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年1月12日
地点:教科院201会议室
主持、撰稿:廖婧琳
摄影:秦煜萱、熊乐天
参与者:(线下)余小波、张欢欢、秦煜萱、熊乐天、廖婧琳、周希越、刘宏宇、王彬涵、谢钰文、刘欣莲;(线上)刘潇华、梁东云、姜美霞、黄亚丽、廖娜、唐佳莉、王贺楠、王春艳、陈德炯、吴淑娟、金丽萍、蔡艳璐、余春艳、梁展华
岁月交响,新年已至。再回眸,无论是从全球层面来看,还是从中国自身出发,2023年都是无法被称之为“寻常”的一年:经济复苏;技术变革;公共卫生事件落下帷幕又余韵犹在;地缘冲突;宗教纷争;社会热点层出不穷,国际亦未止息……我们身处于巨大的“不确定性”之中,在一个个议题热词间来回横跳,试图破除客观环境的阻碍和主观思想的壁垒,力求通过相互依靠的群体和群体中鲜活的个体,与真实的世界建立联系。
事件有始有终,生活仍在继续。抛却宏大叙事,日常总结也许微小而琐碎,但正是这些瞬间,构成了我们各自不同的生活。就个人生活而言,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是否不遗余力地守护自己所珍视的东西?是否竭尽所能消除与他人的隔阂与误解?又是否在偌大的物质世界寻得一方精神的庇护与休憩?——在2023这一页被彻底翻过之前,湘水余波发起“围炉茶话”,用一个假设性的“最后一杯茶”的时间,共享余门在读师生的年度关键词和这一年发生的大小故事。和自己对话,和彼此的经历对话,于千万种生活中,获得告别的勇气和向前的力量。
一、年度回顾:“湘水余波”的集体记忆
沙龙伊始,主持人廖婧琳与大家分享“湘水余波”年度总结报告,通过数据与影像回顾余门师生共同走过的2023年,唤醒集体记忆中的感动、温暖与爱。
“湘水余波”2023年度总结报告
2023年,“湘水余波”在读人数突破23人,其中包括全日制硕博生8名,在职硕士生15名,男生4名,女生19名。余门队伍愈加壮大,来自不同学科专业与工作背景的同学们结缘于此,不仅拓宽了余门在教育领域的研究视野,也丰富了沙龙上的人生话题。
2023年,“湘水余波”游学足迹遍布长沙、湘潭、西安、厦门、漳州等地。余门师生赴厦门大学、湖南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共话学术之道;于古都西安、漳州土楼、云水谣品味地方特色。回望余门年度大事记,我们携手走过开学迎新和毕业谢师;共庆余老师从教四十周年,共度教师节、劳动节、中秋节和元旦佳节……无论行至何处,处处都有余门弟子的身影,而无论毕业多久,余门时时欢迎大家回家看看。
“湘水余波”2023年度大事记
2023年,“湘水余波”共举办15场周末沙龙,留下20篇文字纪实。“渔舟唱晚”一如既往地尝试打开更加广阔的对话空间,沙龙话题涵盖汇报总结、教育议题与漫谈分享。我们在4次开学、期末总结和开题汇报中交流彼此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收获与疑问。在7个教育议题中探索教育与科技、高校、家庭与社会的生成机制,探讨教育与个人成长和思想精神的深度融合。在4场与师长姐的亲密接触中漫谈人生、学习经验。当个体在群体中发出的声音被听见,“教育”便随之产生。当我们在对话中重新建构研究者与行动者、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子女、同门与朋辈的角色定位,通达对自我和对他者的理解,教育的闭环也得以完成。
二、一年三词:“湘水余波”的个体叙事
数字是机械的,影像是定格的,它们见证了我们陪伴余门走过的年度时刻,但却不足以定义余门之于我们,我们之于余门的存在。而“湘水余波”里每一滴“水珠”流动的痕迹是鲜活的,它展现了个体在驳杂世界中细腻而又厚重的生活体验,还原了“湘水余波”最质朴、最不可替代的生命状态。在被宏大叙事裹挟的当下,我们看见太多历史与结构主导下的恢宏议题,但真正引起共鸣的,却是这些回归生命基调的个体经验叙事。因此,通过自愿征集,各位余门在读学子写下自己的2023年度关键词。一个关键词就是一个故事、一种情绪,一段人生。它直观而具体、微小而琐碎地描绘个体的真实生活,讲述了每一个“我”如何形容走过的2023,如何看待自己身处的世界。
