲜血液,这是你们人生中的一件喜事,也是学院发展中的大事。你们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得偿所愿,成为湖南大学教科院的一名研究生,这是十分不容易的,在这里,我要代表学院,对你们的成功表示祝贺,欢迎你们正式加入到教科院这个大家庭中来。今年我院招录的全日制新生28人,非全日制新生28人,两个二八合成一个五六,从数字上来看,都是十全吉利的好数字,“二八如花,五六顺意”,寓意着我们56位同学,将在未来的三年里,绽放自己的如花青春,顺利达成自己收获的心愿。

教科院是湖南大学23个学院之一,大致经历了由室到所再到院的三个发展阶段:1981年学校成立高教室,主要任务只有一项,就是为学校提供校本研究服务;1987年成立高教所,这时增加了培养研究生的任务;到2006年建立教科院时,研究生培养任务由硕士到博士,由高等教育拓展到普通教育。学院尽管规模不大,历史不长,但发展很快,充满希望和活力。目前学院的主要任务有三:一是研究生培养;二是为学校提供咨询服务;三是《大学教育科学》杂志的编发。按照学院发展规划,把学院建成“有特色、高水平、开放式”的研究型学院,这是我们的愿景和目标,全院上下正为之辛苦努力,现在,有在座各位同学的加入,我们对此更加充满信心!

这几年,我院的研究生入校,作为院长,我都送给了他们三个关键词。前前年我送给新生的是:“梦想、关注、敬畏”;前年是“守静、置疑、高尚”;去年是“有志、担当和向学”。今年给大家送点什么呢?想改变一下,不送关键词了,提三个问题,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我是谁、欲何往、怎样行?大家都知道哲学上有著名的“人生三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欲向何处去?我的三个问题借用了哲学上的“人生三问”,又作了些许调整,我认为,调整后的三问更有哲理和逻辑性,更符合同学们的需要,也更能体现我想要表达的东西。

“我是谁”说的是我们首先要了解自己,弄清自己的角色定位,认识自己的使命职责。这属于自我意识的范畴。心理学告诉我们,意识和自我意识都是人之心理,意识人和动物都有,唯自我意识只有人才具备,也因此,人之为人。在座诸位都有许多的角色身份,但来这里后,我们都有了一个共同的身份定位:湖南大学教育学科的研究生。我想,这至少有三层意思:一是研究生。研究生以研究学习为主要任务,以自理自治为主要形式,这一点与本科生有本质区别。研究生阶段尽管有导师的引领和指导,但主要是要靠自己。我们中间还有一半是在职的研究生,如何处理好工学矛盾、家校矛盾,这是大家需要想清楚、想明白和妥善处理的。二是教育学方向的研究生。教育学是人学,探讨的是人与人的关系,它以仁爱为本,以情怀为要。现实社会中有两个职业特别需要仁爱,一是医生;二是老师。医生主要指向身体,老师主要指向心灵,是心灵的交往和沟通,因而它特别需要用心,需要有情怀、有温度。三是湖南大学的研究生。湖南大学以古老闻名,以卓越著称,是国家“211”、“985”和“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所以,努力追求卓越应该是对在座诸位的共同要求。

“欲何往”说的是人生规划,即期望自己未来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小我们会幻想将来能够当飞行员、科学家、成为工程师或做名星等,长大后我们开始对未来有更为具体的规划和设想。或许,成为一名研究生就正是同学们大学阶段的具体规划之一。那么,进入研究生阶段之后呢?我认为,我们应该有更高层次的人生规划而不仅仅是职业规划。这包括,成就健康的身心、涵养良好的品性、寻找到自己喜爱和适合的职业等等。我始终认为,人生要有追求,做人要有原则。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先生被贬至贵州,在困顿和痛苦之中日夜反省,终于“龙场悟道”,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人应该立圣贤之志,“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我认为,阳明先生所说的“圣贤之志”,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追求。当然,你能够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伟人固然很好,如果你只是平凡岗位上的普通一员,其实也不错,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普通人同样可以成就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关键是,人的一生应该活得明白、活得干净,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怎样行”说的是行动方略的选择,是知行合一的问题。任何规划只有真正付诸实施才有意义。那么,如何行呢?研究生阶段我们应该怎样做?给大家三条建议:正面积极、海纳百川、从细微处用力。我们现在身处的时代,既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社会还存在诸多不合理、不公平和不如意,关键是人如何掌控和把握。青年人还是要善于多吸收社会正能量来滋养自己,同时传播正能量给他人,以一颗光明之心面对人生变幻和潮起潮落,就会收获到敞亮的美妙体验,如果总是怨天尤人,会把自己的一生过得十分憋曲难受。要主动积极,多与导师、同学沟通联系,不要总是消极等待,这一点你们的不少师兄师姐们就做得很好。要海纳百川,善于吸取一切有用的知识,抓住一切可以锻炼自己的机会,充实和完善自己,包括一些班级和社会公益活动。尤其要善于从细微处着力,任何大的成功都是由点滴小事起步的。湖南大学的历史源头是岳麓书院,朱熹订立的《岳麓书院学规》共18条,前9条讲如何为人,后9条讲如何为学,什么“举止整齐严肃”、什么“读书必须过笔”,都非常细微、非常具体。学院目前条件还十分有限,研一学生进校后还都是住在北校区,还有许多不便,但学院愿意尽其所有,为同学们创造一切可能的条件,提供一切可能的便利,帮助同学们顺利完成学业,在学院渡过充实而有意义的三年。

夫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道之大经也。”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这是人一生中最为美好的日子,是向上生长的时节,也是拚搏奋斗的时候。最后,送给大家一首小诗:人生百年一瞬间,历尽艰难若等闲,青春无负韶华日,行路崎岖星光灿。

以上就是我想对大家说的,算是给大家的见面礼吧。谢谢!

湖南大学培训小楼

201893日上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98771-1138545.html

上一篇:小镇那年——沙枣树(2018.03.06)
下一篇:毕业论文进展报告兼图书馆系列讲座报告(2013.07.05阳婷婷)
收藏 IP: 113.222.195.*| 热度|

1 李万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5 16: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