喝一杯茶,我们聊难能可贵的经历和体验,聊那些触动感情的故事和人,聊一次又一次铭心刻骨的认知蜕变,和一个又一个被赋予意义的阶段目标。面对未知的当下和未来,我们不断在与世界的碰撞中寻找生活的答案:认识自我、调整心态、适应转变、平衡角色、直面痛苦、感知幸福、收获成长。“知”“执”“止”“秩”,映照出大家各自的生活印记,也共同完整了“湘水余波”的2023。
(一)“知”
1. 自知
关键词:“自我觉知”“自洽”“阅己”“越己”“悦己”
“人类存在最主要的困境是无觉知的思考。”我们的觉知力是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那个被隐藏起来的真实的自我,感觉到“我”之所以为“我”的价值。世界和他人常常让我们感觉到渺小。但就像《了不起的我》中说,自我在人际关系中的发展需经历自我中心、他人和独立三个阶段。只有进入独立阶段,我们才能做到‘课题分离’、高能要事、自由独立。2023年,大家都通过不同的镜头和眼光看见许多个自己。唯有发生,才能被看见;而每次看见,都是一次机会与旧的自己告别,与当下的自己“相爱”。
王彬涵:2023年的最大改变在于认清‘我’是谁——也许我不是一个能言善道的演说家,但我可以做好一个细心踏实的实践者;也许我不是一个游刃有余的社交e人,但是我可以做好一个真诚待人的慢热i人。人首先得“自我觉知”才能学会松弛,看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不过分苛责自己,也允许自己犯错。
谢钰文:“自洽”代表一个人在思想和言行上内外一致,相互印证。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我,是找到我‘以后要待在哪里,做什么事情’的答案,明确个人发展方向,抓住学业主要矛盾,提升做人做事能力。量变之中蕴藏着质变,贵在坚持,久久为功。
刘宏宇:虽然焦虑和压力常常充斥我们的当下,但仍旧需要保持对生活的向往和热情,在自律和陪伴中“悦己”。相比研一的学生气和内耗,我已经能够学会把注意力放在当下:在课余时间劳逸结合适当放松,与处在人生不同阶段的朋友交谈……正向的情绪价值让我对未来生活有了更多期待。
廖婧琳:2023年,我比之前任何一年都关注自己内心的需要。“阅己”是在书本中、在成败中剖析自己。从第三者的“苍蝇视角”复盘自我行为背后的逻辑;“越己”是敢于破‘壳’而出,不突破自我“天花板”和舒适圈,也敢于承认自我局限,接受‘即使竭尽全力我也只能做到这里’;“悦己”是把自我需求永远置顶,拥抱自己的一切好坏情绪。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
定义自我形象,不是让“我”成为“某人”,而是允许“我”做“我自己”。“所以不要为别人而活,不要被教条所限,不要活在别人的观念里,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当我们认识到自己的认知边界正在不断拓宽,我们的内心将变得更加坚韧,即便明日的世界是如此陌生、让人忐忑,我们也将不再害怕。
2. 感知
关键词:“我与世界的关系”“感恩”“喜悦”“充实”“团聚”“陪伴”“平凡”“简单的幸福”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可以感受真趣;出乎其外,则能通晓知识与规律。正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潜,坐看云起时的王维,问渠那得清的朱熹,泛舟瓦尔登的梭罗……他们用身心去感知这个世界,人生的智慧才走近了他们。而“关注世界不仅是文人墨客的天职,也是任何一个把世界想象成值得保护之地的人的天职。”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们终究需要与周遭建立某种联系。2023年,我们感知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是感恩与同门师友推心置腹的相遇、珍惜与亲友普通而温馨的相聚;是在一次次陪伴的喜悦、忙碌的充实中,体验平凡的生活和简单的幸福……我们生活里的一切是具体可感的,我们的“感觉”鲜活、丰盛,人生才充满意义。
熊乐天:“我与世界的关系”在于家人、朋友、自己和教育本身。亲情是我们与世界产生连接的第一层关系。当亲人正在慢慢衰老,我们对他们最好的爱就是多多见面,好好说话。而朋友是我们亲手挑选的家人。我们要抓住与他们“遥远的相似性”,也要享受自己陪伴自己的独处空间。家乡乃是我们“落叶归根”之处,从潘先生、余老师的教诲中延续教育的扎根精神,我们明白,自己接受高等教育的目的是摆脱家乡的贫困,而不是摆脱贫困的家乡。
陈德炯:2023年对我来说是“平凡”的一年。没有悲喜交加,也没有大起大落。这也是自己在心态上的一种转变,内核更加稳定成熟了。在知道自己考研成绩的那一瞬间。我没有特别兴奋。因为相信自己如果付出的努力足够多,自会顺其自然通过,就算没有也能坦然接受,因为无论怎样,在图书馆学习的那些日夜都是值得享受的。所以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平平淡淡才是真。
王贺楠:这一年,我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感恩”大家对我的各种回馈。比如来到余门,感恩有同门的陪伴,感恩有余老师的包容。难忘余老师曾当面说,“你们努力去打拼工作,我在论文指导上无条件支持你们。”比如来到新的学校岗位,团队的齐心协力让我倍感亲切。原来不管在哪,不管多困难,都能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
吴淑娟:五一假期,我们一家人突发奇想去爬山,沿着杂草丛生,人迹罕至的小路,一边欣赏漫山遍野的花果,一边听80岁但仍健步如飞的爷爷讲他儿时故事。在天气较好的周末,我们会邀上朋友外出露营,在晚饭后也会一家三口骑车兜风,感觉阖家团圆的幸福时光。下半年,我在一次次目送宝宝离开家门、独自走进校门的过程中学会了放手。也早晚备餐的过程中体会到父母一二十年如一日的无声付出。
余春艳:2023有许多小“幸运”。一是听到三批毕业学生们向我分享近况,体会到为人师的幸福;二是有幸加入余门,在沙龙中与老师同门学习交流,受益匪浅;三是入住新房后遇见志同道合的邻居朋友,感受闲暇时光的快乐。
随着年岁增长,我们逐渐不再被“什么也没做”激起焦虑。以前总觉得“有长进”才算没白过一年,现在觉得“健健康康、开心快乐过好每一天”也是巨大收获。生活是一条满是荆棘的沟壑,我们都是如此小心翼翼地亲手打捞每一颗星星,才终于平平安安地站在年关前。愿我们都能在经验生活的过程中学会“觉察”“接纳”和“爱”,找到自己的独特天赋和人生使命,圆满完成生命的修行。
(二)“执”
1. 持执
关键词:“坚持”“锤炼”“喜欢的事”“阅读”“笔尖与镜头”
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遭遇强风。这股强风或许来自外界,或许来自内心,正是这股强风证明我们正在不断前行。跑步追求的不是更快,而是更强,其秘诀在于左右脚交替向前跨出——重要的是在路上。2023年,我们一直在行动,坚持不停下脚步,唯有如此,才能做到比上一秒的自己更强。
刘宏宇:学习和工作都是一个反复推敲和思考学习的过程。我在学位论文开题和撰写中学会“迁移性学习”“万事开头难,不开头更难”,踏实锤炼自身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创新创业工作中不断尝试新领域、提升新能力,主动锤炼自身职场技能和沟通协作等综合素质。
熊乐天:2023年是我坚持写日记的第十年,也是我坚持用相机记录生活的一年。生活留痕,日记和相片都会成为某一段时光的留声机。而教育学研究生研究对象经常是教育现象或时政热点,如果以日记为文本、过去的自己为研究对象、当前的自己为客观第三方开展研究,进行自我教育会很有意思。
刘欣莲:这一年来,我坚持做到早睡早起,每天睡够八小时;坚持运动养生,养好身体以支持工作;最重要的是坚持学习——不仅要坚持辅导孩子的学习,更不能忽略自己的终身学习,坚持每天读一小段文献。如此坚持,才能在一点一滴间把生活从平凡变到非凡。
金丽萍:我的身份不单是一名高中教师,更是一位母亲。陪伴孩子面对所有的挫折,这是我作为母亲该做的坚持。作为高三班主任,我带的是最好的学生。但我自己的孩子却是最“差”的孩子。他的所得也许不会像我的学生那么优秀,但我希望鼓励他养成面对成败的心态和坚持的能力,希望看见他不管受到多大的打击,第二天仍然能够阳光面对,希望看见他每天的一点点进步和成长。
梁展华:输入不够,输出就成干枯的河床。在思考毕业论文选题和文献综述之前,我已经很久没能做到以前定下的每月阅读一本书的计划了。庆幸的是有了目标,使我重拾了阅读的习惯,而重新回到每日阅读并输出文字的生活轨迹,也让我觉得自己每天过得踏实。
2. 破执
关键词:“执念”“心态”“知足”“治愈”
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生命流动的永恒奥义。人生贵在流动中体验,而非一味演绎完美。2023年,放下脑海中过不去的执念,放开对自己不满足的期待,放平围墙下不自决的心态;舍弃房间多余的物品,减少生活多余的内耗,治愈内心原生的伤口;学会接受缺憾,原谅平庸,悦纳不公——勘破,放下,自在。人生有时不必负重前行,把复杂性降到最低,才能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轻装上阵,肆意流动,成为拥抱生命力的奔涌“后浪”。
张欢欢: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不断形成自我的过程中,这中间总还要经历很多事情,往往很难早早给自己贴下标签,定义“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想来,心态就很容易平和下来。这一年我慢慢有这么一种感受:预想既叫预想,就代表它不一定能成为事实。我们经常说要“越来越好”,要“更好”,但是当很多事情并未朝预想方向发展时,我们要有一种“也好”的心态。我们不是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有时候放下一些执念,也挺好。
廖婧琳:“无相”是佛教的一个著名观点,意指佛家之道是超越一切可视形象的。因为佛道空寂,不只“无言”,亦且“无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正是告诫人们,不执着于佛,不执着于相,相应由心生,学会放下,学会接纳,才能领悟人生的真谛。2023教会我要“学会放开那根风筝线,允许它往前飞,也要接受它不回来。”
周希越:自从上半年和余老师一对一交流后,我在心态上释怀了很多。罗翔老师曾说,“人生中唯一能确定的事实就是不确定的人生。”人生就是不停打怪升级的过程,有时候我们费尽气力想要达到的目标光靠努力其实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合理地看待和接受它。我学会在内耗焦虑中寻找宣泄情绪的渠道,比如找人聊聊、比如大哭一场,想方设法去放平心态、解决问题,做到“永日向人妍,百合忘忧草。”
(三)“止”
1. 止息
关键词:“休止符”“休息”“祛魅”“取舍”
道德经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知足常足,知止常止。2023年,停下贪婪的双手和疲惫的脚步,停止负面情绪和拖延行为,关停虚无缥缈的想象滤镜,让我们一起在紧张的生活中停下来喘口气,再拾起继续往前走的动力与信心。
张欢欢:今年我学会的最重要的能力是“给自己设置‘休止符’”。比如“听完这首歌就睡觉”“数十个数就起床”“刷完这个视频就放下手机”。当你习惯这样一个固定的、正式的提醒的时候,就会慢慢学会如何让自己停下来:停止拖延行为,停止负面的情绪和内耗状态。
王彬涵:“祛魅”意味着打破某种神秘、权威的滤镜,揭示事物的本质与现实。“祛魅”的本质在于体验。万事只有在体验过后才能去除主观赋予的色彩和光环,摆脱不自信的弱者思维,踏入真实的世界。尝试是很宝贵的,我在党政机关、助理辅导员的工作中体验成长,认识到自己的更多面,学会在脚踏实地的实践中走进人生的旷野。
梁展华:“取舍”即在纷繁的世界里做到有取有舍。取是能力,舍是智慧,舍弃是为了得到,让自己简单、明确、执着。取的是累积经验、提升自我。舍的是个人生活的时间和空间。
2. 止境
关键词:“体验”“重建”“成长”“期待”
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成长也永无止境。落叶辞木,是结束,也是重生。2023年,我们在不同角色的体验中尽兴而归,在一扇扇南墙前不断崩塌重建;我们在阵痛中愈合,在迷茫后确认;永远充满意外,也永远保持期待。那些永无止境的过程,走成了我们路途中的一切。“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永远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王彬涵:在家庭中,我越来越感觉到自己被需要,开始承担家庭的责任,承接父母的情绪,引导弟弟的成长,逐渐扮演起一个“小家长”的角色。这过程中也许会有压力和烦恼,包括自己也在对未来的阵痛和迷茫中对抗,但往前走,在体验的过程中总会找到答案,一切总会好起来的,这就是成长的意义。
秦煜萱:“重建”意味着新生。它好在会使我们不断成长进步,不好在它会逼迫我们痛苦地打磨自己以适配这个世界。所谓“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妥协求和平则和平亡”。面对动荡不安、高速运转的时代,在与世界、与自己不断斗争、拉扯、重建的过程中,我们都不能妥协。我也曾犹豫纠结过,但最后还是决定:一定要找到自己想做和该做的事情,找到那份责任感和存在感。这对25岁的我而言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廖婧琳:“自己”这个东西往往是看不见的,世界总是以让我们碰壁的方式在帮助我们探索自我的界限。我们总要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能看清“自己”。我踩在不同的门槛上向里张望,在一次次拒绝中打碎又重建,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正如“河伯没有见到北海若之前,让他去谈天地辽阔是没有意义的。”一个人如果只在自己的认知范围内去思考,并不能完整反馈他的成长性。所以不要觉得一切事物都一定要顺利圆满,都能被我包揽,先看见高山,承认高山,方能越过高山,成为高山。
(四)“秩”
1. 失秩
关键词:“漂浮”“波动”“转折”“反复”“未知”“卷”
有人说,“2023年很难,但绝对是未来十年中最容易的”。“难”的反面是“容易”。二者是努力程度的差别;而“复杂”的“反面”是简单。它们是混乱程度的差别。2023年对我们而言,更多是复杂、无序和混乱,这种混乱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负面所指,而是强调作为社会本质的不稳定和动态性。混乱意味着无序,但也意味着运动和生成,正是在运动和生成之中,生命得以延续,社会得以形成,意义得以产生。因此,充满混乱的日常生活本身就证明了人的意义所在。
刘潇华:如今社会竞争压力与日俱增,学生家长有教育成绩的“卷”,对我而言,过去一年有学术科研、工作考核上的“卷”。走出安逸的象牙塔,眼里不再只有学业任务,还得真刀真枪地拼绩效指标、任务成果。在快节奏下,如何摆正心态平和看待,如何平衡好工作学习和家庭生活,这是对我们最大的考验。
廖婧琳:“飘浮”是各种意义上的不确定,它包括在情绪上的不安定,在选择上的不确定,以及状态上的不稳定。曾经有老师问我,我们为什么会在这个阶段如此焦虑?当时我的回答是:因为我们太容易没有安全感了。无论是学习研究,还是求职就业,仿佛所有状态都像飘浮在空中摇晃,永远落不到地面。在这种瞬息万变的不确定中,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学会“动态地活着”,学会与所有问题共存。有时候改变自己,顺势而为、适者生存才是大智慧。变,才是最大的不变。
熊乐天:在最疲惫的一天,我独自在房间里打开电脑,邮箱弹出的提醒告诉我“最困难的时刻,也许就是拐点的开始”,那一瞬间我泪如雨下——人生是经验学习规律的直接体现,先理论后实践再反复,最后内化成自己的一种能力跟认知。而每个阶段的经历都会直接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选择、心态和行为。我们要允许好事跟坏事在一个阶段里的发生,同时也要辩证看待好和坏的一体两面,包括好事情背后的一些危机,和坏事情背后的一些机遇和机会,做到“成事不说,岁事不迁,既往不咎”。
秦煜萱:“未知”意味着恐惧,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将来会经历怎样的生活、会面临怎样的时刻。而“波动”则意味着成长。因为所谓成长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和失望中螺旋式上升。经过心境的一波三折,我逐渐与自己和解:成功不常有,满足不长存,但成长却是时刻都在发生的。而此时此刻,我对生活仍然充满期待,坚信所有未来都会到来,它是朝我们徐徐走来。我们要勇敢面对与这个世界的斗争,勇敢面对所有的失败和困难、挫折和动荡。这就是我在2023年所收获的意义。
法国诗人波德莱尔曾经写道,“对一个十足的漫游者、热情的观察者来说,生活在芸芸众生之中,生活在反复无常、变动不居、短暂和永恒之中,是一种巨大的快乐。”“纵使我们今天怀着惘然若失、一筹莫展的心情,像半个瞎子似的在恐怖的深渊中摸索,但依然要从这深渊里向外仰望星辰,相信我们所遇到的这种倒退,有朝一日终将成为仅仅是永远前进的节奏中的一种间歇。”所以,也许我们永远无法预知未来,但2024年,我们依然耐心等待,仍旧相信任何路都有尽头,再寒冷的冬天也有过去的时候。“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曙光”。
2. 循秩
关键词:“按部就班”“有序”“学习”“调研”“课程思政”“奋进”“责任”
人生是一场长途旅行,循秩而行,方能致远。2023年,我们跟随自己的节奏循序渐进,理清学习工作逻辑、理顺人际交往关系,在平稳中坚守责任,在有序中奋力前行,让目标不再苍白,思想不再拥挤。做任凭稳定与未知、混乱与运动共存的当下之人,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意义本身。
张欢欢:就像老师每次都会在学习任务上郑重强调,要“‘按部就班’往前推进”,所有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种秩序。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处理好关系中的秩序。比如我们看论文框架结构就是一种秩序,只有理顺研究逻辑,才能分析好问题的影响因素,解决角度,研究好一个问题。处理人和人、人和物、人和自己的关系也是这个逻辑。关系顺了,事情做起来才会顺利,和他人的相处才会开心,和自己的对话才会和谐。所以秩序越顺,舒适度就会越明显。
蔡艳璐:无论是作为一名普通的初中班主任还是一名母亲,对我而言的学习和成长就是用我自身的能量去肩负起教育责任,帮助更多的孩子,用自己的爱去学会如何更好地去爱,用自己的成长去带动他人的成长。这也是我坚持教书、育儿、学习深造和阅读的目标所在。
王春艳:去年我的工作几乎都围绕着“课程思政”展开,参加了许多教学案例比赛,示范课程评选、教研项目等等。希望这些教学实践对我的毕业论文能够有所帮助。同时我也奔赴五个城市参加调研学习,真实理解了学生的就业焦虑,也拓宽了论文写作和教学设计思路。
三、鉴往知来:“湘水余波”的循环视角
事物从初始点到终止点的轮回,称作一个循环。由学生到教师,由子女到家长,由弱冠到花甲,处于不同人生阶段的我们围坐圆桌,在相同年龄经历的故事也像是一个循环。从教育一脉相传、落叶归根的闭环回溯;到人生世世代代、聚散离合的周而复始;再到情感流动交融,相连共鸣的回环羁绊。这是“湘水余波”的循环视角,也是2023写至末尾,来自师长的谆谆嘱托。
余老师:每年年终的最后一次总结沙龙,是余门的惯例,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回望过去,展望未来,反思自己,不断进步。今年的这个年末总结以若干组关键词的形式呈现,颇具新意,主持组织者还是蛮用心的。2023年这一年里,无论是全日制学生还是在职同学,大家都全情投入、过程努力、成果丰硕。在我看来,这一年同学们都做得很好,表现十分优秀。然后,优秀的人时常会有更高的目标追求,因而也会更焦虑、更苦闷和承受更大压力。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告诉大家的是:
第一,压力常伴人生。现今社会,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压力。遇到压力解决压力,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在同学们看来好像非常大的事情,但在别人眼中可能一件小事;今天看来好像天塌一般的大事,多年后再回头看可能不过如此。我以为:除却生死,其余都是小事。
第二,人生其实一场循环。我们都是从零点出发拼命努力奋斗,中间各走各路,人的一生就好像划圈一样,圈的大小不同而已,最后大致都会回归到某个原点。人生不同年龄阶段有不一样的使命和任务,要尽力做好这个年龄阶段该做的事情。同学们正处青春年华,这是人一生中最绚烂的岁月,要有梦想有理想、定目标尽全力,释放自己最大的生命能量,不能放弃我们的拚搏和努力,尽己所能奔向期望的理想目标。
第三,“尽人事,听天命。”事情的成败与否取决于太多因素,往往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决定的。我们每个人所能做的,就是竭尽自己的全力,能否成功就交由老天决定好了。在尽力而为后坦然接受一切结果,一切都是最好安排。如此才会不后悔不遗憾,也不至于把自己置于一个无比痛苦的深渊。我知道这并不容易,很多事情必须我们自己亲身经历。但只要同学们愿意,随时欢迎找老师聊聊。
2023年的“最后一晚”,在“湘水余波”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二十几个回答,感受到二十几种人生。在过去的一年,每个人都在找寻突破瓶颈的出口,有人失去有人收获,有人进场有人离场。遗憾在所难免,因为获得永远伴随着失去,获得某种确定性意味着其他确定性的消亡。然而,所有的不确定性,都是重新开始的可能性。缺席也许是生活的本质,但缺席的终会相遇。当每个人讲述自己、分享自己的时候,再平庸的365天,也变得波澜壮阔起来。感谢我们仍愿意期待一本书的续篇,感谢我们在看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仍然拥有拼尽全力努力奔跑的勇气。
人们彼此相连的情感是共通的,只有将生命还给社会,再现我们身边真实的社会小世界,才有助于激发起更为广阔的情感共鸣与公共性思考。生命不应总被宏大叙事所淹没,比如把握历史的机遇、做行业的领导者、推动人类的发展。那样的话即便当时热血澎湃,也会很快消退如潮水。因为人生从来都是过程而非目的,也因为人不该因伟大而渺小,而因渺小而伟大。
新的一年,渔舟唱晚将继续与对话为媒介,以文字和声音为载体,打破由偏见和怨憎筑起的高墙,以思想的火花照亮彼此的灵魂。
喝完2023年的最后一杯茶,我们一同干杯,告别遗憾,重建自我;告别限制,迎接广阔;告别悬浮,拥抱真实。愿我们都能在已经开篇的2024年,于各自千万种滋味的生活中,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